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12317600000032

第32章 用好课程资源,推进研修一体

教师培训的“重心下移”后,校本研修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06年7月出台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在规定的“240”、“540”培训中,校级培训的学时比例应高于50%,并提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制度创新计划。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黄浦区教育局制定了《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十一五”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基层学校和教师结合实际,充分利用“862”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区域推进下的校本研修模式。

校本研修的魅力在于参与研修的教师群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不少专家认为,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那么如何利用平台资源,有效开展区域推进下的校本研修呢?我们本着“重心下移,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和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科学态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一、 建立研修一体制度,规范校本研修管理

对学校来说,开展“校本研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开展校本研修,许多学校却没有具体的培训内容、管理目标和运作模式。为此,黄浦区教育学院根据《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十一五”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关于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活动的管理办法和学分核定的若干规定》,并成立了校本研修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全区校本研修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指导工作。不少学校也先后建立了教研组工作条例、教师反思制度、同伴互助制度、课程建设规程、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研修一体机制。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校本研修活动的成功推进,除了学校要制定规划及实施管理办法外,还要有区域专业支撑制度,即培训机构专业人员的引领,因此,我们在《全员培训第二阶段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 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要以学科学段为单位,从“862”录像课中选出本学科的1—2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为基层教师提供评课示范,并写出“评课指南”,用于指导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开展评课、研讨活动。这样,在培训机构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针对同一内容,多人同时观课、评课,能大大拓展思维,增加课例的丰富性,启发教学的多样性。区德育室通过观课、评课总结出课堂教学中落实“两纲”的典型案例,并以案例分析为载体,组织基层学校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区科研室规定,各基层学校对“862”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作为校本研修课题进行申报,并将“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学习的研究”、“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研究”等题目内容列入《2006年黄浦区课题指南》中的“招标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校本研修工作。

二、 从课堂教学切入,推进校本研修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问题较多的现状,我们试图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引领教师以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校本研修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求各校要制定“862”课程资源实施方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开展“一校一评”活动。同时,各学段各学科在观课、评课的基础上,推出1—2节教学示范课进行公开展示,营造一种研究教学的氛围和文化。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黄浦区教育学院将整合各业务部门的力量,从862节录像课中选出一部分体现二期课改理念的优秀课例,进行讲解、点评,用于研究、培训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研修活动中,有的学校还要求教师在观课、评课时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并在“个人反思,同伴交流”的基础上,写出《观课有感》。这样的“研修”,使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三、 构建“自我反思”平台,唤醒

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教师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其中自我反思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向学之心,没有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意识,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当然,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理论支撑的。高度自觉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回顾与审视,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自我反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则是一种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和真诚分享,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团队建设的基础。专家引领亦非常重要。教育因专家引领而精彩,专家引领,凝聚的是智慧,燃烧的是激情,唤醒的是灵性,收获的是享受。因此,我们要求各基层学校和教师结合本校、本学科、本学段和本人教学实际,在新课程理念和专家的引领下,以“校本研修”的活动形式,围绕“862”课程资源进行观课、评课、上课,再观课、再评课、再上课。经过这样反复的研讨、实践、反思,不仅使“862”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让每一位教师真切感受研究的氛围,促进自己开课的信心和热情,实实在在地把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四、 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建立有效研修方式

首先,为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率,一些学校除依托校内资源外,每学期还聘请名师、专家来给教师们讲课,用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感染教师,唤醒、激活存在于每个教师心中的内需与激情,引导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不少学校在请培训机构人员参与校本培训和教学指导时,还尽可能让一线教师与专业人员一起研讨、交流,形成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培训教研专家为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格局。

其次,学校在围绕“862”课程资源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还积极主动地聘请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学者,区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本市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对教师备课、上课、评课、反思进行具体指导,以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再次,黄浦区20个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充分利用“862”课程资源,与学员一起观课、评课,研究、探讨问题,让每位学员在教学、研究、培训过程中获得进步,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水平的评课,不仅为学员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示范,同时也为全区教师开展观课、评课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蓝本。

五、 利用丰富的平台资源,为教师提供可资

借鉴的教学案例

在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不少的教师需要直接为之提供可资借鉴的课堂教学案例,他们可以从中直接获得教学经验,为自己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的提升找到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要求各校把上海市录制的862节课作为校本研修的案例,用来观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有研究者认为,案例研究的特点是“就事论理”。所谓“就事”,即从案例出发,贴近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论理”,往简单方面说,就是从案例中抽出理性的结论,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尤其是课例研讨,它的优点在于以发生在课堂的典型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教育教学研究和讨论。它是不少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一种新的教研模式。一言以蔽之,案例研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拒绝空洞与肤浅,给人以启发。

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丰富校本研修内涵

在教师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展开研究。因此,在开展校本研修与自己本职工作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从“862”课程资源中发现值得研究的实践问题,并由此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行动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工作的内容就是教学和研究。但教学与科研不应该分离、脱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这样说道:“谈到科研,老师们常认为那是科研人员的事。其实,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实际上,一名教师,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种新的境界。钱伟长先生说得好:“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确实如此,如果教师只教学不搞科研,那么教学水平就提不高,就没有深度。

实践证明,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拒绝平庸,实现个人价值,享受专业幸福的最佳途径。参与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拥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和研究意识,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

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本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科研兴校”的原则,明确提出学校要把教研、课题研究和课改有机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整合各方的力量,拓宽研修渠道,丰富校本研修内涵。不少教师不仅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且把它作为提升自己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当一个教师真正从内心热衷于教育科研工作,就会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不断发现“教”与“学”的新问题,反思出新观点,并用其指导自己以后的实际工作。

七、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除了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人的作用外,还要发挥教育网络的作用。区级培训机构应该为基层学校和教师创造更多的引领机会,如本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骨干教师的引领,教研员、科研员、培训者的引领等。有条件的区县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还可以搭建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引领。基于这一想法,通过努力,我们于2006年9月开始建立“黄浦教师教育网”,让教师在网上开展基于862节课的观课、评课活动,并开辟了“全员培训”、“校本研修”、“课程指南”、“校际互动”、“名师讲坛”等栏目。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选择优秀的专家,学会与专家对话,在对话中分享教育智慧;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学会与理论对话,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优秀的教学资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会与实践对话,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在校本活动中,校本教研是一切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科研是动力,校本管理则贯彻整个过程,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连接校本培训、校本科研、校本管理等活动的纽带,没有校本教研,就谈不上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科研,更谈不上校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