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12316900000004

第4章 青少年:形成、演变与发展危机(3)

处于战后重建“光辉30年”中的法国之所以会爆发如此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庞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二次大战后,出现“生育高峰”,法国人口剧增,到了60年代中期,这一群出生于1944年到1950年之间、从未经历过饥饿与贫困的青少年已经长大,但他们没有像原本那样去工作,而是经过层层选拔奔向大学。原本只为少数出身优越阶层的青年而设立的大学开始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到广大的青年群众中,来自社会各阶层的青年都进入了大学,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群体变得非常庞大,大学生人数从1958年的20万增加到1967年的51.4万。在格勒诺布尔,学生人数从1952年的3800人增加到16000人以上。在卡恩,1939年以来学生人数增加了10倍。然而,大学教育却没有随社会变迁和现实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仍然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模式、极其严格的考试制度等,令学生感到扼杀个性和不自由。另外一个原因是性的禁锢。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们纷纷在大学里开展“爱的运动”,反对教育部对男女生交往的一些禁锢条例。1967年春,南泰尔学院还因男女生出入宿舍问题发生了骚乱,甚至蔓延到全国。

20世纪60年代青年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戴高乐的执政思路完全不对路,政府关心的并不是青年们所热衷的,而年轻人所追求的又是政府所禁锢和批判的,这种错位使得法国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这场社会运动。虽然为时只有一个月左右,却给法国和欧洲带来了深远影响,史称“五月风暴”。“五月风暴”之后,一切再也不像从前了。

(三) 英国的文化革命

60年代的英国也同样诞生了反叛的青年亚文化,核心与美国一样也是摩托车、摇摆舞、摇滚乐、毒品和性,同样是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的时期。尽管英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它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方面仍然实现了现代化。1955年至1969年,英国工人的平均收入增长了130%,一些以往属于高消费的商品如汽车、电视机等拥有量大增。(王维倩,2010)在远离了经济大萧条之后,却滋生出了不满,青年人开始鄙视和抛弃保守的制度、传统的文化及道德准则,认为它们过于狭隘,缺乏冒险精神。青年人以反叛、愤怒、摇滚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抗议,追求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享乐主义。“披头士”和“滚石”成为英国青年崇拜的偶像,彻底打破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一直主宰英国的道德准则,“温文尔雅”、“循规蹈矩”的绅士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被放浪不羁、放纵自我所取代。

从1967年开始,英国的大学生不断开展示威、游行等学生运动,到了1968年,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和学生运动相结合,加上法国“五月风暴”推波助澜,使英国学生运动发展到了高峰。

(四) 德国的青年学生运动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运行,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经济奇迹”后,6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重新崛起。在“黄金年代”里,市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已超越个体生存所需,第一次实现了完全就业。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实际工资取得如此快的增长。大众传媒的兴起提供了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途径,年轻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金钱和空闲时间。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物质富足的安康时代,然而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了大规模学生运动。

从60年代起,联邦德国以“机遇平等”和“教育作为公民权”为口号,开始推行扩张性教育政策。扩张不仅体现在学生数量的增多,也体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在19至25岁年龄段的公民中,大学生比例从1965年的6.6%升至1970年的9.5%。大学求学阶段为年轻人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氛围,借助于教育机构的扩张,青年学生开始成为颇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青年,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先锋。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不断升级,越战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青年人开始质疑西方的价值观,对生活感到颓丧,反战情绪与吸食大麻和摇滚音乐同时兴起,为了追求政治和文化的自由,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学生在60年代掀起了政治抗议和反主流文化的浪潮。

综上所述,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发生的学生运动以及对抗传统主流文化而形成的青年亚文化,是广大青年的一次集体亮相,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抗争。究其社会背景有三个特点: 一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产品推陈出新、商品富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二是高等教育扩招,更多的青少年为了获得某种知识和资格证书接受更高的教育,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三是青少年普遍地更长时间脱离现实社会,与之前相比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度过进入职业社会前的准备阶段,使得青少年依附期愈来愈长。60年代这次文化革命的表达方式是“问题式的”,表现为颓丧、毒品、性、享乐主义,以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成为青年健康发展的困境和危机,并对此后更广泛的青年生活方式和理想方面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三、 聚焦全球: 21世纪青少年发展议题

20世纪60年代波澜壮阔的学潮之后,70年代显得相对沉寂,但80年代世界各地的青年又表现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特征,从“左”转向“右”。60年代末的年轻人曾经慷慨激昂地指责过度消费、社会浪费成风,也曾经为保护环境而开展斗争,他们抗议官僚主义的泛滥,表达了对第三世界的同情,反对战争。但此后青年人一并转右了,他们不再对政治和社会感兴趣,而是热衷于体育娱乐、游山玩水、尽情消费、尽情玩乐,他们的关注点全部转移到自己身上,利己主义倾向严重,自我中心主义色彩强烈。他们并不试图为社会的改革发挥能量,他们的热情全用于满足眼前的自我表现和享受现实。

(一) 美国青年从嬉皮士转向了雅皮士(Yuppies)

雅皮士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根据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个新词,“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住在大城市、从事有专业技术含量工作而且生活很富裕的年轻人。雅皮士们事业成功,踌躇满志,恃才傲物,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与嬉皮士们不同,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只关心赚钱,追求舒适的生活。他们去高档的餐厅,喝上等的酒,穿名牌的衣服,用顶级的化妆品,开豪华的轿车,衣食住行一律崇尚名牌,对奢华物品、高级享受的追求热情十足,追求物质与享乐。

(二) 日本出现了“新人类”

出生在日本经济起飞的年轻一代,一改传统日本人对工作的执著、热情与进取,转变为安于现状、失去奋斗目标、贪图安逸的生活、热衷于旅游、消费和享受、强调个性、追求时髦的安逸派。千石保在《日本的“新人类”——当代日本青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趋向》一书的中文版序中这样描述:“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出现了人们尚不知应如何去加以理解的这么一批人。这就是所谓的‘新人类’。在享受这个社会为他们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时,他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但是,对这个社会还应承担的责任,他们全然不知。他们理所当然地拥有着、享受着今天这个凝结着上一辈人的血和汗的富裕、自由、平等的社会。”(千石保,1989: 3)

“忠实于自己而生活”、“我对自己有着义务”,成为日本年轻人生活的信条。他们按自己的喜好生活,个人之外的一切可以漠不关心。在物质生活方面,少有节俭的“传统”,而是完全从个人的欲望出发,见到好玩的就玩,见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什么时髦就追什么。“新人类”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很少认真看书,即使读书也大都是看一些轻松、娱乐和享受方面的书籍,而很少对介绍各种科学的书籍感兴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这一代年轻人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时装、旅游和成人玩具(如各种电子宠物、恋爱手机)方面。更有一些年轻人,精神颓废,追求刺激和怪诞,甚至纹身刺青,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

(三) “NEET”现象

“NEET”一词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ning”的缩写,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读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英国政府2009年8月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16—24岁的年轻人中NEET人数达到了96万人,创出历史新高,即有16%的青少年待在家里,依靠老年父母生活,而且有超过10%的年轻人在考虑是否也加入这个行列。日本也是NEET现象较为严重的国家。2004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的《劳动经济白皮书》首次披露了日本NEET族的人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日本共有NEET族52万人。日本的NEET与英国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在英国NEET族主要存在于16—18岁年龄段(占总数的10%),而且大部分NEET族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但在日本即便是高学历群体中也有NEET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