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12317500000026

第26章 实施适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2)

6.防范评价“疲劳”,需要多样的评价方式课堂评价不等于课堂表扬,课堂评价更不等于说“好”、说“棒”。单一的言语评价是使学生无法从千篇一律的“好”里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更多的肯定。即便是激励评价,也有即时激励法、自我激励法、同伴激励法、辅助材料激励法之分。

例如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的朱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关注和尊重,采用各种语言来激励:“你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善于观察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值得大家学习!”“你愿意说出和别人不同的观点,说明你认真思考,敢于表达,老师欣赏你!”“老师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很独特,你愿意更深入地阐述你的观点吗?”“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这些话语无论是让当事人还是其他同学,在情感上都能得到高度认同。

多样的评价方式既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挖掘潜力、建立自信的手段。批评有时也是一种激励,对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偏差,给予必要的批评也是不应该回避的。真诚的鼓励和有效的引导可以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但如果使用过多或过于频繁,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质疑,因此,在评价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和恰当,如果学生把激励性评价当作是“挖苦、嘲笑”,那就适得其反了。

课堂评价不是课堂评判,而是基于证据的发现。发现学生值得鼓励和肯定的价值,发现学生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发现教师的育人和教法有效的价值,发现教师可以改进和提升的方面。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的激励与改善,成为成长与发展的原动力。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21:在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

过程评价的个案分析作者为上海市黄浦区梅溪小学刘燚。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姓名:小A同学

研究对象性别:女

研究对象年龄:8岁(三年级)

【研究对象行为表现】

1.喜欢画画,从幼儿园中班就参加绘画兴趣班,基础较好。

2.个性乖巧,胆子较小,在课堂上不太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分析与诊断】

针对小A的实际情况,本人从性格、背景等方面对小A个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1.小A很喜欢画画,课余时间会在纸上涂画,也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观察后发现,其实小A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回答问题时用词很准确,表达也很清楚,自己主动举手的情况甚少。

二、研究的目的

1.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默默无闻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忽视,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让他们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

2.通过对于小A同学的个案研究,探索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有效途径,提高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激励中全面发展,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针对小A的性格特点,我希望通过以下几种激励的方式,帮助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性和语言表达的欲望。

1.在欣赏中点评

[案例一]

在教室的媒体上出示一组圆盘:“这些图案在圆盘中是怎样组合的?”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发现小A的手伸了一下,当我的目光迎上去时,她却把手缩了回去。我故意把目光移向一旁,不出我所料,她的小手又慢慢地举了起来。“小A,你是怎样想的?”她没有想到我会突然请她回答,慢慢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我能感受到她此刻的紧张。“我觉得飘带弯弯曲曲的。”她的声音很小,我走到她的身旁,把她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好让大家都听到。“我觉得小A用词很准确,‘弯弯曲曲’把飘带的造型描述得很逼真。”在我的鼓励下,小A继续说:“它把荷花和布袋扎了起来,飘带向圆盘的四周伸展,好像随风飘动。”这时,小A的神情明显放松下来,声音也比先前响亮了。“讲得真好,观察得真仔细。”我继续称赞道。

我抓住小A回答中的一些关键词“飘带弯弯曲曲的”“向四周伸展”引出图案要适合圆形这个教学难点,为后面学生能把自己喜爱的图案,通过造型的变化来适合圆盘造型作铺垫。

2.在游戏中自评

[案例二]

游戏环节开始了,屏幕中一些图案和很多围边供学生选择组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由组内推选代表操作电脑,把组合的效果展示出来。我特意点了小A这一组,大概是刚才回答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同学们推选小A为小组的代表,她有些犹豫。我轻轻地拍拍她的肩,投去信任的目光,小A好像比刚才镇定了些,边移动鼠标边说:“我们组是这样组合的,中间的图案选择的是一朵蝴蝶兰,它的花瓣圆圆的,很适合圆形,又用蝴蝶图案来装饰围边,图案排列正反交替,显得更活泼。”在她的表述中,我能感受到自信已经开始从她的心中渐渐蔓延开来。“我还能补充吗?”我点点头,“围边上图案与图案之间的间隔要保持一致”。“嗯,补充得真好,这一点很重要,它能使画面更加整齐、美观。”小A这组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小A被推选为小组代表,利用媒体直接演示,更加清楚、直观地表达了图案如何适合圆形,图案和围边怎样合理地搭配,感受装饰的美。组员的信任和全班同学掌声的肯定让她变得自信起来。

3.在绘制中互评

[案例三]

在制作圆盘时,我发现小A是用课前收集的叶子拼贴成金鱼。特别是尾巴部分,巧妙运用了叶子自然的弧线变化,通过叶子间的叠加,金鱼的造型活灵活现。我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了她的作品,评价道:金鱼尾巴的线条很漂亮,弯曲的弧线很适合圆形。同学们也提出了想法:如果叶子颜色能丰富些,画面会更漂亮。小A听得很认真,听到好的建议,她会点头表示赞同。从她浅浅的笑容和略带思索的表情中,我相信在后面的制作中,她会更用心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其实装饰圆盘的材料和方法有很多,课前我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准备制作圆盘的材料,学生的兴致特别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让我眼前一亮。在课中,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图案和合适的材料,用剪贴、描绘、敲印、泥塑等多种方法尝试制作圆盘。小A就选择了用叶子拼贴金鱼。她的课堂作业一直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想,把她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在巡视时,对她的作品我还进行了即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她把作品表现得更完美。

4.在展示中赏评

[案例四]

作业展评中,有学生对小A的作品这样评价:“我喜欢她的作品,特别是两层围边,第一层用彩色的圆点点缀,好像金鱼吐出的泡泡;第二层不同的绿接色,就像水草飘散在周围。”

课后小A在自己的评价表中写道:“今天我很高兴,不仅圆盘的作品设计得好,更重要的是我的发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作业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四、理性思考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注意加强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激励性。体现学生对美术学习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收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最多的是绘画能力强的学生,表扬称赞声常常围绕在他们身旁,美术课堂也似乎成为展示他们作品的舞台。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让有的学生从缺乏自信到充满自信;从不敢发言到敢于表达;从不会画到能画一点;从能画一点到画得好一些;从画得好一些到画得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我一直尝试在情境中开展美术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我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欣赏导入、启发创作、学生设计制作、作业展示、教师范作欣赏、拓展等多个环节,通过师生互动,进行赏评、即时评、自评、互评、点评等,让学生在评价中了解自己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同伴的互助与交往、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小A这类学生的个案研究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提供的是机会,做适时的推手,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微笑,会成为他们改变的动力。

评价是综合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因素,进而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造思维。通过评价,凸显和张扬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评价不是为完成某种任务而设置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一种持续的、变化的过程。评价是师生、生生间的双向选择与沟通,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美术课堂都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生生交往的频率加大,机会增多,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又在动态中发展,它可以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愉悦,体现自身的价值。通过评价,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与满足。

探索22:优化课堂即时评价,

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作者为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何宁。

一、研究背景

课堂即时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在实践中推进教育过程公平的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课堂即时评价,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绪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程度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思想品德学科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本人对上海市黄浦区内35岁以下政治学科教师开展了广泛的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比较注重及时反馈活动成效,注重给予激励性的课堂即时评价,重视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简单的否定和批评,较好地保护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观察中也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评价主体的不公平,课堂即时评价的主体基本是老师,学生常常处于被评价的地位;第二,评价标准的不公平,教师普遍重视对回答内容的评价,较少对学生的进步、参与的积极性、个性化发言等进行明显积极评价;第三,评价方式的不公平,教师很少运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情感需求。

二、相关思考

1.多元的评价标准

所谓评价标准是指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评价活动的核心部分。“尊重差异,价值多元”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标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层次都是有差异的,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必然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以多元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课堂即时评价面向全体学生。

[案例一]

某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如下即时评价:“你把两个问题做了具体分析,老师发现你特别善于全面地分析问题,考虑问题很周到。”

“就像你说的那样,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每一次交给你的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好,大家有目共睹,老师谢谢你!”

“每次你制作的时政播报PPT都让大家耳目一新,你是我们班的技术高手。”

首先,多元标准的课堂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观察和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脾气和特点,以学生原有水平为标准,注重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的有机结合,因人而异地做出课堂即时评价。

其次,多元标准的课堂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学生的表现不求完美,只求进步,通过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多样的评价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即时评价的主体,由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课堂评价活动的过程,使课堂即时评价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1)自我即时评价

[案例二]

某教师结合教材配套练习册中“评头论足”板块,在课堂教学中预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自我即时评价。

学生A: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积极参加了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负责的是PPT制作,这次我学会了超链接的使用。

学生B:老师所举的“魑魅魍魉”的人物故事让我很感兴趣,他的那句“要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擦拭者,而不做旁观者和抱怨着,更不能做破坏者”,让我感触很深。希望老师以后能多为我们讲述这样的真人真事,这比单纯的说道理有意思多了。

学生C: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认真的,就是好像没有在课堂上主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