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智者预言
12302900000021

第21章 星占(5)

李淳风Li Chunfeng,岐州雍县人。他的父亲李播,在隋朝作官任高唐县尉,后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写作明志。李淳风小时候聪明清秀,通晓群书,擅长推算天文历法之学。贞观初年,与傅仁均在历法上有争论,议者多附和淳风,因而以将仕郎职务在太史局工作。李淳风制作浑天仪,评论前代天文历法方面的得失,《著法象书》七篇上呈现皇帝。升为承务郎,又升任太常博士,改任太史丞,与诸位儒学家一起著书,升为太史令。太宗得到一个机密谶文,预言:“唐代中道衰弱,有武氏女子代唐为王。”拿着去问李淳风,李淳风回答说:“这种征兆已经形成,已在宫中。再过四十年为王,称王后屠杀唐朝子孙将尽。”太宗说:“我查出来杀掉她,如何?”淳风说:“这是天命,不能除掉,如搜杀的结果王者不死,徒然造成无确证地滥杀无辜。而且陛下所亲爱的人,四十年后就老了,老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虽然随承受了帝位,江山改了姓,但不能灭绝唐室。如果杀了她,又产生一个更少壮的,肆意多杀,那么陛下的子孙就没有幸存的了!”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追查。李淳风对于观察天象变化以测吉凶,就像符节、契约的符合那样准确,当时研究律历的术家们认为有鬼神相助,不是学习可以达到的,终不能测其高深。由于功绩封为昌乐县男爵。奉命与算博士梁述、助教王真儒等审定《五曹》、《孙子》等书,作为定本,加以注解,置于官学。著《麟德历》代替《戊寅历》,星象家们推崇它最严密。从秘阁郎中又再任太史令,不久逝世。所撰著的《典章文 物志》、《乙已占》等书流传于世。其子李该、孙李仙宗,一同升为太史令。唐初谈历法的只有傅仁均。他是滑州人,官至太史令。

(《新唐书》)

严善思Yan Shansi

严善思Yan Shansi,名巽,同州朝邑人,以表字闻名于世。他的父亲严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真、蔡静等人都通儒术,通晓图谶。善思继承了严延的学术。褚遂良、上宫仪等惊异其才能。高宗封泰山,善思参加幽薮科考试得中,派任襄阳尉。因上人去世,住在墓边,就此隐居十年。武后时升为监察御史,兼右拾遗内供奉,多次谈天下大事。当时正遇酷吏构陷大案,派善思为详审使,平冤救活了八百多人,使千多家免受牵连。长寿年间,考察囚司刑寺,将不称职者罢黜了上百人。来俊臣等人忌恨他,诬他犯罪。被流放到交趾,五年后回来,这时李淳风已死,各占候者的占卜都不灵验,于是诏聘善思为著作郎兼太史令。圣历二年(699),火星窜入五星之间,武后问他吉凶,他答:“大臣承当此凶。”这年五王善去世。长安年间荧惑星入月,土星冲犯天关星。善思说:“天象主乱臣伏罪,但有下臣犯上的征兆。”一年多后,张柬之等起兵诛杀张易之二人。升善思为给事中。武后崩,将合葬乾陵。善思进谏:“尊者先葬,卑者不可入。如今开启乾陵,是以卑动尊,是风水所忌。何况墓门,又熔铁锢缝,非攻凿未能开。神道幽静,此举会惊动亵渎了神主。假若从旁边打隧道进去,则往日葬时神位已定,今若更改为害更深。以当日修筑乾陵,国有大难,改姓建国二十多年。如今再修,又将生难。合葬非古制,何况有诸多不安,哪有什么依循凭据?汉代皇后另筑陵墓,魏、晋始合葬。汉国运四百年,魏、晋国统均不长,此亦证验。现在如另择吉地,靠近乾陵,取从葬之义。若神道有知,则无处不可通达;若死者无知,合葬又有何益?山川精气,上为众星,葬得其所,则神安而后裔昌盛;若葬得不宜,则神不安而后裔阴损。望能割弃私情而使社稷长久。”中宗不采纳。神龙年间,武后丧除服。太常要求演习音乐,以供郊祭飨庙所需。皇帝不许。善思上奏:“乐,是无形之力,可以感动天地,调和五行;汉、魏的丧礼以日代月。

因为若三年不行礼,礼必会废;三年不习乐,乐必会崩。礼,是阴;乐,是阳。乐崩则阳遭偃伏,礼废则阴有差错。所以变通以应时,是孝道的极至。安人神,是公;表哀戚,是私。为王者不应以私害公。请批准太常的奏请。”皇帝同意。升善思为礼部侍郎。又上表说皇后擅政,为国事担忧,求为汝州刺史。他曾对姚崇说:“韦氏祸即将平定,相王(李旦)住处有华盖紫色,必登帝位,公要善加护卫。”到睿宗旦登基,崇将此话告诉皇帝,委任善思为右散骑常侍。当初,谯王重福贬均州,经过汝州,善思其时为刺史。及谯王谋反,任善思为伪礼部尚书。重福事败,判善思关通罪,当死,吏部尚书宋景、户部郎中李邕设法为之减罪,给事中韩思复再三请免,于是流放静州。当初,善思为御史,中书舍人刘允济遭酷吏诬陷,将处死,善思竭力申辩其冤屈,得免死。户部尚书王本立见到他,说:“以前祁奚拼死救叔向,严公您也有此心。”后来见到允济,善思未说自己为之出力的事。思复为善思说情,也不自居恩德。时人称之为长者所得回报。后遇赦回来。开元十六年(728)谢世。儿子名向,乾元年间任凤翔尹。他家三代均享年八十五岁。

(《新唐书》)

一行Yi Xing

一行Yi Xing和尚(683?-727),姓张,俗名叫遂,魏州吕梁县(今河北)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父亲名擅,曾任武功县令。一行年轻时聪慧机敏,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的学问。当时有个名叫尹崇的道士,是位学识渊博的前辈,藏有许多古典书籍。一行去找尹崇,借来扬雄的《太玄经》,带回家阅读。过了几天,再到尹崇那里,归还《太玄经》。尹崇说:“这本书涵义很深,我探讨了多年,还没能弄明白,你再研读看看,怎么这样快地还给我?”一行说:“我己弄清它的涵义了。”说完拿出他撰写的《太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为吃惊,就同一行讨论它的深奥意蕴,非常叹服他,对别人说:“这人简直就是当今的颜回。”一行从此很有名气。武三思艳羡他的学问名望,亲自上门要求跟他交个朋友,一行逃走躲藏起来回避他。一行不久出家当和尚,隐居在嵩山。拜普寂和尚为师。睿宗李旦登位,命令东都洛阳留守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他,一行假托生病坚决谢绝,不接受命令。之后徒步走到荆州当阳山,依附悟真和尚学习佛经戒律。

开元五年(717),玄宗李隆基命令他的同族叔父、礼部郎中李洽,带着诏书到荆州强行征召他。一行来到京城,被安排在光太殿,玄宗多次登门,询问方略。一行言谈直截了当,没有隐讳。开元十年(722),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按照太平公主当年的礼仪规格,给予优厚安排。一行认为高宗晚年,只有一个女儿,所以特地提高礼仪规格,再说太平公主骄横傲慢超越身份,终于因此获罪,不应把她作为范例。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撤销命令不予执行,只按通常礼仪规格安排。他对玄宗的直言劝谏都是这类事情。一行特别善于著书立说,撰写《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和《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当时《麟德历经》推算的历法逐渐脱离实际,诏令一行参考前代各家历法,改写新的历书,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人和工匠一起研制测定太阳运行和星辰位置的、名叫“黄道游仪”的仪表,用来考核太阳、月亮、水星、火星、木星、金星、土星这七个天体运行的度数,和历法相互验明正误。

一行于是借鉴《周易》运用气数推演八卦的原理,设立一种推算方法和它对应,改写成《开元大衍历经》。开元十五年(727)去世,终年四十五岁,玄宗赐予谥号叫大慧禅师。当初,一行的堂叔伯祖父、东台舍人张太素,编写《后魏书》一百卷,其中的《天文志》还没有写完,一行接着写完了。玄宗为一行撰写碑文,亲笔书写在碑石上,拿出宫庭府库的五十万钱,在铜人原为他建造佛塔保存遗体。第二年,玄宗到温泉宫休养,从塔前经过,停下车马在塔前走来走去,命令具有品级的官吏来到佛塔,告诉他们自己出宫巡视的意图,又赏赐五十匹绢,让他们的在塔前栽种松柏。当初,一行寻访老师,以便深入研究用气数推演八卦的学问,到天台山国清寺,看见一处庭院,院内有十来株苍松,门前有一条溪流,一行站在大门和照壁之间,听见有位和尚在庭院里排列算筹进行推算的声音,和尚对他的徒弟说:“今天会有一个弟子从远方来学习我的推算法术,应该已到门前了,难道没有人带他进来吗?”又走上台阶算了一次。再对他的徒弟说:“门前的溪水应当向西倒流,那个弟子也到了。”一行按照他的话快步走进院子,叩头请求传授推算法术,向他学会了全部法术,院门前的溪水果然向西倒流。一位名叫刑和璞的道士曾对尹说:“一行大概是圣人吧?西汉的洛下闳制定《太初历》,说:‘八百年后应当误差一天,一定有圣人校正它。’今年期限已满,一行就制定《开元大衍历经》校正它的误差,那么洛下闳的话应验了,他不是圣人是什么?”当时还有一位名字叫泓的黄州和尚,善于卜葬法术。每当来回 观察山陵原野后,就画出图形来,张说非常相信看重他。

(《旧唐书》)

韩显符Han Xianfu

韩显符Han Xianfu,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从小学习雷公、太乙、六壬三式,善于观察天象,被补为司天监生,升为灵台郎,连续升官为司天冬官正。韩显符专门研究浑天之学,淳化(990-994)初,上表请求造铜浑仪、候仪。皇上下诏拔给钱、物,让韩显符设计,选工匠铸造。至道元年(995)浑仪造成,在司天监建台安放它,皇上赐给韩显符杂采五十匹。韩显符又上浑仪《法要》十卷,《法要》序云:伏羲氏设立浑仪,用它测北极的高下,量日影的短长,确定南北东西的方向,观察星宿间的远近。尧帝即位,羲氏、和氏设立浑仪,测定历象日月星辰的变化,钦授民时,使百姓知道农时的缓急。到虞舜时,则用璇玑玉衡来测量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通占》又说:“用浑仪,观天道,万象都不能认为是多。”由此可知,浑仪,实是天地造化的准则,阴阳历数的本原,自古圣王明君没有不用浑仪来深入了解天象,预知差错的。或用铜铸成,或用玉装饰,安放在宫中,派日官近臣一起观测。从伏羲甲寅年到皇朝大中祥符三年(1010),共三千八百九十七年。五帝之后至今,明白历象的本原,了解浑天的奥妙的,将近有十多朝了,经过考察比较认为,达到最好的不过四五朝;其余只不过是玄耀于一时,不图长久,致使无准确的观测,历算也渐渐有误差,占侯出现不同,日月星辰的变化难以确定。陛下讲求得失,于是造浑仪,计时和观看星宿的位置和序次,晓然易辨。如果用眼睛在下面看浑仪,则铜窥管在上面运行,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进退盈亏,各星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占卜逆顺,明白吉凶,然后修福顺应它们的法度,减少劳作消灭灾害,全由浑仪来验证。

从前汉代洛下闳修浑仪,测定《太初历》,说:“五百年后必会重造浑仪。”到唐代时的李淳风,果然重修浑仪。贞观(627-649)初,李淳风言及前代浑仪得失,于是诏命用铜铸造。七年(633),唐太宗在宫中修凝晖阁放浑仪,让侍臣观天象,卜吉凶。因在宫中,外人看不见,后来不知去向。唐玄宗命僧一行修《大衍历》,大概是用浑仪验证的。还有梁令瓒用木造浑仪模型,僧一行认为它很精密,巧思超出古人,于是用铜铸造。现在文德殿鼓楼下有一仿古铜浑仪,造的很粗陋,不能使用。再说作历象,不用浑仪无法考察真伪;计算和制作的人不验证不能究明得失。浑仪成后,则司天监每年可细研行历,更可使历法详尽周密。浑天仪的规制有九,见《天文志》。从此韩显符专门测验浑仪,连继升为春官正,又调为太子洗马。大中祥符三年(1010),诏命韩显符选司天监官员或子孙中可传授浑仪法的人。韩显符说长子司天监生韩承矩善察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次子保章正韩承规懂算造,还有主簿杜贻范、保章正杨惟德都可传授。诏命韩显符和杜贻范等参验浑仪。后来韩显符升为殿中丞兼翰林天文。六年(1013)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又下诏司天监丞丁文泰接替他的职事。

(《宋史》)

张康Zhang Kang

张康Zhang Kang,字汝安,号明远,潭州湘潭人。祖父名安厚,父名世英。康早年丧父,学习努力,通晓算命卜卦。宋朝吕文德、江万里、留梦炎都很推重他,召他于幕下。宋亡后,在衡山隐居。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遣中丞崔彧祭南岳,顺便询问当地的隐逸之士。彧兄崔斌是湖南行省参政,谈到康在衡山隐居的情况,并说他学通天文、地理。彧回京,将此情况告世祖,世祖便遣使召见康,康与崔斌同到京师。十五年夏四月,在上都见世祖,世祖亲自考试他的学问,果然很不错,乃授与著作佐郎头衔,还将内嫔松夫人嫁给他。凡在召见答问之时,总给予丰厚的礼遇,称他“明远”而不直呼其名。世祖曾当面对他说,凡所问的事,都可畅所欲言。十八年,康上奏皇帝,说根据星象,明年春天,京城当有盗兵,事关朝中将相。十九年三月,京师果然有盗兴起,杀死阿合马等。世祖欲征日本,命康以道学推算。康说,南方刚平定,民力没有恢复,且今年天象显示出兵不利。帝听后,没有出兵。又帝曾赠钱给太史院时,分出一千贯钱给康,康未接受,众人都佩服他廉洁。久之,要求回家,帝亲切挽留,迁任直奉大夫、秘书监丞。年六十五去世。

(《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