书城教材教辅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12320600000020

第20章 文言文(3)

(3) 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 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4. 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5. 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恶劣。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下边几种:(1) 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

(2) 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 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7. 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甘”改称“甜”,“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少”等。

8. 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等。

四、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做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一)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尤其是一般动词的情况更为普遍。其常见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试简析如下。

1. 副词+名词。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数”,副词,义为“屡次”;“目”,名词,义为“眼睛”;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作动词,“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眼睛示意”。

2. 名词+名词。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籍”,义为“户口、名册”,名词;“吏”“民”亦为名词。它们之间既不存在并列关系,也不存在偏正关系,把它们当作主谓关系也显然不妥,只有把它们看成动宾关系,即把“籍”看成动词,解释为“登记……户口或造……名册”,才合乎情理。

3. 能愿动词+名词。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能、会、应、肯、要、愿、须”等。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名词“水”用在助动词“能”之后,当活用作动词来讲,义为“游泳”。

4. 助词“所”+名词。我们知道“所”加上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如“所见”、“所闻”、“所思”等。“所”后加上名词,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了。

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货”原来是名词,义为“财物”,用在“所”字后,活用作动词,义为“买”,前后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这种名词活用的情况比较少见。

5. 名词+而+动词/动词+而+名词。其中“而”为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而”表示顺承关系,连接的是表示先后两个动作的动词,名词用在“而”之前或之后,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从”,义为“跟从、跟随”,动词;“而”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师”原义为“老师”,名词,用在“而”之后,活用作动词,义为“以……为师”。

6. 名词+代词“之”。“之”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做主语),名词带了宾语“之”,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之”指代“五人之头”,“函”的原义为“匣子”,用在代词“之”之前,活用作动词,义为“用匣子装”。

7. 名词+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充当补语,说明动作的处所、时间。名词加上作补语的介词短语,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名词“舍”后面带有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于其址”,“舍”就要活用作动词,义为“筑舍定居、居住”。

(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1. 形容词直接带宾语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2. 在能愿动词后如: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三) 名词做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①《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卒廷见相如。”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第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例如:“予分当引决。”分:按照。

第七,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方位。“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向……

第八,“岁、月、日”表示时局的频率。日削月割。日、月:每日,每月……

(四)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此形容词做宾语。例如:《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处于宾语位置);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处于主语位置)

(五)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例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1. 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3. 名词使动用法。

A. 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②《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B.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如:“令尹南辕反旆。”

(六)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作……”等等。

1. 形容词意动。《促织》:“成以其小,劣之。”

2. 名词意动。《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比较。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实际上不一定这样),而后者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比较“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和“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两句中的“小”字,就可以知道:前者只是主观上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可能符合事实,也可能不符合事实),而后者则是实际上把木头弄小了,使它客观上发生了某种变化。

(七)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例如《秦晋殽之战》:“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第二种情况: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例如:《史记·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又如“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丧”,“为……治丧”。

第三种情况: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如:《汉书·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生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现代汉语也继承了这种用法。如: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八) 数词活用作动词

1. 处在谓语的位置上,不带宾语。“六王毕,四海一。”

2. 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宾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五、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主要有八种方法。

(一)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 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三)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