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2313300000050

第50章 纽约女子被杀,为什么38人围观却无一人相救

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下班回家,路经克尤公园时遭到了一名男性杀人狂的迫害。这个案件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内,共有38位住在公园附近的居民看到了犯罪情形或听到了女经理的呼救声,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来营救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社会舆论纷纷谴责纽约人的冷漠与自私。在一片骂声中,有两个心理学研究者依然保持了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他们企图用科学实验来寻求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

社会懈怠效应

这俩位名叫巴利和拉塔内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研究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了耐人寻味的数据: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根据实验结果,这两位心理学家对纽约杀人事件给出了心理学上的解释:当人们共同面对一项任务时,他人的在场会造成每个人的懈怠。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懈怠效应”或者“旁观者效应”。

社会懈怠效应得到了不少实验的证实。1974年心理学家英厄姆进行了一项与拔河有关的实验。他让两组实验参与者去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与记录装置相连,可以记录下实验参与者的拉力大小。第一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他是单独拉绳子,第二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是与其他人一起合作。最后的结果表明,前者的拉力比后者多出18%。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借用了英厄姆的方法。他们发现,6个人一起尽全力叫喊或者鼓掌时所发出的声音并没有一个人单独发出的声音响。有趣的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区别,他们认为在两种情况下自己的努力程度是相同的。

社会懈怠效应与社会促进效应的区别

为什么同样是他人在场,有时候会促进人们的表现,而有时候又会使人们懈怠呢?社会懈怠效应与社会促进效应的区别在哪呢?

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任务性质的不同。在像绕线圈和加减法这样较为简单和熟练的任务中,个体的表现会通过任务的结果或他人的评价而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时社会促进效应就会起作用。而在群体性的任务中,个体的努力会被混在集体当中,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如拔河比赛等,这种情况下社会懈怠效应便产生了。

对社会懈怠效应的解释

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三个原因来解释社会懈怠效应的发生。

(1)社会比较理论。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相应的行动。但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个体在行动前就会很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这种比较就会产生对个体行为的抑制作用。例如,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时,如果同学们都不举手,即使你知道答案,你也可能不会举起手来。

(2)他人的干扰。他人的在场和出现会影响个体对整个事件的判断和解释,在紧急情况或者陌生情况下这种干扰尤其明显。他人的干扰使个体难以做出决策,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希望以此来找到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同样举出上面举手的例子,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有许多人在场时,让大家举手对某件事情支持与否做出表决,很多人可能会犹豫不决并环顾四周,难以做出决策。

(3)责任的扩散。对于集体性的任务,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所以每个个体都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责任就相对分散了,个体或者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或者希望能够“搭便车”、偷偷懒。完成任务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个体身上,这样每个人都减少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行动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一些例外的情况

心理学家也发现,在一些集体任务中,社会懈怠效应并不一定会完全起作用。

当集体任务具有难度和挑战性时,个体的懈怠效应就会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在这类任务中,人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其他人并不靠得住。

如果集体内的成员彼此都是熟人,社会懈怠作用也会减弱。对此,心理学家认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成员们的努力程度。

此外,任务目标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荣誉,个体的表现反而会提高。例如,在奥运会的羽毛球项目中,拿到双打或混双冠军的运动员在单打实力上往往是比不上其他优秀运动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