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12316900000012

第12章 中国都市青少年危机: 表现与特征(7)

80年代吸食海洛因者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暴发户,他们知识层次低,年龄比较大,而新型毒品的吸食者则具有不同的特点。调查发现,我国近十年来使用新型毒品的人数不断增长,2000年以前使用人数仅占15.6%,2001—2005年占32.3%,2006—2008年占到了52.1%。广东省查获的滥用“摇头丸”人数: 2000年只有600人,2001年5000人,2002年6700人,2003年8826人,2004年10430人,人数逐年攀升。

(崔峰义,2011)其次,新型毒品吸食人群明显低龄化。据统计,2003年我国累计登记在册的105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到72.2%,2004年浙江省公安厅数据库中的1609名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到86%。重庆市查获的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主要集中在16—25岁。上海曾开展了“新型毒品滥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该研究指出了新型毒品使用者的五大基本特征: 男性“势众”,女性“速疾”的性别差异;低龄化的年龄结构;学历低的密度高,学历高的来势迅猛,即越来越多高学历者吸食新型毒品;在职业方面大多是非稳定就业;婚姻状态大约四成“分崩离析”,新型毒品使用人群具有“年轻化”、“群体化”的特点。

(三)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青少年一直是可能吸毒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青少年吸毒现象越来越普遍,青少年吸毒比例增大,使用的毒品种类增多。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青年用注射方式,导致艾滋病传播。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青年的高失业率、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生活压力、心理不成熟等因素都是导致青年吸毒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少年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毒品的了解不足,常常会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尝试吸食毒品。研究表明,群体同伴的影响至关重要,“哥儿们”、“姐儿们”中往往相互效仿,以示同群合伍,许多吸毒青少年都说:“我是看别人吸,自己才吸的。”

(四) 禁毒与戒毒: 理念与模式的变化

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防止青少年吸毒并帮助吸毒青少年戒毒已成为很多国家青少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禁毒、戒毒方式的选择是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的,人们对毒品以及吸毒者的认识和看法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在18世纪,咖啡被内科专家视为非常危险的药物,在西方的使用被严格限制在当时居住在巴黎的波希米亚人范围内;而在古代、中世纪,后来被判定为毒品的鸦片、大麻等都曾为人类的繁衍、进化做过贡献。罂粟果熬成的鸦片,作为良药的历史比作为毒品的历史要长得多。只是当人们对这些物品滥用而成瘾时,良药变成了毒品。对于毒品的界定依照各国法律的不同,毒品范围确定也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对毒品有四级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麻醉药品包括: (1)鸦片类,包括天然来源的鸦片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吗啡、可卡因,也包括半合成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2)可卡因、古柯叶和古柯糊;(3)大麻。精神药物包括: (1)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2)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3)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泛滥及其造成的危害令禁毒、戒毒成为世界性难题,吸毒预防、戒断毒瘾、防止复吸、帮助成瘾者回归社会是世界各国戒毒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各国采用的戒毒模式也各有差异,而其背后基于的是对待毒品、吸毒问题的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在禁毒的理念上出现了从严惩、禁止到宣传教育、治疗帮助的转变。美国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建构出发,把毒品视为一种“商品”,采用的是控制毒品供求的禁毒策略,认为减少供应或者压制需求能够有效控制毒品,可以把这种措施描述为“堵源”。但是从美国的禁毒实践来看,这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消费毒品最多的国家。第二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减少危害路径”,1982年德国颁布了《麻醉品法》,确立了以治疗代替刑罚的基本原则,强调治疗和矫正在禁毒政策中的基础性和根源性。(高巍,2007)事实上,这体现了吸毒理念上的转变,即不再仅仅以道德犯罪来看待吸毒者,从道德模式转变为疾病模式,把吸毒成瘾看成是一种脑疾病,需要对吸毒者进行治疗,帮助他们抵御疾病,回归社会。因此德国在严打毒品的同时,加强治疗力量和措施,开设免费戒毒治疗中心,通过职业培训、小组谈心、劳动改造等措施,对吸毒人员进行矫正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这种理念的变化,戒毒的模式也趋于多元。并不仅限于医学治疗戒毒模式、强制戒毒,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趋向于采用“药物替代疗法”,如美沙酮维持治疗。美沙酮是1937年德国化学家最先合成发明、作为止痛药吗啡的替代品的一种麻醉性镇痛药。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学专家发现美沙酮可以阻断大脑阿片受体欣快感,进而在美国推广使用。在一些国家实践的结果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戒毒方法。

我国对于毒品的政策长期以来持严惩、杜绝、禁止的理念和策略,其核心是严打,强调行使惩罚手段。1997年我国《刑法》和《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均可以处以死刑,非法持有毒品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与国外的毒品犯罪惩罚相比,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惩罚更严厉,在戒毒方面则主要采用强制戒毒方法而不注重治疗。进入21世纪,我国在戒毒理念上也有所转变,从一味地“堵”、“惩”转变为治疗与服务,开始注重社区康复、心理治疗以及替代疗法,如上海已经全面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每天10元人民币,每月300元,与昂贵的海洛因价格相比,经济压力大大减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危害性。

(五) 预防青少年吸毒

进入21世纪毒品滥用又有了新的特点,表现出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在青少年群体中竟成了“时尚”、“身份”的象征。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政府主导、加强宣传、项目化运作、社会各界参与是最主要的方法和策略。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吸毒问题,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毒品泛滥。2000年7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实施一项为期五年、预计耗资20亿美元的反毒品传媒宣传运动,旨在利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帮助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险性。该项目计划每年由美国的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媒提供相当于1.95亿美元的空白版面或空白播放时间,用以刊登或播放宣传防止吸毒方面的广告,同时政府在五年间也出资10亿美元用于防止青少年吸毒方面的宣传,有200多家广告公司免费制作400多条广告,也特别设计了一些针对教师、家长、教练的广告,提醒他们关心和帮助青少年免受毒品危害。该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在美国的12个大城市作试点,播放由全国著名的广告公司制作的禁毒广告;第二阶段将广告的播放范围扩大到全国;第三阶段是通过有偿广告及各类传媒活动宣传毒品危害,防止青少年吸毒。

此后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又宣布拨款870万美元实施“支持无毒品社区”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国家毒品控制政策白宫办公室负责,青少年司法和防止青少年犯罪办公室协助执行。美禁毒专家们认为,社区活动可以有效地控制毒品在青少年中泛滥。因此,由青年的父母、当地传媒、学校、宗教组织及其他社区代表组成联合体,采取多种形式让青少年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使青少年对毒品产生厌恶感从而远离毒品以达到防止其吸食毒品的目的。每个联合体都制定了减少毒品滥用的五年计划,并可向政府申请补助。目前在美国各州已选出93个社区代表联合体来实施“支持无毒品社区”项目,入选的联合体最多可以获得10万美元作为第二年的部分活动经费。

美国政府在1999年的年度财政预算中还有17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展美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禁毒的各项工作,包括支持反吸毒项目,建立戒毒治疗所,加强毒品研究,健全打击吸毒的司法体系,严格海关入境物品检查等。这是美国历史上为防止和打击滥用麻醉品、精神药物等而制定的最大的预算。

加拿大也在青少年禁毒问题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加拿大的禁毒工作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的特点,禁毒活动设计丰富多彩,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其中“同龄人的支持”和“土著人之盾”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禁毒项目。“同龄人的支持”开始于80年代,以9—17岁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该项目坚持“青年参与、为了青年”的宗旨,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开展活动,宣传毒品的危害,防止青少年吸毒或帮助初期吸毒青少年戒毒,如宣传吸毒危害的各种活动,并为需要获得专业人士帮助的吸毒青少年提供帮助等。“土著人之盾”项目主要在加拿大土著居民社区内开展活动,该项目通过帮助青少年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建立一个没有毒品的环境。此外,该项目还开展了诸如足球比赛、野炊、滑雪节等增加青少年相互交流的活动,有助于青少年发展技能,培养创造力,自尊、自强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英国在1988年开始实施了名为“十几岁的经历”的青少年禁毒项目,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营地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意识地让参加者更多地了解毒品以及吸毒的后果,使参加此次活动的青少年成为下次反吸毒运动的支持者和倡导者。目前已有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禁毒组织同该项目合作。

德国的禁毒活动强调通过加强社区禁毒意识来确保防止吸毒的各项措施长期有效,强调防止青少年吸毒的各种机构间建立网络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玻利维亚的青少年组织则把开展足球运动作为防止青少年吸毒、酗酒和犯罪的有效手段。此外还吸收6—19岁的青少年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如训练、季节性营地活动、知识讲座、短途旅行等,特别注意与本组织所在地青少年团体、学校、体育组织等建立密切联系,以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青少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青少年从该项活动中受益,并以此树立自尊与自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毒等危险性行为。

匈牙利“大学生防御艾滋病、吸毒”项目是布达佩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于1988年发起的。该校大学生志愿为高中生讲解有关艾滋病和吸毒方面的知识。在1993年又新增加了“同龄人教育计划”内容,即在高中招收学生,接受为期三天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他们可以为同龄人组织讲座、讨论或开展其他活动,以帮助青少年了解有关吸毒和艾滋病的知识,有助于其做出远离毒品的正确选择。

墨西哥城青少年组织针对10—29岁的边缘青少年,自1989年起开展了名为“青年小组”的项目,将许多青年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联系起来,开展由青少年自己组织、自己参加的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教育活动,如各类比赛、联欢会、图片展览等,再由他们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活动,通过参与群体活动加强青少年与社会的联系,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减少其吸毒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是从小就抓好“禁毒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大力进行“禁毒”宣传,让孩子们知道毒品的极大危害。把禁毒的内容写进教科书,使每个公民从小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各国青少年禁毒实践结果表明,一味地对青少年施加压力的强制性做法效果并不显著,只有采取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恰当措施才能达到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吸毒,并帮助吸毒青少年戒毒的目的。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性,开展由青少年参与组织、吸引青少年积极参加的各类活动,从侧面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自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信在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毒品泛滥的现象最终能够得到控制,青少年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而不受毒品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