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12300700000052

第52章 识帝舜武夷传秘方至西蜀救急重乡谊

话说帝舜至荆南山拜望彭祖公,此时听说彭武、彭夷是彭祖公的公子。帝舜高兴地还礼道:“你们原来是彭祖公的公子,何必拘此世俗之礼呢?快快请起吧!”彭武说:“不仅如此,家父与圣天子从前是前朝之臣。所以论到名分,圣天子是君主;论到世谊,圣天子也是父执。在君主之前,父执之前,我们岂可失礼呢!”

此时,彭武、彭夷之家母、妻子二人听到圣天子驾到,都出来跪迎,舜天子说:“免礼了吧!”众人将帝舜迎进屋落座。彭武的妻子为大家端来了茶水。

这时帝舜的随从便将礼物拿了过来,帝舜说:“这是朕从北方带来的上好人参,是特意送给彭祖公的。请你们收下转给他吧!以表朕的一番心意。”彭武双手接过礼物,说:“感谢圣恩!舜天子来看望家父,还带来这么多珍贵礼物,真是不好意思啊!”

帝舜问道:“尊大人久不在大彭国了,又不在此地,他现在去了何处?”彭武说:“家父虽受封彭城,辛苦一生,因此在大彭国强盛之后,年岁已经大了,就主动退隐,云游天下,修炼道术养老;起初因淮水之南产云母,所以在淮水之滨住了些年。后来到了荆南山,在此生下我兄弟二人。去年我们娶了媳妇以后,他便到梁州的巴蜀去了。舜天子老远来此看家父,我们感激不尽!”

帝舜又问道:“世兄应该随父前往,何以独留在此?”彭武道:“家父由我侄儿伯福随侍前往,不必某兄弟伺候,我们是奉父命在此,继承父业修道、治水、垦荒、种地。一待某兄弟得便,亦常往省亲,并非弃而不顾!”

帝舜又问道:“而今尊大人住在巴蜀梁州何处?”彭夷说:“前些日子,伯福已带家书来报,家父在岷江中流一座山上,那山有两峤如阙,相去四十余步,家父看到那个地方好,就在那里住下了。山下之人因家父所居,便将那山取名天彭山,那两峤之间又叫天门,现在随去之人,除了他的孙子伯福之外,还有一孙女以及家父的徒弟们。家父对他们最为钟爱,所以伴着家父云游巴蜀。”

帝舜道:“那天彭山一定是人间仙境吧,不然荆南山如此之美,竟留不住他,可见天彭山一定非同凡响!”伯夷说:“那肯定是养生之佳境啊!”帝舜又问道:“彭祖公养生,除了练功之外,还服用什么特别的养生补品吗?”彭武道:“家父养生,除了练功,就喜欢喝云母羹。”

帝舜说:“朕与彭祖公在先帝时虽同朝日久,但经因国事繁忙,刻无暇晷。而他又性喜寂静,往往杜门不出,所以聚首畅谈的机会甚少,偶然碰头,所谈者亦无非是国计民生而已,朕那时对养生之术也不在意,所以一向未曾与他谈起这事。现在听世兄说起尊大人养生方法竟是从服食云母羹入手,请问尊大人服食云母羹之法,世兄可否知道?”

彭武说:“向承家父指教,略知一二,家父所服食云母羹的方法是:用云母三斤,硝石一斤,先用最好的酒将云母渍起来;三日之后,细细打碎放到竹筒里,再将硝石和一升半最好的酒放进去,在火上煎之,用筷子搅动,待凝结如膏状,至冷却后,又碎成粉末,如此每日用泉水服用,七日服一次,百日之后,便见功效;二百日后,则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矣!”

帝舜听了彭武、彭夷这许多养生的道理,真是眼界大开,十分高兴,便说:“看来,朕回朝以后,也要学彭祖公养生,服食些云母,延年益寿哩!”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此时,彭武妻为帝舜君臣每人盛了一碗云母羹。彭武说:“这就是家父养生的云母羹,请圣天子与各位大臣品尝!”大家都高兴地喝下,都说味道不错。

帝舜君臣见交谈时间已久,便向彭武家人告辞。帝舜说:“这次虽然没有见到彭祖公,但看到了他的家人,朕也很高兴!你们见到彭祖公时,说朕祝他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彭武说:“谢谢天子了!”帝舜君臣这才离去,彭武、彭夷望着他们的背影,待不见踪影,方才回去。

此后彭武、彭夷兄弟俩继续在荆南山开山不止,为民造福。有史料记载,彭武、彭夷兄弟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彭祖父子在荆南山的功绩,就用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的名字,将荆南山命名为武夷山。尊称彭祖为“武夷君”。并在武夷山九曲溪旁建造了纪念彭祖父子的武夷宫,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彭祖父子的功绩,经常组织祭祀;在武夷山幔亭峰下,彭祖居住的地址,俗称“彭祖基”。明朝康万驹有诗赞“彭祖基”曰:“阅尽人间世,田家老瓦盆。云龙彭祖宅,风雨社貌墩。介鸟殊封在,空床大药存。沧桑多变幻,青嶂对潺爰。” 福建武夷山从此以其“奇秀甲天下”而闻名于世。

话分两头。再说彭祖与孙儿伯福离开闽地荆南山后,又周游天下,他先后在浙江临安,广西龙胜、临桂和东兴,陕西宜君等地留下足迹。最后,彭祖衷情西陲,又徘徊于巴蜀山水之间。他们在天彭山(今四川汶山)、彭县(今四川彭州市)住了些年,爷孙俩又云游到一个去处,那就是蜀西的天吕山(今四川省彭山县彭祖山),这里山水皆佳,山下一江,流水依然。而此山之巅有一处天然的太极地,为天地间阴阳二气交织最佳的强气场,称得上一处难得的养生风水宝地!只见:

近山叠翠,远水澄清。西陲嵯峨接边关,天彭参差侵汉表。坡前蓉树舞春风, 暗吐芳香;岩间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峰峦园圃,奇花绽放叶抒秀;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翻。莫道巴蜀路途难,须知此处赛蓬莱。

彭祖见此,兴奋地说道:“孙儿,你看此处风景极佳!山上森林密布,山青而水秀。山缓不险,视野开阔,山宜居住,地宜开垦,乃风水宝地也!我们就住在此山吧!”伯福说:“爷爷,我看这山确实好,既有天彭山之秀,又有荆南山之美,是养生的好所在!”于是,爷孙俩便开始伐树,不几日就建起了一座茅房。爷孙俩从此安居下来,不再周游天下,唯以养生治身为事。

彭祖与伯福在天吕山上住了些日子。彭祖就说:“孙儿,我们还是下山去走走吧!”爷孙俩便一同下山,约莫一个时辰,只见一中年男子牵着儿子向山这边走来。

彭祖向前打招呼说:“老乡,此去何处?”那老乡说:“我就是本地人,在此走走,我近来见山上已有炊烟,原来是老伯你在这里居住。老伯贵姓?”彭祖说:“我姓彭名祖,想常年住在这里,但不知此山何名?” 那老乡说:“原来是彭祖公到此,此山名叫天吕山,又叫蒙山。你是老神仙,多大年纪了?”

彭祖说:“我虽有九十多岁了,鬓须雪白了,但还不算老!老乡贵姓?”老乡说:“我姓周,名会,就住在山下面。老神仙,有空就去坐坐!”彭祖说:“那好,周会兄弟,我们既已相识。以后你常到山上走走!”周会说:“好的!我一定来。”

周会同儿子回到家里,逢人便讲在天吕山上看见老寿星、老神仙了。众人不信皆说要上山看看。

于是,周会与十来个邻居,兴致勃勃地一道向天吕山上走去,走至半山腰,只见一白发老翁同一少年正在茅房外院坝中练武,他们手持宝剑,忽而提剑俯冲,忽而提剑左刺,忽而腾空翻越……行动非常敏捷,其一招一式甚为好看。

周会喝彩道:“老神仙,你真是有功夫啊!”彭祖爷孙俩乃停下,说道:“各位乡亲,见丑了!请到院坝中来坐坐!”周会又向彭祖介绍:“这些都是我家邻居,他们听说彭祖公老寿星住这里,都想上山来看看你!”

彭祖说:“谢谢乡亲们,我叫彭祖,这是我的孙儿——伯福!”周会又向彭祖一一介绍乡亲。彭祖说:“大家认识了,多走动,我爷孙俩都是懂得点医的,但凡乡亲们谁生病了,就来给我们说一声,这个忙还是可以帮的!”

罗伯说:“彭祖公老寿星还懂医呀,那太好了。我家老伴已病多日了,请老神仙去看一下!”彭祖说:“等下让我孙儿伯福同你们下山。”

马志说:“罗伯,彭祖公看着可不是一般人物!”彭祖说:“我不过是一个善养生、会生活的老头子。”伯福为乡亲们端上茶水说:“我爷爷是颛顼帝的玄孙,原帝尧的重臣,其封地在大彭国。因自幼喜养生,乃将大彭国托付给了子孙,自己则周游天下。”

周会说:“老神仙既是帝王之后,又是帝尧重臣,我们失礼了!”彭祖说:“乡亲们不须这样,我既已辞去国君,就是山野中人,同乡亲们一样。今后还要你们多多关照才是!”马志、罗伯等人说:“彭祖公来武阳居住,是我们之福啊!与老神仙有缘,我们以后很多事当求教于彭祖公啊!”

乡亲们见已聊了多时,便告辞下山,彭祖吩咐伯福随众人下山去罗伯家看诊病人。

伯福同罗伯、周会等人在下山的路上,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伯福,罗伯说:“你爷爷大官不做,却来到这个偏僻的山庄养生受苦,为什么?”伯福说:“我爷爷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官,而且是帝尧的重臣,后又被帝尧封于彭城,但他不恋富贵,退隐练功,以求长寿,过清贫的日子,他老人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白天还要耕作、打猎,从不甘寂寞,你们看,我爷爷活了一百多岁了,还那么精神,还那么不显老,这是他练功的结果啊!”

李韦说:“你爷爷懂医,收徒弟吗?”伯福说:“当然收徒弟,他老人家走一处收一处,到处都收有徒弟,教会了好些医生呀!”李韦说:“那我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当徒弟,能行吗?”伯福说:“这要去问我爷爷啰,但只要真心想学,他老人家哪有不答应的!”袁柱说:“我也想将孩子送来当徒弟!李韦,哪天我同你一道上山去求彭祖公吧!”李韦说:“那样最好!”正是:自古圣贤与人同,平生有缘必相逢。诚心换得真君子,从此乡邻自情浓。

且说在夕阳西下,到了傍晚的时分,彭祖已经做好了饭,并炒了两个菜,摆上桌。这时,伯福回来了。爷孙二人边吃饭边聊。彭祖问:“罗伯家病人怎么样?”伯福说:“患了风寒,服两服药就可好。已经吃药了,明天再去看一下!”彭祖说:“我们给乡亲们看病,一定要看仔细点,千万不要出差错呀!”

伯福又提及李韦和袁柱想送孩子来学医的事。彭祖说:“这些偏僻地方缺医少药,只要他们肯学,我就教他们!”伯福说:“爷爷,你答应了。”彭祖说:“能不答应吗。”

伯福说:“爷爷真好!爷爷,你炒的菜真好吃!”彭祖说:“多吃点!”彭祖将盘中的菜夹了给伯福,伯福说:“爷爷,你吃,我自己来!” 正是:辞去王位居福地,练好功来为养生。岂能安乐窝中老,周游天下著佳声。欲知彭祖在西蜀天吕山教乡亲们太极拳以后的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