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国学正义
12316700000003

第3章 国学之概论(3)

中国传统的政治作者所说的“政治”不同于“政治”一词经典的定义,区别在于,作者所说的政治不仅包括“管理众人之事”,还包括“处理人与天(自然)的关系”,而且后者更重要。 与国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评价。首先,从“管理众人的事务”的角度看,国学给政治带来很多消极因素,集中体现在:(1)中国政治集体参与度比较低;(2)中国政治的透明度比较差;(3)中国政治腐败的病根比较深;(4)中国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等级差别的扩大化。

其次,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相当成功。主要表现是,在两三千年的行政过程中始终遵循“君权神授,君权神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原则,因此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然生态不受政治的侵害(这一点其他国家很少有能做到的)。中国古代君主可对百姓很残暴,可以对大臣很专断,也可以在后宫荒淫无度,甚至可以乱伦到禽兽不如的地步,但几乎没有一位皇帝敢对天(自然)大不敬,历史上有不少懒皇帝(明朝懒皇帝最多),他们懒得上朝,懒得议政,但祭天、祭地是躲不过去的。皇帝经常下罪己诏大禹即帝位之后,看见一个罪犯,不由得伤心地哭起来。左右问其缘故,大禹说:尧舜时百姓都以尧舜的心为心。而我为君,百姓都各自的心为心。我为此而伤心啊。——这恐怕就是中国最早的罪己诏。商灭夏后,汤作《汤诰》,公布天下,安抚民心。汤在《汤诰》中自我批评: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其后,连年大旱,负责宗教的大臣要求用活人做祭祀。汤听罢“剪发断爪”,祈于桑林,说:“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敬,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天降大雨,万民欢乐。——这恐怕是这个历史上君主第一次向自然发出罪己诏。后来,周成王、秦穆公等君主纷纷效法,有过便下“罪己诏”。汉武帝年轻时穷兵黩武,求仙问道,大动土木,致使民力枯竭,怨声载道。可喜的是他痛下罪己诏,决心悔改。在罪己诏书中提出“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其后,唐德宗、宋徽宗等皇帝晚年也下过罪己诏书。清顺治皇帝临死还下罪己诏书,自我反省。 ,以自我警示。罪己诏中的 “罪”无非两种,一种是执政不利,另一种是出现自然灾害或异常天象(彗星等)。如果说前一种罪己诏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一定是真心实意的话,第二种罪己诏则全部是发自肺腑,因为敬天是国学的核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然也深入皇帝的心。

7 国学开放包容

国学的开放与包容来自于其核心内容——信仰与哲学的非理性。非理性文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1) 非理性的文化可以与外来文化互相包容。中国排斥西方的理性与逻辑,那是排斥外来文明,而非排斥外来文化。佛教是非理性的文化,中国人接纳了佛教。开放性的含义是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作专利独享之,不但不怕外传还积极向国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比如隋唐时期中国很好地接待了日本六七批遣隋使、遣唐使,鉴真和尚还为对外传播文化而献出了双目。

(2) 非理性的文化具有超稳定的特性,这一点与理性文化恰恰相反,理性文化靠创新传承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而非理性文化依靠保守进行传承,是相对稳定的。只有保守才谈得上开放与包容,因为保守可以为兼收并蓄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包容成为可能。而在理性文明的场合,唯理是从,根本谈不上什么包容不包容。

8 国学注重入世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但能将入世分析得让人信服却不是件容易事。按说学术是研究世间道理的,道理是客观的,不存在入世不入世的问题。其实不然,西方文明与人的趋利避害本性相连,并不入世。中国的人文文化与社会(人类)紧密相连,所以说是入世的。西方的每一个文明成果都对社会(世)发生深远影响,但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是人的本性,换言之是为了满足人的贪欲。

就入世而言,国学也不同于独立于世俗的西学。

9 国学逆人欲

从不同视角观察人性,出现了性善说与性恶说。比性善说与性恶说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人的本性自私”这个颠扑不破的命题。西方的理性文明是顺着这个命题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学术文化则是逆这个命题发展起来的。这是东西方最显著的差别之一。

无论是东方的学术还是东方的文化,主要目的都是祛除人的不当欲望。不当的分寸很容易把握:超过自然的欲望就是不当的。儒家关于克服欲望的论述主要是: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易经·系辞上》)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象》)

无欲则刚。(《论语·公冶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宁俭勿奢。(《论语·述而》)

克己复礼。(《论语·颜渊》)

富贵如云。(《论语·述而》)

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清心寡欲。(《孟子·尽心下》)

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为富不仁。(《孟子·滕文工上》)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篇第二》)

虚壹而静。(《荀子·解蔽》)

道家关于克服欲望的论述主要是:为道日损。(《道德经·三十八章》)

无欲以静。(三《道德经·十七章》)

不以欲乱。(《道德经·三章》)

知足不辱。(《道德经·四十四章》)

恬淡为上。(《道德经·三十一章》)

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因物殉身。(《庄子·骈拇》)

殉财殉名。(《庄子·盗跖》)

天无私覆。(《庄子·大宗师》)

见利忘身。(《庄子·山木》)

大富六害。(《庄子·盗跖》)

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淮南子·精神训》)

尧不以有天下为贵。(《淮南子·精神训》)

若夫至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余天下而不贪。(《淮南子·精神训》)

释家关于克服欲望的论述主要是: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增一经》)

欲火入心,犹如鬼着。(《大集经三十八》)

有欲心者无解脱。(《月上女经上》)

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首楞严经合论》)

拔诸欲刺,以安群生。(《无量寿经下》)

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识于涅槃。(梁武帝语)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法华经譬喻品》)

不起欲想嗔想害想。(《无量寿经上》)

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智度论十七》)

10 国学不可复制

世界各国的文明或历史文化都不是连续的,只有中国完整地保留了三个“连续”:

其一,历史是连续的,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至1911年,每年记史,未中断过。从隋朝至清末每日记史,未有中断。至于二十四史更是囊括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人物,没有遗漏。

其二,文字是连续的,从秦朝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随后汉字发生隶变至今,汉字的字形与读音基本是稳定的,时间跨度超过两千年。这在世界上堪称唯一。

其三,中国人的信仰与哲学理念是连续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庄子首先提出这四个字,但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只不过没有以“天人合一”概括之。 的信仰与直觉的方法论始终如一,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百年前,一些学人以这种连续为耻辱,诟病中国人不思进取,代表人物是胡适与陈独秀。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科学主义最盛行的时代,按照科学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有数千年连续历史真算不了什么光彩的事情,因为科学是要创新的,日新月异正是科学的最高境界。一百年过去了,经过科学技术的洗礼,如今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很难继续养育数十亿地球人。科学带给人类的并非完全是福祉,还有老子所说的“物壮则死”。对照这一残酷的现实,就能够理解中国连续数千年的学术文化对于人类的意义的——防止人类过壮以至于早夭!

三、 国学之内容

1 按照目的分

(1) 天 命

天命一曰自然规律,二曰人之本性。自然与人性是国学的出发点,正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国学的第一目的就是“知天命”、“顺天命”、“敬天命”,与天亲密地合为一体。司马迁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了天命与国学的关系:“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史记·三代世表》。圣人发现了天的规律与作用,创造了汉字。

“天”由两横与一个人字组成,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人字上触天,下穿地,表明了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古人称其为“天人之际”):天(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地在下边承载万物,一部分人生活在大地上,更多的人长眠于地下。这样就把天、地、人的关系表达清楚了,可以归纳为:第一,地与人都要顺从天;第二,人不能居于天之上,人跑到天之上,天就不再成其为天;第三,死人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不能忽视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就是研究天、地、人三才关系的学问。

(2) 地 德

国学的二个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

地能生长万物,养育人民,古人把地的这个功能称作地德,顶礼膜拜。目的是为了保护地的这个功能,让大地长久地发挥这个功能。用诗话的语言表达就如卢照邻所说:“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能与“地久天长”搭配的只能是人类一代人是做不到的。

(3) 人 道

国学的第三个目的是使人间有序,人与人和睦相处,实现人道。

人道有三义,其一曰做人之道德规范,其二曰人伦等级之规范,其三曰男女相处之规范。这些常被称作“人学”。必须注意,人学只是儒学的一部分,是国学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把儒学乃至国学称为“人学”是不恰当的。执是之故,人之道在国学里仅被排在第三位。

(4) 国 容

国容是国家的礼制节容,国容失则国威失。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宋朝与明朝——因国容不正而失去国威,遭到外族的欺辱。

先考察宋朝。

中国人的政治观念是皇帝无种,理论上地痞流氓、和尚僧人都可以做皇帝,只要名正言顺。何谓名正言顺?就是对于创业皇帝来说要符合“君权神授”的原则,对于被打倒的皇帝来说要符合“君权神夺”(即孟子所说的“伐放昏君”)的原则。赵匡胤是后周的臣子,后周的君主并未失德,赵匡胤的谋反师出无名(没有“伐放昏君”的理由)。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西周之前,中国的政治奉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西周确立了“子承父业”的原则,而且成为国容的核心内容之一。赵匡胤却采用了两千多年前的旧法,把皇帝传给弟弟,开了恶例,结果宋朝共十八位皇帝,其中八位不是上一代皇帝的亲子。有人以为宋朝屡遭外族侵扰是因为国力孱弱,是个豆腐王朝,实则不然。陈寅恪是这样评价宋朝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法国学者汤因比也表示过如果让他选择在中国生活,他愿意选择生活在宋朝。宋朝确实是很强大富庶的,从军力上说,宋朝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武器,威力甚大,宋之实力数倍于周边金、辽之总和。之所以屡战屡败是因为政治上不清明,皇帝的权力不够大,政出多门,掣肘了军事,使中国不能发挥真正的实力,岳飞被杀就是鲜活的例证。说到底是国容受到破坏,名不正则言不顺,政治总是受到不必要的掣肘。

再考察明朝。

明朝之衰,祸种于朱元璋(如传孙不传子;偏爱道教;杀戮大臣,仅胡惟庸谋反案就有一千五百人被杀;破坏了皇权、相权制衡的原则;确立了以宋理学为论理依据的不正学风),形成于朱棣(如权力来源不正当;以私损公,为寻找朱允炆而投入的成本过高;杀大才子解缙;重用宦官,为后世宦官乱政埋下伏笔;厚今薄古,重利轻教),衰败于后期诸位皇帝之(慵懒,固执,宦官专政,背离儒学正宗)。

一言以蔽之,明朝的时候,国容遭受的破坏有甚于宋朝,到崇祯皇帝的时候,已经无计可施。

宋与明两个朝代的教训说明,国家的礼制节容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它,表面的强大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5) 齐 家

国学的第五个目的是通过齐家,使家庭和睦,人人安居。

齐是整治的意思,齐家是中国士大夫的基本功之一。核心是一个孝字,几乎所有的家礼都是围绕孝以及孝的延伸物。关于孝,《孝子传》中载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原谷的孝子,他的祖父年迈体衰,行动不便,需要照料。原谷的父母觉得老父是个沉重包袱,就起弃老的恶念。原谷坚决不同意抛弃祖父。可是原谷的父母一意孤行,用小车将父亲扔到荒野。

原谷在后面跟踪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于是等到父母回去了,他便把祖父安置在原地,自己推车回家了。父母见到小车对原谷说:“小车是凶器,不吉利,把它扔到外面去。”

原谷不慌不忙地说:“不能扔,将来你们老了,我还得用这个车推你们呢!”

原谷的父母羞臊满面,立即将自己的父母请了回来。

可以这样总结:齐家的目的就是完成尊严所付出与得到之间的转换,尊严在转换中增值。

(6) 安 民

国学的第六个目的是安民。

君主与百姓关系是国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认为君主安民是为了更好地实行统治,这种看法过于简单了。之所以要安民是因为“民”是中国农耕社会之本,本不安定,君也不安定,两者之利害是紧密关联的。魏征将这个特点总结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指的就是“民”。

(7) 事 功

国学的第七个目的是让人们最大限度完成事功,实现自我价值。

事功是儒家的主张,这个主张的根据是天地一刻不停地在运转,在生成各种自然景象,在孕育各种生灵。天地之伟大直观地体现在事功上。既然人要向自然学习(这一点儒家与道家完全一致),当然也要讲事功。老子嘴上讲人要效法天地,在实际生活中却又逃避事功,这是一致言行不一的表现,应该批评,恐怕这也是司马迁将这位杰出思想巨匠放在列传且只占四分之一篇幅的主要原因吧。

(8) 名 检(留名青史)

国学的第八个目的是让士大夫或志士留下名检。

文天祥死后,在其衣袋里发现一段赞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段赞词就是对“名检”最好的诠释:人死了,名留在历史中永不泯灭。

(9) 心 斋

国学的第九个目的是帮助人修养身心。

庄子喜欢用坐忘这个词。《庄子·大宗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颜回告诉老师:我有进步了。

孔子说:愿闻其详。

颜回说:我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嗯——还不够。

过几天颜回跑过来又对老师说:我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讲?

颜回说:我开始忘记礼乐了。

孔子说:嗯——还不够。

过了一段日子,颜回对老师说: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回事?

颜回说:我坐忘了。

孔子大吃一惊,问:什么是坐忘?

颜回说:就是忘记自己身体,忘记学过的知识,与大道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坐忘。

孔子听罢感叹道:与万物一体,就没有偏私了;参与万物的变化,就不偏执了。你真是贤人!我只能从其后了。

《庄子》一书中另有“心斋”一词,即排除思想、欲望的修养之法,与“坐忘”之义相同。

(10) 传 统

国学的第十个目的是让国家的文化形成传统,代代相传。

在国学的经典著作中几乎从未出现过“传统”一词。传统变为常用词汇是近一百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