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国学正义
12316700000029

第29章 国学之命运(3)

在中国文字书写历史中,白话文的出现远早于文言文。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中的记言部分都是白话文的。古人称白话文写法为“记言”,称文言文写法为“记事”,非常形象。不是直书人之话语,而是加以修饰,加上信仰色彩、文学色彩或玄学色彩,就有了文言文的写法。文言文是汉文写作的高级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与物我两忘的境界。显然作为民族的瑰宝,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给这一瑰宝一席之地。遗憾的是,自从新文化运动把文言文打入十八层地狱,文言文真的再没有出过头,中国迅速让记言覆盖写作,记事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对于中国来说损失之大,怎样估价都不为过。

(3) 国人任意颠覆历史

在疑古派的鼓动之下,中国历史将成为少数考古学家的事,他们发现了什么,中国的历史就有什么,尚未发现,统统算不上真正的历史。按照康有为的说法,中国在西汉之前没有一部典籍是可以相信的,真如此,中国历史连头带身都被削去,仅剩下应该可怜的尾巴。问题是,按照疑古派的逻辑,仅剩的尾巴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我们确实无法向科学家证明定律或定理那样证明绝大多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存在。

最可怕的是,疑古之风至今仍在,中国历史随时还在受欺凌。

(4) 术存学亡

国学传统,能被今人确定并认真加以传承的,真是少得可怜,而这少得可怜的遗存又全部是术,根本没有学。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断定国学已经彻底被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断送了。

学与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术是技术(建筑),是工艺(瓷器或绘画),是方法(中医术),而学是信仰,是道,无不事关人类的生死存亡,所以从根本上说“学”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学问。

当今,学界关注的,积极的不过是些诸如红学考据、唐诗宋词、历史评书等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问题,消极的则是批判礼教、宣传外教、诬师灭祖等火上浇油的烂文字。真正的学早已不见踪影。

学之任务是为人类提供人类怎样才生活得好、生活得久、生活得有意义的答案。一切让人生活得奢靡、生活得短促、告诉人们生活全部意义就在于谋利的学问都不配以“学”冠其名,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术,或者称其为回光返照术——临死前尽量把自己的伎俩显示出来,以羞辱造物主造物法则之简至,不堪理性之拷问——或者称其为自杀术——寻求奢靡至极的自杀方式,发出人类智慧之绝响。

(5) 崇洋媚外登峰造极

伍启元先生比我早生二十六年,所以他抢先说了我很想说的话。他在评论新文化运动时深刻地指出:张君劢不过想做中国的柏格森,胡适不过想做中国的杜威,陈独秀不过想做中国的马克思,郭沫若不过想做中国的恩格尔,甚至最近梁漱溟提倡中国文化的文章,也不过是“模仿”罗素。

其实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列下去,比如钱玄同不过是模仿索绪尔,周建人不过是模仿小路实笃(“新村运动”),巴金不过是模仿巴库宁与克鲁泡特金,鲁迅不过是模仿尼采,吴稚晖不过是模仿斯宾塞,甚至被称为大国学家的王国维也曾试图模仿叔本华。

罗素是许多崇洋媚外者心中的偶像,因为正是他构建了所谓的逻辑实证主义,尽管连西方人都不接受这个主义,但是中国人至今仍乐此不疲。中国人崇拜西方,崇拜罗素,而罗素却再三说:中国人有较吾人高尚之处;苟在此处,以保存国家独立之故,而降级至吾人之程度,则为彼计,为吾人计,皆非得策。[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三、 国学之前途

1 国学死,还是科学死?

(1) 物理学正在死亡

现代的人类过度依赖理性,他们只顾体验理性满足他们贪欲之后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完全没有注意到理性正悄然走向死亡。

测不准定理宣告科学无法向微观世界延伸,而理性要做的正是分析分析再分析,一直分下去,测不准定理宣告:到基本粒子就无法继续往下分了。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物理学死了。

(2) 数学正在死亡

哥德尔的两个定理向世界宣布:数学无法完成自我证明,因此它不代表真理,只代表人的一种艺术构思。笛卡尔所鼓吹的那种纯粹的、真实的数学已经死了。

(3) 西方哲学正在死亡

一百多年前尼采宣布哲学死了,当时不过是戏言,不想,今日哲学果真死了,死的标志是凡是被认可的哲学都被归入科学,凡未被纳入科学的都不被承认是哲学。哲学不是死了吗?

(4) 不能直接度量的价值统统在死亡

现在,人类世界只剩下能够度量的价值,余下的大量不能度量的价值已经死亡。

(5) 人类面临死亡

人类死亡的征兆有三:

——无法逃脱科学利人与科学害人的二律背反;

——无法阻止物质与精神的背离;

——无法解决能源需求剧增与地球资源骤减之间的矛盾。美国等不少国家觊觎月球上的氦三、银、水银等资源,欲登月取之,可以认为这是典型的自取灭亡。

(6) 世界对国学充满期待

如果说在传统社会国学属于中国的,那么在现代化的今天,无疑国学属于全人类。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天人合一与人类独大,二者必居其一。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理性之弊。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

从前卫国有五个靠种菜为生的农民,他们用瓦罐背水浇地,效率很低,一天只能背水一区(区是古代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一区为十六升)。有个叫邓析的人路过此地,告诉他们,可以用木料搭建一个叫做桥的装置(其实就是庄子所说的桔槔),用它浇灌,一天可以汲水一百区。

五位农民对邓析说:“吾师言曰:‘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我非不智也,不欲为也。子其往矣。’”

这个故事与法国18世纪的霍尔巴赫的话适成对比,霍尔巴赫说:“利益或对于幸福的追求,就是人类的一切行动的唯一的动力。”

令我感到吃惊,18世纪西方人仍沉浸于人类中心主义泥沼不能自拔,两千多年科学尚未发达,中国人如何那时就知道“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这不正是国学的奥秘与神奇所在吗?

1918年12月28日至1920年1月23日,梁启超、丁文江、张君劢、蒋百里等人先后访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德国。由于立场不同,观察到的场景是同样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丁文江因此而走上科学主义之路,而梁启超在看到那里煤炭比金子还贵,看到科学主义走到尽头之后人们普遍精神空虚,他们普遍希望梁公把中国的国学介绍到欧洲,以解决他们精神上的燃眉之急。一位在西方享有盛名的哲学家还劝梁启超少研究西方,把精力放在真正对人类有益的中国国学上。梁启超闻此大为震惊,彻底打消了国学无用的成见,提出“救知识(指科学。——作者注)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时事心报》1923年1月20日。的二元主张。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在多数情况也不受专利制约只有转变为技术,才产生专利问题。,所以“在西方找材料”的任务并不难完成,现在,西方有的“材料”(科学)中国几乎都有。结果是,西方曾经发生过的病态也都已经或正在中国发生,只是现在煤炭还没有贵到让人吃惊的地步,不过到那一步是注定的,只是稍微迟些罢了。一百多年后,石油将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液体,煤炭则是最昂贵的固体,而人类的道德将退化到万年之前的乱婚时代。

遗憾的是,后来梁启超的工作已经半途中辍,绝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重蹈西方覆辙的死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国学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却更彰显出其价值。

汤因比说:一般来说,当一种新的能力开始补充旧的能力时,旧能力就有退化的倾向。

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所谓进步,都是建筑在我们无法忍受的损失之上的。《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是这样概括富兰克林的伦理观的: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假如一个人凭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十先令,那么,如果他这天外出或闲坐半天,即使这期间他花了六便士,也不能认为这就是他全部的耗费;其实他花掉了他全部的耗费,或应说是白扔了另外的五个先令。

钱!钱!钱!除了钱还有什么?

一百多年前,张之洞说:若中国之经史废,则中国之道德废,中国之文理辞章废,则中国之经史废。国文既无,而欲国势之强,人才之盛,不其难乎?《致黄仲韬电》,载《张文襄全集》卷4。

辜鸿铭有一句名言:真正有文化的人与半文盲的区别在于,真正有文化的人希望从书中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半文盲则喜欢从书中了解他希望发生的事情,了解他的虚荣心驱使他希望发生的事情。《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辜鸿铭的《关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理想的问答》非常值得一读:

(1) 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的主要目的是为大英帝国争光。

(2) 你信奉上帝吗?

我去教堂时信奉上帝。

(3) 你不在教堂时信奉什么?

信奉利益——信奉有利可图的东西。

(4) 这种信仰根据何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5) 劳动的理由何在?

赚钱。

(6) 何为天堂?

天堂意味着能住在静庵寺路静庵寺路:当时上海的一条豪华马路。,并拥有维多利亚牌汽车。

(7) 何为地狱?

地狱意味着一事无成。

(8) 人的完满状态是什么?

是罗伯特·赫德先生先生的海关。

(9) 何为亵渎?

亵渎就是说罗伯特·赫德先生先生不是伟大的天才。

(10) 何为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就是妨碍英国贸易。

(11) 上帝是出于什么目的创造了四万万中国人?

是为了让跟英国人做生意。

(12) 你以什么方式做祈告?

主啊,谢谢你,我们不像邪恶的俄罗斯人和残忍的德国人那样想瓜分中国。

(13) 谁是盎克鲁撒克逊人的理想在中国的伟大鼓吹者?

是《泰晤士报》驻京记者马礼逊博士。

2 结束语

2012年7月,我在报纸上读到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发现新的基本粒子的报道,兴奋不已。这个新粒子已经被命名为希格斯粒子。由于它的发现,那之前所有被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没有质量这个长期困扰物理学界的困惑终于烟消云散——希格斯粒子赋予了其他粒子以质量。希格斯粒子本身也没有质量,它不过是一个场,其他粒子进入希格斯粒子场,奇迹发生,质量诞生了。我之所以读完这个报道,兴奋不已,是因为这个结论与《易经》、《道德经》不谋而合。应该说希格斯粒子是对《易经》、《道德经》的证明。从此,那些攻讦《易经》是算命之书的论调,那些批评老子思想没有深度的胡说再也站不住脚。《易经》认为世界由阳与阴组成,老子进一步明确地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实际上,希格斯粒子就是阳,其他粒子就是阴。阴粒子被阳粒子负载,或者说阴粒子进入阳粒子的怀抱,在爱的感召下产生了质量,产生了各种物质性。中国的传统思想竟然超前于科学发现数千年!我怎能不由衷地感慨。我的悲观与绝望为之一扫。我坚信,未来,一分为二的世界将逐渐转向合二而一的世界,斗争的世界将转向和谐的世界,江河会重新清澈起来,大气会逐渐清新起来,道德信仰也将在被扼杀之后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