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蔬菜生产技术
12289700000012

第12章 项目瓜类蔬菜生产技术(10)

3.结瓜后期每株采瓜4~5个后,植株开始衰败,不再进行特殊管理,维持已座住的瓜长成采收,即拔秧整地,准备种下茬。

工作任务2.6采收

根瓜达到0.25~0.5千克即应采收。收晚了容易坠秧并影响上部雌花开放和坐果。根瓜以后的瓜长到1~1.5千克即应采收。

任务3中小拱棚西葫芦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中小拱棚春季栽培可比露地提早15~20天定植。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黄瓜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黄瓜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操作步骤

工作任务3.1 播期

加盖草苫的中小拱棚进行西葫芦春早熟栽培,一般于2月上。中旬阳畦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旬开始收获,7月初拔秧。只用塑料薄膜覆盖的中小拱棚,于2月中、下旬阳畦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7月上旬拔秧。

工作任务3.2选用适宜品种

目前,各地主要栽培西葫芦品种有早青一代、阿尔及利亚西葫芦、北京一窝猴,以及从美国引进的灰采尼等品种。

工作任务3.3培育适龄壮苗

西葫芦耐低温的能力比黄瓜强,在偏低的温度条件下秧苗生长速度较快,秧苗根量较大。如果苗龄偏长,移栽使根系损失大,缓苗困难。如果用覆盖苇毛苫的阳畦育苗,适宜的日历苗龄为25~30天:如果用酿热或电热温床育苗,适宜的日历苗龄为20~25天。在苗床温度的掌握上,播种后出苗前,白天床温25~28摄氏度,夜间15~12摄氏度,地温16~18摄氏度。开始出苗时,要立即降低床温,以防止下胚轴徒长,这期间白天床温控制在18~25摄氏度,夜间13~10摄氏度。秧苗破心后,即第一片真叶开始生长时,白天苗床温度控制在22~26摄氏度,夜间15~12摄氏度。定植前5~7天,降低苗床温度锻炼秧苗,白天苗床温度控制在15~22摄氏度,夜间13~8摄氏度,适龄壮苗的形态特征是:秧苗2~3片真叶,子叶和真叶完好、肥大,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

工作任务3.4适期定植

不论采用哪种保护设施进行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定植前10~15天应施肥、整地。由于西葫芦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需肥量大,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优质圈肥6000~7500千克,或腐熟的鸡粪3000千克。施肥后深耕、耙细、作畦。小拱棚栽培的,一般作成1.5米宽的畦(包括畦埂);中拱棚可作成1~1.2米宽的畦。

不论哪种栽培方式,适期定植的温度指标是设施内10厘米地温必须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设施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6摄氏度。宜选择寒流刚过后的晴天定植。小拱棚栽培的,每畦栽两行,株距30厘米;中拱棚栽培的,每畦栽两行,株距50厘米。栽植时,可在畦内开沟灌水,水未渗时即将苗坨栽人沟中,务使水湿透苗坨。待水渗后覆土,整平畦面,盖地膜。

工作任务3.5缓苗至初花期管理

定植后缓苗期间,一般不通风,白天棚内最好控制在25~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草苫等不透明覆盖物可适当,晚揭早盖。午间秧苗萎蔫时,可适当盖苫搭花荫,午后撤去。约5~7天缓苗后,要由小到大进行通风,白天棚温最好控制在20~25摄氏度,夜间15~12摄氏度。未覆盖地膜的,要选晴暖天气进行中耕松土,中耕宜由浅到深,连续进行2~3次。若定植时浇的水量不大,植株表现缺水时,可选晴天上午浇一水。待植株雌花现蕾时,可在距植株10厘米处开浅沟施肥。可每亩施腐熟捣细的大粪干或鸡粪500~1000千克;若定植时有机肥施得较多,也可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千克。这次追肥称为大追肥,施肥后随即浇水,并加大通风量。

工作任务3.6开花结果期管理

春季早熟栽培,初花时,昆虫少,雄花少,为提高坐果率,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将雄花摘下,去掉花冠,将已散粉的雄蕊往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也可以用20毫克/千克的2,4-D或3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涂瓜柄。

随天气转暖,小拱棚栽培的,在白天气温已达20摄氏度时,可揭开薄膜,令植株接受自然光照,傍晚再盖膜。当夜间最低气温已达13"C以上时,夜间可不盖膜。中拱棚栽培的,应逐步加大通风量,至夜间不关通风口。

温度升高以后,西葫芦的雄花和雌花量明显增多,为减少化瓜,促进早熟丰产,可适当疏花疏果。当根瓜(即第一个瓜)长到250克左右时,可及时采收,防止坠秧。进入结果期,管理上的重点是调整好结果与茎叶生长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使茎叶生长旺盛,结果良好,以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进入5月中旬,一般每采收1~2次浇一次水,每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等速效氮肥10~15千克,或冲施腐熟的人粪尿400~500千克。干热风天气,于傍晚浇水降温。

支撑知识

西葫芦

1.生物学特性西葫芦根系发达,主要根群深度为10~30厘米,侧根主要以水平生长为主,分布范围为120~210厘米,吸水吸肥能力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就是种植在旱地或贫瘠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获得高产。但是根系再生能力弱,育苗移栽需要进行根系保护。

西葫芦茎中空,五棱形,质地硬,生有刺毛和白色茸毛。分为蔓性和矮生两种,蔓性品种 间长,蔓长可达1~4米;矮性品种节间短,蔓长仅达50厘米左右。大棚栽培多采用矮生品种。矮生品种分枝性弱,节间短缩,但在温度高、湿度大时也易伸长,形成徒长蔓。

西葫芦叶片较大、五裂,裂刻深浅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叶片和叶柄有较硬的刺毛,叶柄中空,无托叶。叶腋间着生雌雄花、侧枝及卷须。大棚栽培一般先摘叶片小,裂刻深,叶柄较短的品种。

西葫芦花为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的性型像黄瓜一样具有可 性,在低夜温、日照时数较短,碳素水平较高、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雌花形成,反之则雄花较多;用乙烯利处理也有利于形成雌花。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多数地区以长筒形浅绿色带深绿色条纹的花皮西葫芦深受消费者欢迎。果实形成一般要在受精后,单性结实性差,大棚温室生产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西葫芦为喜温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30摄氏度,最低温度为13摄氏度,20摄氏度以下发芽率低,低于12摄氏度、高于35摄氏度不能发芽。开花结果期要求15摄氏度以上,发育适温22~33摄氏度。根系伸长的最低温度为6摄氏度,但一般大棚温室应保持12摄氏度以上才能正常生长。

(2)光照。西葫芦对光照的要求比黄瓜高,大棚温室冬季光照弱,西葫芦开花较晚。属于短日照植物,苗期短日照有利于增加雌花数,降低雌花节位,节叶生长也正常。在结瓜期,晴天强光照,有利于坐瓜,不易化瓜,并能提高早期产量。

(3)水分。由于根系强大,吸收水分能力强,比较耐旱。但根系水平生长较多,叶片大,蒸腾作用强,连续干旱也会引起叶片萎蔫,长势弱,容易出现花打顶和发生病害,因此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但不宜过高,防止病害发生。冬季生产时应注意控制水分,促根控秧,适当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为丰产打下基础。

(4)土壤。西葫芦不耐盐碱,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值5.5~6.8。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以钾最多,氮次之,其次是钙和镁,磷最少。在有机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更易获得高产、优质品。

拓展知识

西葫芦新品种

1.早青一代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72年用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与黑龙江小白瓜配制的杂交种。节间短,侧枝多,叶片小,叶柄较短,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多从5叶开始出现雌花,一般播后50天左右可收第一条瓜,结瓜性能好,可同时结2~3个瓜,瓜长筒形,嫩瓜皮色淡绿,有细密的绿色网纹,节间有白色小点,瓜肉色鲜、肉厚,品质极佳,抗病毒能力中等。一般每亩产量500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