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2313300000033

第33章 人为什么会快乐?又为什么会痛苦

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泰勒

与其哭着离开,不若笑着滚蛋。

——英国诗人伍德沃斯

生活在滚滚尘世当中,我们每个人总免不了喜、怒、哀、乐、爱、恨。我们为离别而伤感,为成功而喜悦,为冤屈而愤怒,为未知而恐惧。我们爱着英雄美人,却又感叹着英雄迟暮、美人白头;我们恨着生离死别,却又惊叹于枯树逢春、人世轮回。

亲爱的读者,你可曾想过,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情绪的种类

情绪的纷繁多样使它的分类成为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尽管如此,古今中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他们对情绪分类的看法。

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这里的“七情”来自于中国古书《礼记》,上面记载到,人的情绪有“七情”分法,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4年从《说文》中找出9353个正篆,发现其中有354个字是描述人的情绪表现的,这些文字按照含义可分为18类,即安静、喜悦、愤怒、哀伤、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忌妒、傲慢、惭愧、耻辱。

西方的心理学一般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所谓基本情绪,是指那些先天的、普遍性的情绪,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理变化、外部行为和主观体验。在研究者看来,这些基本情绪是有限的。如果以颜色来类比情绪,基本情绪就是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而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如三色组合成了世间万色一样,复合情绪也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

根据这种分类方法,西方研究者提出了对基本情绪的分类。伊扎德提出人类具有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内疚感。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了8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目前比较主流的是艾克曼提出的分法,他将基本情绪分为4种:喜、怒、哀、惧。

还有学者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情绪分为3类。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生活中我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件喜事让我们很长时间保持着愉快的心境,但有时候一件不如意的事也会让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忧心忡忡,情绪低落。这些都是心境的表现。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都是应激的表现。

情绪的维度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的性质和特征。前面我们把情绪比做了颜色,就如同颜色有色调、亮度等维度一样,情绪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维度。

冯特是最早提出情绪维度理论的人,在冯特看来,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都是由这三种维度构成的,并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冯特的三维度理论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到了1950年,施洛伯格也提出了他的情绪三维度理论。他将情绪的维度分为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并以此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可以以三个维度为坐标,在三维度模式图上找到各种类型的情绪。

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不同于前两人的观点,通过对表情的研究,他认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顶部是8种最强烈的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越往下情绪的强度依次递减。不同于前人的三维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说,将情绪分为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四个维度。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每当我感到害怕时,我就昂首挺胸,并哼着快乐的小调。

——《国王与我》

在了解了情绪的种类和维度之后,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1)詹姆斯—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于同一年提出了情绪的躯体反应论。许多人认为情绪是先于反应的,例如我们先感到高兴,然后才会手舞足蹈。但该理论对此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反应是先于情绪的,我们体验到刺激,然后引起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最后才产生情绪。正如詹姆斯所说:“悲伤由哭泣而起,愤怒由打斗而致,恐惧由战栗而来,高兴由发笑而生。”正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提到的“后怕”,当遇到意外事件时,许多人描述当下的情绪反应是一片空白,直到过后才能体会到恐惧。

(2)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理论

生理学家坎农和巴德反对躯体反应理论,他们对此提出了质疑:人的生理反应变化很慢,不能解释情绪的瞬息万变;某些药物也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但人们并不会产生情绪。

他们是这样解释情绪的产生的:外部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将神经冲动传导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两道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主观情绪体验,向下传到交感神经,引发一系列心理变化和行为。

总之,坎农—巴德的理论认为,个体在接受外部刺激后,同时产生生理反应、相应行为和情绪体验。例如,如果某人惹怒了你,你一方面心跳加快,握紧双拳,另一方面会想:“这个人实在是太烦人了!”

(3)沙赫特的双因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要想产生,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生理变化。第二,个体必须对外部刺激和生理变化进行认知评价。在他看来,在外部刺激带来相应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后,我们会在头脑中对这种改变进行认知评价,为这种变化贴上正确的情绪“标签”。例如,当我们收到漂亮的生日礼物时,我们先会产生与高兴相符合的生理变化,即心跳加速、呼吸放缓、血压升高,接着,我们会觉得我们产生这些变化是因为我们很喜欢这个礼物,这样我们才会产生喜悦的情绪。如果我们产生了与高兴相符合的生理变化,但却不认为这种变化是由漂亮礼物带来的,那我们是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的。

总之,沙赫特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情绪是生理状态、外部刺激和认知评价在大脑中整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