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是一种待人处事的原则。一个人能不能做到相容,跟他的修养、性格、气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说来,文化素质高,道德品性好,性格开朗,气质安静沉稳的人,往往有比较强的相容性。就拿人的气质来说吧,多血质和粘液质的人,其相容性要高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因此,要想做到相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它需要我们在许多方面做出努力。
11.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成功金言:
常听人说:守着矮人不能说短话。与你沟通的人都各有个的特点,也各有各的忌讳,说话之前,先察言观色,因人而异说话才会保证沟通顺利进行。
中国有句谚语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的技巧是非常有用的。掌握了几下几点,将有利于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
(1)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②根据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③根据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④根据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⑤根据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⑥根据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⑦根据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由此入手,就会为下一步的劝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抓住对方的性格特征。
现实生活中,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志趣或者没有猜准对方心意而无意引起对方反感,甚至伤害对方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对一个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你却慢条斯理,沿着羊肠小道跟他“绕圈”,只会让他不耐烦甚至躁动发火;对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你也采用优柔寡断的态度与他交涉,常常会因为表达含糊,词义暧昧而使交易告吹;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呆板而不懂幽默的人,你最好不要对他开玩笑。假如你偏用幽默的言语跟他讲话,他可能会骂道:这个家伙,尽跟我说些无聊的话!对一些爱露锋芒的人,你若任他肆意妄为,你们的交往可能会由于你们之间产生相互警惕以至嫉妒而遭失败。对一些“假正经”(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相反),你若真跟他“正经”,那你可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错估对方的性格特征,会使交往受到阻碍。这方面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采取与对方性格特征相反的态度。不过,这也只是个基本点,要参考着用,如果对一个生性懦弱的人采取强硬的态度,当然会遭到对方的反感。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把握住对方的性格,必将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所以你务必留意。
(3)要掌握语言环境。
要使谈话富有魅力,首先要掌握语言的环境。在特定的场合下,必须要讲适合环境的语言。如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访华时,在北京大学受到了热烈地欢迎,在回答青年们的敬意时,他很风趣地说:“我在青年们面前算不得什么,如果你们能给我青春,我宁愿把总统的职务交给你们。”一句“愿以总统换青春”的话语,因同大学的校园环境相适应,所以赢得了青年们的热烈掌声。
(4)要谨言慎行。
针对不同的对象,语言的使用要很有分寸,要运用得贴切,恰到好处。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也一定要小心谨慎,特别是不要触动对方可能禁忌的话题。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说大话,过于卖弄自己。
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者,常常是外强中干,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不能办到的事,胡乱吹嘘会给人以巧言令色,华而不实之感。
过于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多么有才华,知识多么渊博,对方会觉得相形见绌,感到难堪,这也不利于双方的交往和沟通。
②不要喋喋不休地诉苦,发牢骚。
内心有痛苦、积怨、烦恼、委屈,虽需要找人诉说,但不能随便地在不太熟悉的、不太亲密的人面前倾诉。一是对方可能没有多大兴趣;二是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很难产生同情心;三是可能误解你本身有毛病、有缺点,所以才有这么多的麻烦。你的发泄若招致对方的厌倦,就极为不妙了。所以,要保持心理上的镇定,控制自己,力争同任何人的谈话都有实际意义。
③在朋友失意时,不要谈自己的得意事。
处在得意日,莫忘失意时。朋友向你表露失落感,倾吐心腹事,本意是想得到同情和安慰。你若无意中把自己的自满自得同朋友的倒霉、失意相对比,无形中会刺激对方的自尊,他也许会认为你是在嘲笑他的无能,这样的误会很难消除,所以讲话千万要慎重。
④不要用训斥的口吻。
朋友、同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盛气凌人的训斥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这种习性将使你成为孤家寡人。人类有一种共同的个性,没有谁喜欢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不要自以为是,要为别人保住面子。
⑤不要扬人隐私。
任何人都有隐私,在心灵深处,都有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现代人极为强调隐私权。朋友出于信任,把内心的秘密告诉你,这是你的荣幸。但是你若不能保守秘密,则会使朋友伤心,同事怨恨。隐私是人的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易激怒、最易刺痛的角落。当面或背后都应回避这类话题。
⑥交谈时,不要伴随一些不礼貌的动作。
为尊重对方,必须保持端庄的谈话姿态。抖腿、挖鼻孔、哈欠连天等都是不礼貌的。尤其不要一直牢牢地盯住别人的眼睛,这会使对方觉得窘迫不安;也不要居高俯视,这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要目光乱扫,东张西望,这会使对方觉得你漫不经心或另有他图。
⑦不要只关注一个人。
在和三人以上的多人交谈时,不能只关注一个人而冷落旁人。最好是一个话题唤起大家的兴趣,令众人都发表见解。
⑧不要中间把话题岔开或转开。
话题被打断,会让对方产生不满或怀疑的心理。或者认为你不识时务、水平低、见识浅;或者认为你讨厌、反感这类话题;或者认为你不尊重人,没有修养。如此,双方便无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⑨不要滔滔不绝地谈对方生疏的、不懂的话题。
你所熟悉的专门的学问,对方不懂,也没有兴趣,就请免开尊口,滔滔不绝地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对方会产生错觉。或认为你很迂腐,或认为你在卖弄,或觉得你是在有意使他难堪。
⑩出现争辩时,不要把对方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将要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之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它。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争辩只能屈人口,不能服人心。被你的雄辩逼迫得无话可说的人,肚子里常会生出满腹牢骚、一腔怨言。不要指望仅仅以摇唇鼓舌的口头之争,便可改变对方已有的思想和成见。你争胜好斗,坚持争论到最后一句话,虽可获得表演胜利的自我满足感,但并不可能令对立方产生好感,所以在交谈中,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