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
12312300000021

第21章 经脉别论

“原文”

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害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废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身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接度以为常也。

太阳脏独至,厥(jué)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路前卒大,取在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博,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黄帝问:人的居住环境、活动、体质强弱有所不同,经脉血气也随着相应变化吗?’

岐伯答:一般来说,惊恐、愤怒、疲劳、活动状态等因素,都能造成经脉气血的变化。所以夜晚步行太远引起的气喘,是因肾气外泄造成的,肾脉上行到肺中,如果肾气外泄过乱严重,沿着经脉上过,还会伤害肺脏;由于堕坠恐惧引起的气喘,是损伤了筋所致,筋和肝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损伤了筋会造成肝气向上逆乱,而引起气喘,肝气过乱严重,还会伤害脾脏;由于惊恐等情绪因素引起的气喘,则是肺气逆乱所造成的,如果肺气过乱严重,还会伤害心脏;由于涉水或者跌仆引起的气喘,是损伤肾气和骨而造成的。凡遇到上面所说的各种情况都能损伤脏气。如果是体质强壮的人,平常气血通畅,尽管当时也可能造成气逆,但由于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很快得以恢复,所以事过则已,不至于发病;假如是体质虚弱的人,本来气血运行就不够通畅,再受到惊恐、忿怒、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使气血阻滞不行,就会发生疾病。所以说,诊察疾病的要领,必须观察患者体质的强弱,以及骨骼、肌肉和皮肤的形态等情况,从而全面了解病情。这也是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

饮食适量可以营养身体,但饮食过饱,则会造成胃的津液被迫外泄而出汗,所以说饮食过量时出的汗是胃所泄出的液体;遭受惊恐等刺激,会扰乱精神,心脏是主管精神活动的,所以说由于受惊而出的汗是心所泄出的液体;人在负重远行过度疲劳时,则损伤骨骼,肾脏是主管骨骼的,所以说负重远行时出的汗是肾脏所泄出的液体;奔跑过度,则会损伤肌肉韧带(筋膜),肝脏主管筋膜和精神活动中的“魂”,感到恐惧则是魂不安定,所以说奔跑恐惧时出的汗是涨所泄出断液体。脾脏是主管四肢和全身肌肉的,所以,人生过度劳累,四肢肌肉疲倦时出的汗,是脾脏所泄出的液体。在春、夏、秋、冬这一年四季中阴阳之气不断运动变化,而发生疾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饮食过饱、劳累过度以及精神情绪的刺激太大造成的,这是发病的常见情况。

饮食物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其中一部分营养成分输入肝脏,而滋养全身的筋。饮食物进入胃中,其中较稠厚的精华物质注入心脏,再输送到血脉中去。另一方面,遍布全身的较小经脉中的精气,逐级归流进入到较大的经脉中去,全身众多的经脉和肺通连。所以,全身的精气最后总归入肺,肺脏再把精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皮毛)。体表的精气再进入经脉中,远流入大的经脉中……经脉中的精气就这样正常运行返流而不紊乱,并同流入心、肝、脾肾,从而使脉中的精气趋于平衡,使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协调,这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就能从手太阴脉经“气口”部位的脉象表现出来。因此,根据气口的脉象可以判断患者的生死预后。

液体、食物进入胃中,放散出精气,并上行输送到脾脏,通过脾脏输送布散水液精气的作用,再向上输送到肺脏。肺脏具有疏通和调节全身水液运行道路的功能,通过这种功能,把水液向下输入膀胱,同时把水液布散到全身的体表,灌注入五脏的经脉,并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阴阳之气的盛衰以及五脏的功能状况,作出适当的调节。这是饮食物中的精气,在人体经脉中运行的正常生理过程,

太阳经脉单独偏亢,就要出现气过、喘息等症状,因为足太阳膀胱经脉独盛,邪热过于亢盛而影响到与它有表里关系的足少阴肾经,肾气上进而发生喘息气过等症状,所以说这是阴经不足,阳经有余。由于病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经气偏亢,所以治疗时表里两条经脉都应采取泻法治疗,取足太阳膀胱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肾经的大溪穴。如果阳明经脉单独偏亢,是阳邪侵袭到阳脏(阳明属于阳脏),阳明经中的阳热病邪过于九盛就要损伤与它有表里关系的足太阴脾经的阴液,所以治疗时要泻足阳明胃经的陷谷穴,补足太阴脾经的太白穴。如果夕阳经脉单独偏亢,就要发生经脉之气上边的症状,可以见到外踝前足少阳经脉分布处突然肿胀,治疗时应该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脉单独偏亢,就说明少阳之气过于亢盛。如果太阴经脉搏动异常亢盛,就要仔细地观察分析,辨别是不是真脏脉,如果小是真脏脉,则是五脏的经脉之气衰少,胃气失去平衡、协调,足太阴脾经之气过寸于亢盛所致,治疗时应补足阳明经的陷谷穴,泻足太阴哞经的太白穴。如果少阴经脉单独偏亢,则是由于足少阴肾经的热邪和肾中阳气循着经脉向上进行,影响到心、肝、肺、脾四脏的经脉,使它们失去了柔和协调的特性,疾病的原因在于肾阴不足,肾阳偏亢而上逆。治疗时应该用泻阳补阴的方法,取表里雨条经脉的穴位。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昆仑穴、络穴飞扬穴,用污法;取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复溜穴、络穴大钟穴,用补法。厥阴经脉单独偏亢,是足厥阴经的病变;肝气横向逆行,正气虚弱,所以出现心废痛;上边的邪气与正气在经脉中互相纠缠,就发生自汗,这样的情况应注意结合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如采取针刺治疗,则可取厥阴经的下俞穴冲穴。

黄帝问:太阳经脉象怎样呢?

岐伯答:其脉像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象轻浮。

黄帝问:少阳经脉象怎样呢?

岐伯答:其脉像似一阳之气初生,脉象滑而不实。

黄帝问:阳明经脉象怎样?

岐伯答:阳明经阳气居于太阳土和少阳经之间,阳气也比较充盛,所以脉象大而且浮;太阳经脉象虽然沉伏,但指下的感觉搏动有力;少阴经脉象是肾脏的脉象,所以沉而不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