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2313300000045

第45章 心理治疗师到底做些什么

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对自我感觉良好,尤如登天一样。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

心理治疗是一趟旅途,治疗师是患者最可靠的旅伴。

——lrvin Yalom,《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对于许多人而言,心理治疗师一直是一项神秘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理所当然被蒙上了一层诡秘的面纱。在很多人心目中,心理医生的形象——金丝边框的眼镜,白皙的皮肤,颀长的手指,温文尔雅的态度,不紧不慢的语速……一切都那么优雅而神秘。但有的人觉得心理治疗师都是骗子,他们什么都不做,只是听你说说话,和你聊聊天,一大笔钱就到手了;也有人认为心理治疗师具有特异功能,他们看似随意地问你几个问题或者让你画幅画,就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过去发生过什么;还有人认为心理治疗师都是情场高手,他们的女患者总是络绎不绝,而且他们深谙阿谀讨好之道。在电影和小说里,心理医生们更是有着颠倒现实的本领,其中最著名的形象恐怕就是《沉默的羔羊》里的食人魔Dr。Lecter。

其实,这些全是误解。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心理治疗师,他们有的善于言辞,有的更爱倾听,有的充满激情,有的满怀包容,他们都和大家一样,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普通人。在下面的内容里,将会向您介绍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所运用的方法。

心理治疗师

所谓心理治疗,是指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治疗师运用他们自己信服的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同来访者建立起一种有计划的、可信赖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来访者解决困扰。具体来说,心理治疗师需要做到以下四步。

(1)诊断。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心理治疗师首先要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做出判断,这就如同去医院看普通疾病时,最先要做的事一定是判断是否存在疾病,以及是什么疾病。经过治疗师的判断,如果确实存在心理疾病,则需要根据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DSM)与来访者的具体症状,确定来访者的心理疾病类型。

(2)发现原因。对心理疾病发生和持续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同感冒可能是由于着凉,呕吐可能是由于醉酒,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也有其缘由,只有溯本清源,找准原因,治疗师才能做出进一步的治疗。

(3)设计治疗疗程。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治疗疗程。心理问题千人千面,治疗师必须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设计疗程,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进行治疗。按照疗程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尽量减轻甚至消除疾病。根据来访者的反应,在必要时心理治疗师可以停止治疗。

(5)结束治疗。这是心理治疗过程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在疗程结束后,心理治疗师应该及时结束治疗关系,避免出现来访者一直依赖治疗师的状况。

心理治疗师的分类

根据个体心理问题的程度和种类,心理治疗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心理咨询师。这类专家主要集中在与社区有关的领域,如小区、学校、企业或附近的诊所等,负责为职业规划、青少年成长、家庭困扰、药物和酒精成瘾等问题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他们的治疗不具备强制性,采用访谈、辅导和忠告等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日常心理问题。

宗教顾问。指那些宗教团体中负责对宗教成员进行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例如某些受过训练的牧师或者神父。这类人通常会结合宗教教义和精神来帮助治疗。

精神病学家。这类人必须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还必须完成某些心理和情绪障碍方面特殊的博士后训练。与其他心理工作者相比,精神病学家更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生理基础,他们也是唯一拥有处方权,能运用药物帮助患者的心理治疗师。

临床心理学家。这类人必须完成相关的博士学位的课程,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拥有临床实习的经验,取得过哲学博士或者心理学博士学位等。与精神病学家相比,他们更擅长心理学、疾病诊断和心理研究方面的知识。

精神分析师。这类人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他们必须具有医学或哲学的博士学位,且接受过专门的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了解各种心理疾病并懂得如何进行分析性的治疗。

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正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形成的。在弗洛伊德看来,患者的心理疾病来源于个体无法处理内心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本我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欲望被超我压制而产生的,它潜藏于潜意识当中而难以觉察。

心理治疗师的作用在于将患者潜意识的冲突呈现在有意识层面,使患者了解自己心理疾病的根源,然后帮助患者修复自身的情绪,将内心冲突合理化。当患者从早年形成的压抑中解放出来的时候,这就标志心理治疗取得了成功。

对于如何将潜意识的冲突呈现到意识层面,弗洛伊德给出了以下方法。

(1)自由联想。自由联想就是让患者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患者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精神分析学说认为,通过自由联想,患者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了,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可以被带入到意识领域,医生从中找出患者潜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分析促进患者领悟心理障碍的症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患者告诉弗洛伊德自己小时候的一个记忆,他正在追赶一只美丽的大蝴蝶,这只蝴蝶带有黄色的条纹和很大的翅膀,翅膀末端是带斑点的突出部分——实际上是一只凤蝶。突然,当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时候,他被一个对这个生物的可怕的恐惧所笼罩,尖叫着跑开了。这个片段看似毫无意义,而弗洛伊德却认为这样的记忆一再重现是因为其代表着某些以某种方式与之相联系的更重要的东西。后来,患者又告诉他,大体上蝴蝶似乎对他来说就像女人和女孩,而甲虫和毛虫就像男孩。很多个月以后,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事件中,患者评论说,当蝴蝶停在花上时它翅膀的开与合给予了他一个怪异的感觉。于是他说,那看上去像一个女人张开她的腿,腿于是做出罗马字V的形状。这是一个普通人不会有的联想,而弗洛伊德认为,其中必然包含了什么特殊的意义。

一天,患者忽然朦胧地出现了一种回想:在很小的时候,甚至在有保姆之前,他有一个非常喜欢他的育婴女佣。患者已经记不清她的名字,但却突然想到了在一个庄园里的一个储藏室,水果被挑选之后保存在里面,是一种特别的梨,具有最可口的味道——一种皮上有黄色条纹的大梨。在他的语言里“梨”的单词是“grusha”(与蝴蝶——babushka在发音上类似),而那也是育婴女佣的名字。

这样就清楚了,在被追赶的蝴蝶屏蔽记忆后面隐藏着育婴女佣的记忆,但是黄色的条纹不是在她的衣服上,而是在与她的名字相同的梨上面。

经过进一步长时间的自由联想与推理,弗洛伊德最终确信,患者的焦虑最早来源于幼年时期看见这个育婴女佣擦洗地板的时候,他在房间里撒了尿,而她开玩笑地用阉割威胁来给以回应。此后这一场景在他的记忆中反复重组、扭曲、异化,并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找到了焦虑的根源,病人的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

(2)释梦。我们前面介绍了弗洛伊德对梦的看法。梦有显梦和隐梦之分,显梦是梦的表面内容,隐梦则是人们潜意识的欲望的体现。心理治疗师们可以通过对患者梦境的分析,揭露出隐藏在显梦下隐梦的含义,从而找到患者心理疾病的原因。

有个女性患者去找弗洛伊德倾诉,这位患者是个年轻少女,以下便是她的独白:“你总记得我姐姐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查理吧,她的长子奥图在我尚与他们同住在一起时就已经夭折。我当时最疼爱奥图,而且他也几乎都是由我带大的。当然,我也很喜欢查理,但他总不及奥图那么惹人爱。昨晚,我竟做了一个怪梦,我梦见查理僵硬地躺在小棺木内,两手交叉平放着,周围插满了蜡烛。总之,那样子就像当年奥图死时的情景。现在,请你告诉我,究竟这梦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我真的那般狠心地希望我姐姐最后的一个宝贝儿子死去吗?或者说这梦只是表示我宁可查理代替我那宝贝的奥图去死呢?”

弗洛伊德经过思考分析后,发掘出了真相。这个女患者是个孤儿,从小由大姐养大。在那些常来她家拜访的亲友中,她认识了一位使她一见倾心的男子。有一段时间他们几乎已到了谈论婚嫁的阶段。然而,这段美满良缘却因她大姐的无理反对而告吹。经过这件事,那位男子就尽量避免到她家来,而她自己在奥图(她曾把那破碎的爱情转移到奥图身上)不幸夭折后,也伤心地离家远行,另谋独立。然而,她却始终无法忘怀曾经的情人。但她的自尊心又使她不愿主动去找他,而她又无法将这份爱情转移给其他人。她爱的人是一个教授,不管他在哪儿有学术演讲,她都会去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偷偷看他一眼的机会。在做上述梦的前一天,她曾告诉弗洛伊德,教授明天将有一个发表会,而她也一定要赶去给他捧场。也就是说,在发表会的前一个晚上,她做了以上那个梦。于是,弗洛伊德追问她究竟在奥图死后,有什么特别事件发生呢?她马上回答道:“当然,我记得最清楚了,教授在阔别这么久后,也突然赶回吊丧,这使我在奥图的小棺木旁,再度与他重逢。”

弗洛伊德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如果现在另一个孩子又死了,那种同样的情形就还会再重演。患者将回去陪伴大姐,而教授也一定会来吊丧,这样二人就能再一次重逢。这梦只不过是表示了患者强烈的想再见情人一面的愿望——一个一直在内心挣扎、不得安宁的愿望,虽然她已经买了几小时后发表会的门票,但这个梦是一种焦躁的梦,对那差几小时就可达到的愿望都等不及的表现。

为了把她的愿望予以更周全的伪装,她在梦中还故意选用了最悲哀的气氛——丧事,以掩饰那与此完全相反的爱情之狂热。

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克莱因、科胡特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发明了心理动力疗法。

这类的心理治疗师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仅仅重视儿童时期,而是关注于患者的经历和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等)。他们认为,心理疾病的原因不只是本能和欲望得不到满足,还包括对人际关系、自我等的不理解与迷茫。心理治疗师通常都是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一周一次或者几次。交谈中,治疗师帮助患者主动分析自己的病因,通过不断地分析与提问暗示患者心理疾病的根源所在。

心理治疗的方法——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是指治疗师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潜能。通过纠正以前错误的自我意识,治疗师帮助患者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成长的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不良行为,矫正心理问题。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源自于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如果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人自己认可和决定的,而是借鉴了别人的价值并把别人的价值当做自己价值的一部分,为迎合别人的需求与接受从而否定了自己的经验,那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就会形成冲突并产生不和谐。此时这种不和谐会使人越发感觉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等异常心理状况并产生心理障碍。例如,有些心理疾病患者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指示。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人本主义疗法之一,其实施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原则。

(1)理解。这是治疗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治疗师要从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的想法,真心的理解会令患者感到温暖和尊重。理解的表达可以是语言或是非语言的,有时只是简单地拍拍肩或保持沉默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沟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坦诚的交流是深入探究心理问题的前提。治疗师与患者应处于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无设防的交谈。

(3)关注。治疗师对患者的关注应是无条件的。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应以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而应表达无限的关爱与准确的共情。

心理治疗的方法——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其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不良行为和情感源自适应不良的认知。例如,固执症患者会把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认为与自己有关;抑郁患者总觉得事事不如人,犹如行尸走肉;疑病症患者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疾病的象征等。

治疗师的任务就是与患者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的方法来矫正这些认知,使患者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患者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例如,有的小孩会一直认为自己的表现很差劲,达不到父母的标准,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师的任务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差劲”的认知,进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除了上述三种疗法,行为疗法、团体与家庭疗法和生物医学疗法也是治疗师们常用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其实,心理治疗师既不是神,也不是恶魔,他们没有拯救众生的能力,也无从摧毁一个正常人的内心。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治疗师,但更需要患者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