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12298100000032

第32章 考试考知识,更考心理素质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形形色色的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可以说考试贯穿于学生时代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考试的成功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考试制度由来已久,从隋朝科举制度开始,到如今各级各类学校形形色色的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等,可以说考试贯穿于学生时代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考试的成功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般来说,考生对考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在实际的考试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考试中,能发挥高水平的人往往很少,相反有些考生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考前忧心忡忡、恐惧不安、精神不振,紧张、失眠,难于集中精神进行复习。这些情况有时是不能自控的,心里总觉得科目繁多、内容庞杂,而心情急迫、心乱如麻却又茫无头绪。整天想着考试,无法摆脱。在考场上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神思慌乱、手心出汗、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试卷上,阅读与思考能力明显不如平时。时间也在慌乱中溜走了,考试因此被贻误。

考试紧张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1.轻度的精神紧张

考试之前并不感到害怕和紧张,很少想到考试时的紧张情景。随着复习的进展,考试日期的临近,逐渐使自己产生了一种紧张感,害怕复习不全面,害怕遇到偏题、怪题,害怕考试时发挥不出来。但这种紧张和害怕并不影响睡眠、饮食、身体健康。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紧张就自然地终止,一切恢复正常。

2.中度的精神紧张

指在考试前较长的时间里想到考试的情景,经常的、隐隐约约感到害怕和不安。对众多的要复习、要背诵的资料有畏难情绪,感到发愁和忧虑。虽然经过努力复习,但仍然缺乏自信,老是感觉把握不大,心里没底。复习时间长了,就感到头昏脑涨,有时失眠,睡不踏实,吃饭不香,饭量减少。考试越临近,这种紧张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复习。考试结束后,紧张情绪逐渐消失,睡眠、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

3.重度的考试心理障碍即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考试前的学习、复习和备考,而且过分焦虑所带来的紧张、焦急、恐惧等在考试中难以消除。持久的焦虑还会损害考试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对考试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者还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另外,考试异常心理还有如下几种表现:

1.厌倦心理。它是指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考不好,但自尊心很强、很爱面子,从而产生的讨厌学习、讨厌考试的一种心理。遇到考试勉强应付,就像不情愿地为别人做事一样,抱着一种敌对的情绪进入考场。考试时草草应付,时间一到,匆匆交卷,“万事大吉”。

2.惰性心理。它是指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的一种不认真思考的侥幸、轻率心理。大部分考生在考前都做过不少练习题、模拟题,高考时看到试题与自己平时练习题目“差不多”,似曾相识,便迫不及待地将事先准备、掌握的答案全盘照抄。这种轻率心理使其不能认真审题、缜密思维,结果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甚至答非所问,弄巧成拙。

3.胆怯和否认心理。主要是指在完成试卷后不能确信自己答案正确的一种心理。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敢检查修正答案。认为改来改去会使卷面成为涂鸦,同时怀疑自己可能把正确的答案改错,干脆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检查修改;二是与此相反的否认心理,对先前的答案一概否定。应知道,开始答题时凭的是感觉、灵感和印象,一般来说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认真思考,对那些拿不准的答案持否认心理,匆匆盲目地修改答案,最后很可能更后悔。

4.紧张心理。考生由于心理过度紧张,会导致怯场,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以至于有的考生表现出头晕、呕吐、活动失常等状况,无法进行正常的考试。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心理学家研究,主要是考生动机过于强烈,考前准备不足和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

5.消极心理。在考试中,考生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感觉发挥不好,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韧性,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放弃考试。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如果第一场考试试题难度比较大,便会给考生第二场考试带来心理干扰,表现为消极、失去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6.外来“刺激”给心理带来的干扰。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突然的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人的思路中断,强“刺激”还会使原来已学过的知识难以回忆起来,结果影响答题进行。如有人突然大声喧哗、考试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声等,都是“刺激”的因素。

7.偶发事件给心理带来的惊慌。在考生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事,会使考生惊慌失措,心理高度紧张,影响正常思维,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对于青少年学生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考试,更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时代需要开拓型、竞争型的人才,这不仅要求青少年学生知识渊博、能力高强,还要求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良好。因此,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中考、高考复习考试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