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把钱诚叫到办公室。“你最近总是来的比较迟,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没有啊,堵车又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再说我并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呀。”“我没别的意思,你不要多心。”王东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敌意。“如果经理没什么事,我就出去做事了。”“等等,钱诚你家住在体育馆附近吧。”“是啊。”钱诚疑惑地看着对方。“那正好,我家也在那个方向,以后你早上在体育馆东门等我,我开车上班可以顺便带你一起来公司。”没想到王东说的是这事,钱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不,不用了……你是经理,这样做不太合适。”“没关系,我们是同事啊,帮这个忙是应该的。”王东的话让钱诚脸上突然觉得发烧,人家王东虽然当了经理,还能平等地看待自己,而自己这种消极的行为,实在是不应该。事后,钱诚虽然还是谢绝了王东的好意,但他此后再也不迟到了。在批评的过程中,适时地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方式,使得对方能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树立全新的自我形象。因为他从你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自己是有优点的,即使有错误也能很容易地接受批评,并很快地改正。所以批评的艺术可以被称之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批评和骂人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骂人是气急败坏的表现,是无赖的表现,这不需要多大水平,在大街上扯个泼妇,肯定能骂得十分出彩。只是,骂人的行为除了让被骂者受伤,或者被路人耻笑之外,没有多少意义。而批评不同,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对人与事进行的一场论证过程,它应该有着严谨有力的逻辑。因此,我们是万万不可把骂人的行为扯进批评的范畴内。
批评别人,就要给别人服气的理由。我们作为批评者,就首先要加强自己本身的文化修养,对批评的人和事情,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要公正的看待问题,而不能根据党同伐异的态度去行事。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自己个人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鉴别能力。然后,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真诚地向批评对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指明他应该去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的见解是正确的,意见是真诚的,态度是诚恳,别人又怎会不接受批评呢?
批评,顾名思义既要批也要评。批是批判,评是评价,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好评。不管怎样,不能光批不评。
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决不可以只批评不表扬。因为不管是人还是事,毕竟都还是有一点优点的。但这么说,也决不是鼓励大家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先来一段表扬,在表扬以后再来一个但是,但是的后面加上一串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只能让别人觉得我们虚假。就比如我们是老师,我们要批评学生的懒惰行为,我们可以这样来批评:你很聪明,请以后勤奋点。而不要这么说:你很聪明,但是你很懒惰。这两种批评方式看着没多大区别,但前一种批评方法已经在表扬中提出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而后一种效果和第一种相比如何,大家肯定是心中有数了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其实,任何有上进心的人都不愿意犯错,要批评一个人的错误时,最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你的目的也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而不是为了贬低对方的品格。因此批评以适可而止、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方式为好,会让对方感谢你的宽容。
7.批评他人一定要悠着点
成功金言:
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对于被批评者而言,即使你的批评再过中肯,无疑也会使其自尊心大大受挫,往往导致被批评者反感甚至无名火起。因此,在批评他人时,首先应该态度温和,尽量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前提下做出适当的批评。否则,只会让对方难以接受,得不偿失。
有一个外地小伙子初次到北京,手里拿着地图就上了公共汽车,问售票员某地怎么走。售票员说:“坐反了!手里拿着地图还坐错车,真是的!”小伙子脾气很好,没有搭话,想着到下一站下车再换车。
可坐在小伙子旁边的一位大爷看不过去了,便对小伙子说:“你到下一站换乘某某路车也可以到达。”这句话真地道,一方面挽回了北京人的面子,另一方面又安慰了小伙子。话说到这也算是有了个完美结局,可是偏偏这位大爷又加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听到大爷这么一说,坐在前面的一位染着金黄色头发的姑娘却不乐意了,于是接着说道:“大爷,您别打击一大片啊!”说完又在后面加了一句:“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满肚子坏水,真是的!”话是不怎么招人喜欢,如果没人再站出来说话,事情也就到此结束。可爱打抱不平的人很多,恰巧边上一位中年妇女就是,这不,说话了:“哎,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对老人说话,多不文明啊,应该尊重老人嘛!”这话说得多在理啊,让人听着也舒心,可是这位大姐觉得不过瘾,后面又接着说了一句:“看你这样,头发染的黄黄的,跟鸡似的,估计你爸妈也管不了。”这下车上可热闹了。
小伙子觉得很不好意思,一切都是自己引起的,自己得出来说几句:“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这么一说大伙都安静了,可是小伙子叹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早知道北京人都这样没意思,打死我也不来了。”小伙子话音刚落,车上的北京人开始一致对外,说小伙子的不是。
说批评话要注意分寸,如果有必要指责其态度时,只要针对他的恶劣态度加以批评,那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为了自己心里过瘾,再多加上一句“多余”的话,那么就会引起别人极大的反感,当然了,这么一来,口舌之争是免不了的,拳脚相加也是不无可能的事。为此,我们在批评他人时,一定要悠着点,特别是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无凭无据,捕风捉影。
批评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但是,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有的领导批评他人时,事先不调查,不了解,只凭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只凭某个人打的“小报告”,就信以为真,就去胡乱批评人,结果给人留下“蓄意整人”的坏印象。
(2)大发雷霆,恶语伤人。
人人都有自尊心,即使犯了错误的人也是如此。批评时要顾及人的自尊心,切不可随便加以伤害。因此,批评人时应当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不要横眉怒目,以为这样才能显示批评者的威风。实际上,这样做最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导致矛盾的激化。因此,批评人应力戒发怒。当你怒火正盛时,最好先别批评人,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去批评。
切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下级虽有过错,但在人格上与上级完全平等,不能随意贬低甚至污辱对方。
(3)喋喋不休,没完没了。
批评并不是让你说个没完没了,也不是说得多才能达到纠正他人错误的目的,很多时候说得多反而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也不易让人接受。相反,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实质便可让人心悦诚服。
批评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明白错误并加以改正,并不是让我们把错误延伸。
8.掌握有效批评的实用技巧
成功金言:
缺点每个人都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人就像被批评一样,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如果到了非批评不可的地步,请遵守下面介绍的几个实用技巧:
(1)通过讨论和诱导说服别人
北卡罗莱纳州王山市的凯塞琳·亚尔佛瑞德是一家纺纱工厂的工业工程督导。她的职责的一部分,是设计及保持各种激励员工的办法和标准,以使作业员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纱线,而她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在他们只生产两、三种不同纱线的时候,他们所用的办法还很不错。但是不久前他们扩大产品项目和生产能量,以便生产十二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纱线,原来的办法便不能以作业员的工作量而给予她们合理的报酬,因此也就不能激励她们增加生产量。
凯塞琳已经设计出一个新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根据每一个作业员在任何一段时间里所生产出来的纱线的等级,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
设计出这套新办法之后,凯塞琳参加了一个会议,她决心要向厂里的高级职员证明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她详细地说明他们过去用的办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他们不能给予作业员公平待遇的地方,以及她为他们所准备的解决办法。
但是,凯塞琳完全失败了。她太忙于为自己的新办法辩护,而没有留下余地,让他们能够不失面子地承认老办法上的错误,于是她的建议也就胎死腹中。
在学习了几堂卡耐基训练课之后,凯塞琳就深深地了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她请求召开另一次会议,而在这一次会议之中,她请他们说出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他们讨论每一要点,并请他们说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适当的时候,凯塞琳以低调的建议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办法提出来。等到会议终止的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是凯塞琳把自己的办法提出来,而他们也热烈地接受这个办法。
凯塞琳说:“我现在深信,如果你率直地指出某一个人不对,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你指责别人只是剥夺了别人的自尊,并且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