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12310200000080

第80章 益智粽对续命汤

安皇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卢循遣使贡献。时朝廷新定,未暇征讨;壬申,以循为广州刺史,徐道覆为始兴相。循遗刘裕益智粽,裕报以续命汤。

卢循是官N代,到他这辈在朝廷已经没有什么奥援了,但是门第还在那儿摆着。很多家族不希望在婚姻过程降低“门第均分”,像卢循这样有资质没有资产的(有点像卖合格证和生产资质的国企)就成为“被婚”对象,他娶了比自家门户较低的孙恩的妹妹,于是他成了孙恩的妹夫。孙恩大家没有忘记吧,在会稽霹雳一声暴动的那位。

孙恩被刘牢之、刘裕等N次大围剿,最后逼到海边,孙恩勇敢且慷慨地跳海自尽,他一直忽悠说,只要相信他的五斗米教,跳海以后会变成水仙(当然是水里的神仙,不是水仙花)。忽悠人的人经常会把自己也忽悠进去,假话重复一万次,说假话的也会自我催眠,反正要死了,孙恩于是亲自实践自己的学说,也许他真的相信自己会变成一枚帅气的水仙哥的。

孙恩水仙了,卢循接过大舅哥的枪,继续革命斗志昂,但是还是被刘裕打得招架不住,在浙江待不下去了,被迫“战略转移”,经福建晋海辗转长征到了广州(番禺)。卢循还真不是白给的,他以前是孙恩的军师,现在自己掌舵了,当然要发挥一下,他把广州刺史抓起来,“摄广州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主政南粤”了。

桓玄称皇帝,刘裕伐桓玄,这一折腾就是一年多时间,卢循在广州吃白斩鸡喝老火汤过得挺好,刘裕迎回晋安帝,朝廷初定。卢循于是派使节到建康表示臣服,希望中央能保持广州现状,维持广州稳定。卢循还特意给主政中央的刘裕送去了“益智粽”——大家都是有智商的人,但处理广州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所以送你粽子“益智”,那意思咱们也玩“一国两制”吧,也来个五十年不变?

刘裕当然是有政治智慧的,你丫只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就在广州夺权执政,老子现在兵强马壮,那又该如何?但是刘裕岂能容卢循长期逍遥法外,现在无暇顾及,不等于以后不找你算账。刘裕于是回送卢循一帖“续命汤”。

益智粽,续命汤,字面上工整对仗,但背后的实力和信心显然是有差距的。所以凡是期望对方“以高度政治智慧如何如何”的,都是露怯的说法,有实力特别是有枪的人,从来不稀罕什么鸟“高度政治智慧”。

“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孔夫子说这话的意思是,弱小的对付强大的要靠智慧,强大的安抚弱小的要靠仁德。没有实力就要靠脑筋灵活,才真正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比如卢循,他抓到广州刺史,一开始也没有随便处理,后来看刘裕把桓玄搞定了,卢循便上报说这位刺史吴某人是桓党,然后才冠冕堂皇地把他杀了;有实力就会萌生霸权主义,强大也是硬道理,“大事小以仁”从来都是孔夫子的良好愿望,也是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古今中外,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情况下,良好愿望就是等于良好的愿望,良好愿望≠残酷的现实。

小人物给大人物送礼,都是表达良好愿望的;大人物赠小人物礼物,愿望有时就不那么良好了。政治家经常会开政治局级的玩笑,也会适当表现他的幽默感和诙谐趣味,这是先戏弄后宰杀的冷幽默冷诙谐,比如朱元璋在徐达生背痈时送肯德基最新款的蒸鹅,还有这次刘裕颇费文思的“续命汤”。

不记得以前介绍过没有,古时科举时,有位考生把“昧昧我思之”错成“妹妹我思之”,批卷的考官没有简单划×,而是诚恳指正道:“哥哥你错了。”刘裕拿“续命汤”回复卢循的“益智粽”也是这个意思:哥哥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