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2313300000038

第38章 性本恶还是性本善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亚当·斯密

教育的理想是照亮人性之美。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现如今,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人格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格中就具有了先天和后天成分,人们将这种先天的成分称为气质或者天性,将后天的成分称为性格。

那么,人的天性是怎么样的呢?或者说人是性本善还是本恶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圣经里有“原罪”之说,人类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赎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卢梭也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又纯洁、善良、快乐,没有相互的欺压。

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心理学家们也免不了人性的善恶之争,其中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观点尤其具有代表性。

弗洛伊德的“性本恶”论

在我眼前有太多的破坏、太多的残忍和太多的血腥。

——弗洛伊德

在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自我与本能》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结构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处于心灵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例如追求性欲的满足,在这一层面上,本我只希望得到满足,不考虑其他。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时,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而从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人生下来是本恶的,人的本我是受欲望和本能支配的,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许多人都曾听说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故事,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和美丽的妻子依俄卡斯特十分相爱,而他们却收到阿波罗的神谕说:“你将有一子,但命运女神规定你将死在他之手。”拉依俄斯很震惊,于是在儿子刚出生时就刺穿他的脚踝,并命牧羊人将他扔到森林里,任其自生自灭。好心的牧羊人于心不忍,就把婴儿交给为波吕波斯国王放牧的牧羊人,最终这个孩子被波吕波斯的国王科任托斯收养,取名俄狄浦斯,意即“肿疼的脚”。

俄狄浦斯渐渐长大成人,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得知自己不是科任托斯亲生,他对此寝食不安,于是去请求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阿波罗对他说:“你将杀死你父亲,娶你母亲为妻,并生下可恶的子孙留在世上。”俄狄浦斯唯恐预言实现,当即离开波吕波斯前往底比斯。他在路上遇到一个驾车而过的陌生男子盛气凌人地吆喝他让路,俄狄浦斯愤怒地杀死了他之后继续上路,却不知道这个男子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来到底比斯城下,俄狄浦斯轻而易举地破除了威胁底比斯王国的怪物斯芬克司之谜,以此赢得了底比斯王国,并娶前国王的妻子依俄卡斯特为妻,他们一同治理底比斯,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底比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瘟疫,全城都被病毒和饥荒所笼罩。阿波罗的神谕告诉他:“是杀害前国王拉依俄斯的血腥罪恶使得全国人民陷于沉沦。”于是俄狄浦斯请来最受人尊崇的盲者先知提瑞西阿斯帮忙缉凶调查。在百般恳求之下,先知终于无奈地说出真相:“俄狄浦斯,那正是你呀,你的罪恶使全城遭殃!你杀害国王,和他所爱的人在罪恶中一起生活!”

真相终于大白,既是母亲又是妻子的依俄卡斯特受不了这一打击吊死在卧房里,俄狄浦斯也因逃不脱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悲痛万分地刺瞎了双眼,好让自己不再看见命运安排下自己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他离开了底比斯,带着狂乱的心情开始在世界各地盲目地流浪直至老态龙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洗刷杀父娶母的罪恶,等待着命运女神的最后判决。俄狄浦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了杀父娶母的第一悲剧性人物。

这个故事听起来惊世骇俗且悲惨无比,然而,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他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杀父娶母,而是遵从着内心的潜在欲望,这就是人性本恶的一面。对一般人而言,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并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这种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的情感在儿童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固定的异常重要的角色。弗洛伊德还认为,有关俄狄浦斯的传说只是以稍为和缓的方式展示了源于儿子的两种极端的愿望,即杀父娶母,真正的亲子关系还远比这个神话故事所揭示的复杂得多。

马斯洛的“性本善”论

人就像是一株向日葵,从出生之日起就向着太阳蓬勃生长。

——马斯洛

人性本善论可以算是马斯洛理论的重要基础。他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为了成为“他想成为的人”。马斯洛提出,人的内部存在一个“本能的”内核,他包含自我实现的潜能。这种内核是一种“原材料”,它等待着个体对它进行主观的开放和实现。

马斯洛最初研究的对象是让他崇拜的他的两位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本尼迪克特,他抓住一切机会观察他们,发现了他们与其他人不同的特征。后来他又选择了活着的和已故的有卓越人格的49人作为他研究的案例,包括了美国成就显赫的总统林肯、杰佛逊、罗斯福、华盛顿、爱因斯坦、赫胥黎、亚当斯、斯宾诺沙、歌德等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的研究,马斯洛发现人类似乎拥有着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本性。

从而,他提出了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和自我实现四个要点。

自我观念是个体对生活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用于环境事物,产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一致,就会顺利形成自我观念。否则,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困难。

积极关注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一个人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自我观念就会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而自我不和谐则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改变自我不和谐的方法在于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对他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对自我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趋向完美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是个体的最高目标。个体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要具备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客观正确的自我估价、无条件关注及与人和睦相处五个心理素质特征。

从上面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马斯洛是人性本善论的支持者,他把人看成一种主动者和创造者,并具有自我实现的本能。在一定的诱导下,人可以克服自己的弱点,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罗洛·梅的善恶共存论

从我认真看待那些情景看,在人类的发展中既有善也有恶。

——罗洛·梅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人性既是善的,也是恶的。他认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过于悲观,并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他也不同意马斯洛的观点,觉得人不是类似于植物那样单维度的生长。在罗洛·梅看来,人是两极性的结合体,善与恶、丑与美、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没有这一极,另一极就没有了意义。这种积极与消极之间矛盾性的摆动赋予人类以动力和深度。

因此,我们身上存在善,也存在恶,两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我们行为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