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12313500000054

第54章 工人出身的省苏主席袁德生

1894年,袁德生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西乡石灰嘴(今普迹乡)的一户佃农家庭,小时候只读了半年书。成年以后,辗转于湘潭、株洲、渌口、醴陵等地给地主做长工,后来经人介绍,到安源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人。

1921年底,受毛泽东派遣,李立三来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袁德生在李立三、朱少连、周怀德等的鼓动下,进工人补习学校读书,参加了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大罢工。袁德生积极发动和率领直井五段工人参加了这次斗争。罢工胜利后,袁德生出席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直井五段工人总代表,成为俱乐部46名总代表之一。1923年初,经李立三、刘少奇介绍,袁德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经党组织选拔,袁德生到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学习了半年,提高了思想和理论水平。

1925年9月21日,安源工人俱乐部被敌人武力封闭。10月初,党组织送他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这为他以后从事农民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5年底,袁德生回湖南后,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被派往株萍铁路沿线开展农民运动。袁德生沿株萍铁路由西往东,在湘潭、株洲、醴陵等县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区乡农会。1926年9月,北伐军从湖南进入江西。湘赣各地农民协会相继公开活动,袁德生领导的株萍铁路沿线农村21个乡农民协会发展很快,至11月底,会员发展到6400多人。12月,株萍路各农民协会一致推选袁德生和晏方贤为代表,出席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湖南省第一次农代会结束后,袁德生从长沙回到安源,被委派为萍乡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同时指导萍乡县的党务工作。

1927年2月,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袁德生、张连瑞等7人代表萍乡8万会员出席了大会。大会在酝酿选举省农协执行委员会时,国民党右派提出被选举人当选之后,再由蒋介石在其中进行圈定,并暗中行贿收买选票,企图将方志敏等共产党人从省农协会中排挤出去。方志敏召集袁德生等党团员商量对策,袁德生坚决反对圈定办法,主张尊重民主,自由选举省农协执行委员。袁德生发动萍乡代表团向大会致贺词,表示萍乡8万会员对省农协会方志敏及国民党左派人士万分信赖,呼吁选举他们为省农协会的领导人,从而为挫败国民党右派的阴谋起了积极作用。选举结果,方志敏、袁德生等11人当选为江西省农协执行委员会委员。

会后,袁德生被留在南昌工作,成为省农协委员长方志敏的得力助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恶化。6月,萍乡发生了反革命事变,刘吕炎、周怀德等人英勇牺牲,各级工、农会组织被破坏,农会干部遭杀害。不久,朱培德“礼送”共产党人出境,袁德生等200多共产党人从江西到了武汉。7月,汪精卫在武汉反共,大革命遭到失败。此时党的临时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中央要求江西的同志回江西工作,配合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袁德生参加了南昌起义。当起义军队南下时,江西省委书记陈潭秋告诉袁德生,党中央计划举行湘南暴动,决定安源出来的同志仍回安源工作。

1928年2月,湖南省委决定成立湘东特委,滕代远任书记,袁德生为特委委员。6月,湖南省委发生了省委委员易庆和叛变事件,省委再次改组,确定廖保庭、林仲丹、袁德生、宁迪卿4人为省委常委,廖保庭为省委书记,省委机关驻安源。新的湖南省委建立后开展了许多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湖南省委与井冈山的联系也畅通了。这年初,安源市委曾派邓贞谦去井冈山联系,以后又派杜修经去井冈山,送交中央巡视员和湖南省委给毛泽东、朱德转军委的信件。杜修经下山时,带回了毛泽东给湖南省委的报告。湖南省委对于朱、毛会师后的行动计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作出了有关的决议。袁德生从长沙回来后,省委即决定派他携带省委指示去井冈山,顺便巡视和帮助井冈山的工作。

袁德生在王麓水的护送下,翻山越岭,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经莲花、永新、宁冈安全抵达井冈山茨坪。毛泽东、朱德高兴地欢迎袁德生的到来,这是红四军和湘赣边界特委成立后,省委常委第一次巡视井冈山。袁德生面交了省委指示信,传达了省委七条决议。为了确保省委决议案的贯彻执行,指示信最后明确规定袁德生“参加特委、军委工作,期限一月”。

1928年7月2日,湖南省委机关再次被敌人破坏,省委书记廖保庭被捕后叛变。省委常委中只剩林仲丹一人在安源,隐居慈云寺。袁德生在这时从井冈山回到安源。他在去机关的路上感到情况异常,稍一犹疑,被敌人觉察,几个特务从机关蜂拥而出抓捕他。袁德生打倒了前面的几个特务,越墙穿巷逃脱。在地下党同志的救应下,他不顾疲劳和危险,来到慈云寺向林仲丹汇报了工作情况。但此时湖南省委仍不承认革命低潮的形势,继续盲目冒进,于是在7月20日发出《关于目前湖南工作给湘赣边特委的补充指示信》,决定派袁德生带着信件再去井冈山,要红军向北发展,攻打萍乡、安源、浏阳,接应平江起义和湘东暴动的部队,然后会攻长沙,夺取湖南全省,从而既打破敌军对井冈山的“会剿”,又解除安源的燃眉之危。

8月中旬,袁德生在永新西乡找到毛泽东,面交了湖南省委7月20日信件,并代表省委要求红四军打湘东。晚上,毛泽东召集连以上干部会议,由袁德生传达省委决定,大家讨论时认为部队北上打湘东,不但会失败,而且这里的根据地也会丢掉,所以不能执行省委指示。

而在此时,湖南省委设在安源的八九个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机关,均相继遭到敌人破坏。从此,井冈山与安源联系中断,袁德生欲归不能。

11月2日,吉安县委给湘赣边特委和红四军军委送来党中央6月2日来信。毛泽东在11月6日召开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讨论中央来信。袁德生以湖南省委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作出决议,决定恢复前敌委员会,由前委书记毛泽东起草一封回复党中央的信件,考虑到“八月失败”后敌人掌握红军不少机密情况,因此,向党中央送交信件的人选非常重要。前委认为,袁德生有白区和根据地对敌斗争的丰富经验,决定派他去送信。毛泽东在信件中不但写明白由袁德生带信,而且写明“袁德生同志因为等待中央来信的讨论及答复,现在才回湖南省委”。

袁德生于11月底带着井冈山前委的重要函件和交通经费,回到安源,获悉湖南省委已撤至上海,于是他径直去上海找党中央。

1929年9月,中央决定湘赣边特委改由江西省委领导,后为赣西南特委组成部分。1930年8月1日,湖南省委决定正式恢复建立湘东特委,特委机关驻安源,办事机构实际上设在萍乡的桐木乡,并确定张启龙、袁德生、石青等人为常委,张启龙任特委书记。不久,湘东苏维埃政府在武功山麓的大安里正式成立,袁德生任主席。10月,他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2月,湘东特委改为湘东南特委,袁德生任特委常委兼湘东南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决定:在河西成立湘赣省委,领导河西及湘东南的工作,并将分属行委、特委领导的湘赣边、湘东南、赣西南三大块根据地,合并统一为湘赣革命根据地,指定王首道为省委书记,袁德生、张启龙、林瑞笙、甘泗琪为常委。10月8日,湘赣省第一次党代会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正式成立中共湘赣省委,袁德生当选为省委常委。同月17日,湘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亦在花塘召开,正式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袁德生当选为省政府主席,张启龙、彭德怀当选为副主席。省政府机关设永新,苏区包括江西的永新、莲花、宁冈三县的全部,湖南的酃县、茶陵、攸县、醴陵和江西的萍乡、分宜、宜春、峡江、安福、吉安、万安、泰和、遂川、上犹、崇义等10多个县的大部或一部,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由于袁德生在政府工作中的出色成绩,获得党和湘赣人民的信赖,因此被选为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11月7日,“一苏大会”在瑞金胜利开幕,袁德生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后,从2月开始,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全面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许多领导干部遭到打击迫害。

在湘赣苏区,袁德生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抵制。在围绕《劳动法》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其他福利待遇方面发生的争议中,袁德生认为,政府暂时不能给工人增加工资,因为根据地大多数工人分了田,尤其是战争时期,根据地经济困难,后方要保证前方的需要,政府和私人工商业者都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改善工人的生活。同时,把八小时工作制度搬到农村实行也确有困难。袁德生的这些观点被“左”倾错误的领导者指责,认为他和张启龙“忽视劳动法”,“忽视党对工人经济斗争的领导”,是阻碍工人经济斗争和工人积极性发挥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且对袁德生、张启龙在省苏训令中“苏维埃接受无产阶级领导”一句话进行曲解,诬蔑这是否认共产党在苏维埃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托洛茨基派观点。

1933年初,中央保卫局命令湘赣省委立即逮捕袁德生。但王首道和省委认为,袁德生是安源工人出身,党龄很长,为革命赤胆忠心,如果有问题,1931年党中央决不会指定他任湘赣省委常委和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敌斗争无私无畏,做政府工作作风正派,坚持原则,生活俭朴,根本不可能与反革命案件有牵连。因此,省委没有执行中央保卫局的命令。所以11月25日,袁德生、张启龙、谭余保照旧签发了省苏维埃政府的《限期完成查田运动》的命令,1934年3月2日又签发了省政府《训令(执字第十七号)》文件,然而,这是袁德生签发的最后一个文件。

4月,苏区中央局错误地作出了《关于湘赣省委的决议》,决议的实质是要在湘赣省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并改组了湘赣省委,原省委常委袁德生第一个被逮捕。接着王首道、张启龙、甘泗琪等一批领导干部被停职反省、撤职或关押。王首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袁德生、张启龙不仅被指责为右倾,还当做“肃反”对象加以打击,张启龙被开除党籍,先判死刑,后改判徒刑。袁德生被长期关押,遭到反复审讯和折磨。1934年4月,在毫无口供、未经法庭判决的情况下,袁德生被害于泰和县境的赣江中,时年40岁。

1938年除夕之夜,毛泽东在延安与原湘赣革命根据地领导干部谈话时,对袁德生的壮烈牺牲表示了深切怀念,说他是个好同志。中共中央在延安为他平反,恢复名誉,并充分肯定他的革命功绩。

(撰稿肖居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