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样读资治通鉴(第2部)
12310600000016

第16章 移民问题

太祖高皇帝九年(公元前198年)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民,东有六国之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六国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杰于关中,与利田、宅,凡十余万口。

刘敬的和亲建议,被刘邦打折后执行了,真版公主不能远嫁匈奴,搞了个山寨版给匈奴。嫁公主是丢面子的事,嫁个山寨版公主是丢信用的事,这件事既丢面子又丢信用,办得不漂亮。

刘敬主意还真是多,随即又搞了个策划书,是关于首都建设的,内容是移民,把六国名门望族和各地的“豪杰”移民到长安,充实首都的经济实力和人口。

这种移花接木、地方支援中央的事情,秦始皇玩过,后世也屡有发生。

这些豪门之所以是豪门,巨族之所以是巨族,因为他们接着地气,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他的威望、财势等,都是和当地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相关联的。当时还是农业社会,而且是早期的农业社会,财富基本来源于土地,不要说那时候,就在今天,许多能进入福布斯或者其他什么排行榜的富人们,都离不开本地的地方资源,投资有所谓投资环境,发财也有所谓发财环境,在官本位的社会,这一点倒是古今一也,离开了勾兑好的父母官,哪里还有财发啊?中国地面上,哪个地方不要关系?哪个地方不欺生?

“齐楚大族”一家伙迁徙到长安,土地不能带走,除了土地,他们还有什么能持续发展的资源?亲戚朋友一大帮,全来了,从原来的生产型家族,到了长安变成了消费型的。原来的土地等固定资产很难变现,本地的富人移民了,穷人根本买不起大量吐出的土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豪族的土地房产等被官家无偿或低价占有。而移民到长安,大家只能带浮财来,只能把长安的生活指数和物价折腾高,除此之外,有什么好处呢?

这种移民,结果就是把有钱人折腾穷了,把地方有势力的豪绅变成城市的弱势群体,核心的东西,还是要把皇权建立在一堆细小的沙子上面,民间力量成长为鹅卵石都不允许,大家只配做沙子。

现代社会,移民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主体性来分析,移民一种是民要移,比如到美国混绿卡,到城市打工,都属此类;还有一种是官要民移,比如公共工程造成的移民;还有就是战争与灾难造成的移民。

人民的迁徙,会直接影响到政治版图的变化,会给社会、经济、文化带来深刻的变化。现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有的是季节性外出,有的已经在城市生根,有的则是漂在城市,大多不愿也不会再返回农村,最多只是春节回老家看看。这样大规模的迁徙,带给中国的历史性影响,恐怕要过很多年才能看得深切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