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12289300000050

第50章 医学道德教育、修养与评价(2)

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历代”大医“(尤其是”儒医“)也都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进行了许多专门的论述。标志着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形成的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的《灵枢·师传篇》专门论述了为医之道——即”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此后,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的《医有八要》,张杲《医说》中的《医药之难》、《医不贪色》篇;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徐春甫《古今医统》中的《慎疾慎医》、《医业不精反为夭折》等,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清代喻昌《医门法律》中的《六不失》等都有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医师与社会越来越重视道德修养,1988年,卫生部颁发了《医务人员医学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中国医师宣言》,2012年6月,卫生部颁发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西方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师个人修养文献是《希波克拉底宣言》,此后,18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胡佛兰德提出了《医学道德十二箴》,1791年英国帕茨瓦尔专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1874年美国医学会成立并制定了医学道德守则,1948年世界医学会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2002年美欧国家通过了《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等。

医学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良好的医学道德品质的形成。医学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理解道德品质这一概念,需要把握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一是道德品质标志着道德主体已经实现了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由外在的”他律“向内在的”自律“的转化。一个社会领域的道德规范首先是由最先介入该领域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理论而制定的道德规范,然后经过社会的宣传和教育使已经或准备介入该领域的人们认识并把握其道德规范。二是道德理论不仅”内化“于道德主体,而且”外化“为道德主体的实践行为,这种道德实践不仅于社会是必要的,而且于道德主体也是极富价值和意义的。三是道德理论指导下的道德实践已经成为道德主体的一以贯之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不仅是一次性的,而且形成了行为习惯;不仅是在个别领域,而且在所有领域;不仅不是约束性的,而且成了自觉自愿的选择。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它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要素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理性认知要素,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都是调控要素,而道德实践则是行为表现。如果说前四个要素都是内在的、内化于道德主体的意识深处的思想意识的成分,那么,道德实践则是外化的,它也是个体道德品质高低的实际表现和客观标志。

(1)道德认知是人们对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它是道德品质的起点,道德认识的获得可以有多条途径,如社会有意识的道德教育、外界客观环境的熏陶、道德主体自觉地对道德知识的探求等。

(2)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论的指导下,对现实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现象、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好或憎恶、倾慕或鄙弃等的情绪或态度,它比道德认识前进了一步,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的主观的一种好恶感受,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判。

(3)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道德目的而表现出的自觉的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坚强毅力,是人们的一种意志力量。

(4)道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某种道德理论、道德现象或道德关系、道德行为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追求,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道德信念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的特点,在人们的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的中介。

(5)道德行为是在道德理论指导下的道德实践,而且成为了习惯性的行为。这种道德行为于他人、社会或个人都是有益的,是道德品质完成的客观标志。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行为可分为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两大类,道德行为是涉及到他人或社会的行为,而非道德行为则不涉及到他人或社会。在道德行为中又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道德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理论或规范要求的,而不道德的行为则是不符合道德理论或规范要求的。这里讲的道德行为显然是道德的行为。

道德品质具有如下特征:道德品质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意识是指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人们内心中的反映,是人们自觉意识到的按照一定原则、规范所应对他人和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即人们常说的道德良心。它是道德主体内在的,而道德行为是外在的。道德品质中既有道德意识又有道德行为,是二者的统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果。道德品质一定是凝结了道德主体的内在各种因素,经过主体的长时间的主观努力而形成的。从根本上说道德环境、道德教育只是”外因“,道德主体才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因“。

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这有两层含义:第一,道德品质不是通过一次行为或一类行为,而是通过多次行为和行为整体表现出来;第二,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而不再需要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而是自觉自愿的选择。

四、医学道德修养的途径

医学道德修养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医学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有:

(一)重视医学道德理论的学习

首先是学习相关的医学道德知识,如道德、伦理与伦理学、医学道德、医德学、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临床诊疗实践中的道德要求、医学科研道德、人口道德、生态道德、医学高科技道德、社会医学道德等,达到医学伦理学的理性认知。知道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和怎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其次是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复杂的道德关系面前能够进行果断而最合乎理性的道德选择。道德主体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下能够运用所学的道德理论,综合分析各种可能的道德价值判断,进行果断而具有最大合理性的道德选择。这是最高的也是最困难的道德修养目标,但它是最根本的和最有价值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医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个人在医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多元的道德价值选择,而选择是最困难的,必须学会从容应对。

(二)不断进行医学道德的自我反省

自省即是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和要求进行检验的道德修养方法。经过自省,保留合乎道德的品行,去除不合乎道德的品行,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显然,自省是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这种自省应该是经常的而不是偶尔为之,应该是认真的而不是走过场。孔子提出了许多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如”君子求诸己,而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的社会化使医学道德变得日益复杂,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许多问题会牵涉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在同一个医学道德事实面前可能存在着多种选择而不是唯一的选择,选择一种医学道德行为往往意味着放弃其他的医学道德行为,因此,选择应慎重,并且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这种选择是不是一种最佳选择。

(三)努力做到慎独

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而不做有违于道德之事。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但更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极高的道德境界。在现代社会中,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从客观来讲,社会的进步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个人存在的自由度不断扩大,同时,社会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它会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从主观来讲,人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为此,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慎独要求:第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第二要从小事和细微处入手,不要不拘小节。要知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坚持医学道德实践,身体力行

医学生要在医学道德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医学道德实践,身体力行。道德实践非常重要,它使道德理论转化为现实,因而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同时,在道德实践中,道德理论得到了检验、修正或补充,也推动了道德理论的发展。

五、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

在经过学校或社会医学道德教育与受教育者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对医学道德建设状况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的评价,并通过道德评价反过来促进道德建设。

加强医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质,这一教育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广义上的,指学校的整个教育行为)与学生两方面因素,因而医学道德评估指标包括教育过程评估指标与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两个层面。

(一)对医学道德教育过程的评估

这种评估具体化为三个指标体系:(1)对教材、教案内容的评估,即在每门课的教材及教师的教案中都要有结合本课程特点的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入教材。(2)对教师的医学道德意识与医学道德教学能力的评估。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尤其是对于医学专业课教师,要求他们首先是在主观意识上重视医学道德教育,并能够结合所教课程的具体特点,制订讲授计划,进行相关的医学道德教育,积极探讨医学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并把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与教师的聘任、晋升、评优等结合起来。(3)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结合本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医学道德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如何等等,可采取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二)对医学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估

对医学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估包括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指标体系,即启蒙医学道德意识、掌握医学道德知识、锻炼医学道德思维、提升医学道德修养、践行医学道德实践。这五个层面的指标体系都需要通过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践表现出来。

首先是启蒙医学道德意识。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而疾病是寄存在病人身上的,因而医学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心病人。医学教育首先要启蒙学生的医学道德意识,医学生要具备强烈的医学道德关怀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其次是掌握医学道德知识。医学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的学科群,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医学生应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如医学经济学、医学政治学、医学文化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第三是锻炼医学道德思维。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学道德思维就是把医学道德知识运用到医学科学的学习与医疗实践之中,增强对医学问题与医疗实践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并从医学道德的视角分析医学与医疗问题。第四是提升医学道德修养。”医乃仁术“,医学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医学专业精神的养成与提升。关于医师专业精神,美国和欧洲的医学家在《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等都作了具体要求。第五是践行医学道德实践。

践行医学道德实践是医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落脚点,医学生运用自己的人际沟通(尤其是医患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临床判断与抉择能力等服务于病人,为他们治疗疾病、解除痛苦,使之恢复健康,完成医学的崇高职责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医学道德评价的方法

对医学道德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上述评估指标需要构建起多元的医学道德评估方式,主要有教师的教学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以及社会的综合评估。这三种评估方式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又各有侧重。教师的教学评估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的,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很好地贯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要评估依据,其客观性与可操作性都比较强。学生的自我评估主要是他们在学习了一门课程以后的收获与效果,这既与教师的教学有关,又与学生自身的努力有关,并且这种评价还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社会的综合评价是由患者、家属及社会做出的、对一个医生医疗实践行为的整体评价,其中包括他们在学生阶段所受到的医学人文教育及其实践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在医疗实践中作出的,与前两种评价相比较,它不是即时的,而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

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医学道德建设是为医疗实践服务的,所有对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与方法都要落实到”医疗的人性化“或者”人性化的医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