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12289300000047

第47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院管理道德(2)

1.关于医疗资源配置中经费的承担问题

关于医疗资源配置中经费的承担问题,在不同国家政府、集体和个人承担的方式有所变化。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由政府全部承担。如英国、朝鲜等国普遍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按政府的有关规定,病人就医时除交纳必要的费用(如挂号费或门诊药费等),其他费用均由政府负担。这种经费承担方式对保障广大人民的健康保健权利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上涨问题。第二,由个人或个人所在集体承担,如美国等。在这类国家里卫生服务完全进入市场,医疗机构直接向病人收取费用。这种经费承担方式的好处是病人的费用观念增强,有利于经费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缺点是在个人收入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医疗资源享用上的较大差异,从而破坏人人健康保健权利的平等性。第三,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政府承担社会的或部分个人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项目,其他项目均由个人承担。现在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方式。我国目前也采取这种方式。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基本定位是为全体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体包括:公共卫生计划,防疫和重大疾病的控制;医学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计划生育服务;公共卫生健康;保健营养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公共卫生监督检测;改善居民健康环境等。

2.关于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谓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指医疗资源的配置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而不能仅顾眼前利益,既要照顾本代人的生命健康,也要考虑子孙后代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既要保证可再生医疗资源的持续增长,也要考虑不可再生医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医疗资源,是人类享有的共同财富。

3.关于医疗资源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份额问题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就会影响其他事业的投入,从而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反之卫生经费投入过低,就很难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于是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份额问题,就突出地摆在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

4.关于医疗资源在卫生系统内部的比例份额问题医疗资源在卫生系统内部的分配应处理好如下关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投入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预防与治疗的关系。

目前多数国家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不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同疾病的关系。疾病不同对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不同,在我国应把医疗资源重点用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防治效益高的疾病研究上。

(二)医疗资源的微观配置

微观配置是指由医院和医生(或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在临床诊疗中所作的配置决定。它反映着医疗资源在卫生机构内部的配置比例关系。医疗资源的微观配置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医院床位的配置问题

我国目前平均千人床位数为2.38张,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千人口10张床的指标相差较大。于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了应该把床位优先分给谁的微观分配问题,是以病情的轻重缓急为标准,还是以病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要解决这个矛盾,一是增加医院的床位数量,二是要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住院日均在10天之内,而我国千张床以上城市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却在20天左右。缩短住院日、增加床位利用率是目前解决床位问题的重要一环。

2.贵重、稀有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

贵重、稀有医疗资源由于费用高、数量少,所以受益者只能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谁有权优先享受,其伦理学根据是什么,就成了医疗资源微观配置中值得研究的又一问题。

3.普通医疗资源的采购配置问题

目前我国在医疗资源的采购配置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不正之风的存在,提高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急需我们加以规范。为此,要进一步抓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落实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从而减少药品浪费,节约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医疗资源的宏观配置与微观配置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宏观配置是为一个群体中所有的个人分配而不单指群体中的某一个个体,这与微观配置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医疗资源在进行宏观配置之后还要进行微观配置,而且微观配置是在宏观配置提供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论是在宏观配置还是微观配置过程中,只有解决好配置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医疗资源配置的原则

我国目前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是畸形的。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结构,即把较多的医疗资源配置在基层卫生机构,越处于顶层的卫生机构占用的医疗资源越少。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的配置状况正好相反,呈现了畸形的”倒金字塔“配置现象,高层医疗机构占用了大份额的医疗资源,而最需要医疗资源的基层医疗机构占用的份额最小。这种医疗资源的配置方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医疗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卫生服务的不公平和卫生服务总体质量的下降。因此,要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选择原则,以确保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1.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原则是指医疗资源在配置和使用中,应坚持公正、合理、平等的原则,给予每一个人平等地享受医疗资源的权利。

公平原则是医疗资源配置中公益理论的必然要求。公益理论要求公平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以及解决医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不仅要对个体健康负责,而且对群体的健康负责;不仅要关心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要重视下一代的健康。公平原则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原则总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相对的公平。目前,脱离我国实际,不顾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承认差别,搞绝对公平是行不通的。相反,任意扩大差别,不尊重人们平等地享有健康权利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公平不等于平均,平均主义会严重影响医疗资源的健康发展和合理配置,是必须抛弃的配置倾向。

2.效益原则

所谓效益原则是指医疗资源在配置和使用中,既要追求社会效益也要讲究经济效益,既要讲究公平也要追求效率,保证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使医疗资源的利用出现最高限度的效率增长,减少或杜绝资源浪费。

3.整体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是指医疗资源在配置和使用中要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既要注意维护病人的个体利益、卫生部门自身的利益,同时又要维护和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既要维护局部或区域利益,又要兼顾全局或国家利益,做到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有机统一。处理好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资源配置、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的资源配置、预防与医疗的资源配置、尖端技术与普通技术的资源配置。

4.前瞻原则

所谓前瞻原则是指医疗资源在配置和使用中既要考虑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又要考虑卫生事业的现实服务;既要考虑卫生事业的长远规划,又要考虑卫生事业的近期目标,保证实现医疗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处理好医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四、医疗质量与医院人文管理

(一)医疗质量提高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指出,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医院的人文管理,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此:

一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

二是推进补偿机制改革,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三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制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同时加强监管,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考核。

四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准入、监管等全行业管理职能。研究探索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由其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

五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等权力由政府办医机构或理事会行使。建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

六是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

医疗质量是医院使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下,以最短的疗程、最经济的方法取得最佳的医疗效果。现代医院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从医院的中心任务和特点上看,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诸项管理的核心。医疗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二是良好的医德,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着的。先进的设备是保证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精湛的医术在诊断治疗中起直接决定作用。但是大量事实证明,掌握先进设备和精湛技术的人能否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则取决于他的思想觉悟和医德修养,责任感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医疗效果。

所以医德不仅是医疗质量的思想保证,而且还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