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12288400000038

第38章 之三

“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译文”

所以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的要从内心着手进行游说,内心亲近而表面疏远的要从外表入手游说。所以对内心与表面无所亲近而有所疑惑时,要根据对方的怀疑变换游说之辞,根据他的表现予以肯定,根据他的观点予以总结,根据对方形势予以成就,根据对方缺陷予以权衡,根据对方忧患予以排除。经过揣摩研究施以恐吓,提高到一定高度感动他,稍微引据证实,设符验应证,蒙蔽而阻塞,扰乱而迷惑,这就是计谋。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隐秘,隐秘不如同心相结,结为朋党而亲密没有间隙。循常理不如出其不意,奇谋一出则不可阻止。所以游说君主,一定要陈述奇策;游说臣子,一定要讨论他的切身利益。

“事典”

赵累献计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太子赢荡即位,史称秦武王。秦武王即位之初,对文臣武将说:“父王十七岁即位,在位二十六年,继承并光大了孝公和商君开创的变法图强之业,屡败魏国,控制了黄河天险,奠定了争霸中原的基地;他攻占了巴蜀,吞并了义渠,巩固了后方,使国力大增;用能臣张仪为相,击败了合纵联军,重创楚国,夺取了汉中。我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大国,诸侯无一能与我国抗衡了。寡人荣鹰大位,不能愧对祖先,一定要大展宏图,愿众爱卿竭诚尽忠,全力以赴,共创霸业。”

文臣武将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惟大王之命是听!”这声音十分响亮,久久地在朝堂上回荡。于是,秦国上下齐心,开始整军备战。

秦武王在即位的第三年,觉得实力已足,便对大将甘茂说:“为了打通进军周王城的通道,建立不朽之功,寡人命你率军出发,攻下韩国的宜阳城!”

甘茂说:“孔子的弟子曾参是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一天,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强盗杀了人,人们误以为是曾参杀了人,忙去告诉他母亲说:“曾参杀人了!”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听了这话,她神色自若,并不相信,照旧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对他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母亲听了,仍然继续织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人又来了,对他母亲说:‘曾参杀人了’这回,母亲听了,真的相信了。她吓得走下织机,越墙逃走了。尽管曾参是圣贤之徒,由于三人传讹,母亲终于信以为真了。如今,我的贤德不如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母,国内怀疑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因此,恐怕没等我攻下宜阳,大王就不相信我了。何况宜阳是个大城,兵精粮足,易守难攻。我们千里迢迢去攻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时间一长,难免夜长梦多。”

秦武王听了这话,对甘茂说:“你放心带兵去吧,寡人决不改变对你的信任。”

为了让甘茂放心打仗,秦武王还郑重其事地和甘茂订了盟约,以示说到做到。因为这盟约是在一个叫息壤的地方订的,所以称为“息壤之盟”。随后,甘茂率军出发了。

甘茂到了宜阳城下,对宜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但攻了五个多月,仍未能攻下宜阳。士兵一批批地倒在城下,活着的都丧失了斗志。尽管甘茂一连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士兵也不肯上前攻城了。

这时,秦国内部亲韩的大臣和一些宗室长辈纷纷站出来,劝秦武王罢兵休战,秦武王动摇了。他派出特使,召甘茂罢兵回国。甘茂对使者说:“我与大王有‘意镶之盟’,难道大王忘了吗?”

使者回报,秦武王猛醒道:“我一时糊涂,几乎误了东进大计。”说罢,立即派大军支援甘茂。

东周君闻讯,问大臣赵累说:“秦王倾全国之兵攻打宜阳,你看这一仗的结果将会如何?”

赵累回答说:“依臣之见,宜阳城迟早会被攻破的。”

东周君露出怀疑的表情说:“不会吧?宜阳方圆八里,过了城高池深,城内有精兵十万,储藏的粮食可吃数年,城外还有韩国宰相公仲朋的二十万大军以及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援军,和城内互为掎角之势,我想秦军不会取得什么战绩的。”

赵累解释说:“事情是这样的:甘茂并非秦国人,如果攻下宜阳,他在秦国就会像周公姬旦那样一步登天;如果败下阵来,他在秦国就无法立足了。因此,他会拼命的。再说,秦王不顾多数大臣和宗室长辈的反对,毅然坚持攻打宜阳,如果攻不下来,他会感到羞耻的。因此,他也会全力以赴地支援甘茂的,这样,宜阳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

东周君听了,点了点头说:“你说得有道理,看来宜阳旦夕可下了。”

过了一会儿,东周君又问赵累说:“你为寡人出个主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赵累回答说:“主公可派一名使者对楚将景翠说:‘将军在楚国爵位最高,官衔最大。这一仗你即使打胜,也不能加官晋爵了。但如果打败,你就犯死罪了。因此,为将军打算。不如养兵蓄锐,坐山观虎斗,等秦军攻下宜阳、筋疲力尽之时,你再出兵。到那时,秦军怕你乘他们疲惫时攻击他们,必会向你献地的。韩相公仲朋见你出兵,也会向你献宝的。”

东周君一听,心中大喜,忙派出一名使者去见楚将景翠。景翠听取了东周君的建议,对使者说:“请回去代我谢谢东周君,感谢他为我指点迷津,令我茅塞顿开。”说罢,使传下将令,按兵不动了。

不久,秦军攻克宜阳。楚将景翠闻讯,立即下令进军。这时,秦军久战之后,早已筋疲力尽,无力再战了,连忙向楚军求和。

韩相公仲朋见景翠出兵击秦,也向景翠献上重宝。

景翠从秦国得到城池,从韩国得到宝物,全胜而归,保住了自己的爵位和官衔,心中极为感激东周君为他出谋划策。他哪里知道,这是赵累向东周君进献的计策啊!

冯且巧除奸臣

有一天,东周君正在朝中理事,大臣进来报告说:“主公。西周大夫宫他求见。”

东周君一愣,问道:“他来做什么?”

大臣回答说:“他是特地从西周跑来投奔主公的。”

东周君一听,喜上眉梢,说道:“快让他进来!”

宫他走上大殿,见了东周君,行了大礼。参拜已毕,东周君赐坐。东周君问道:“大夫来投寡人,有何见教啊?”

宫他回答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听说主公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外臣宫他特来投效。”

东周君说:“大夫来投,实是寡人之幸。”他将宫他留下,委以重任。

此后,宫他将他所知道的西周一切内情都告诉了东周君。

西周君听说宫他外逃,勃然大怒道:“反了!反了!这如何是好!”

他正在暴跳如雷时,大臣冯且上前说:“主公息怒,微臣能杀宫他。”

西周君问道:“他已逃入东周,你有何计杀他?”

冯且说:“主公,请给微臣三十镒金,微臣自有办法,如不能杀宫他,微臣愿提头来见!”

西周君犹豫了一下,心想:冯且一向足智多谋,既然以脑袋担保,必有良策。于是,他命人取来三十镒金,交给了冯且。

冯且回到家中,修书一封,命人带着三十镒金和这封信到东周去,嘱咐说:“你带着信和三十镒金,到东周去交给宫他。路上要小心,不要走得太急,免得引起别人注意。”

送信的人走后,冯且又找来一个家人,吩咐他说:“你立即动身到东周去,告诉东周的侦探说:‘今晚有西周的奸细入境。’一路小心,动作要快。”家人领命而去。

这天夜里,东周的侦探将三十镒金和那封信截获,呈给东周君。

东周君展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速告宫他:事情如果能够办成,就努力办成它;如果不能办成,就赶紧逃回来,免得机密泄露,白白送了性命。”

东周君看罢,拍案大怒。天明后,东周君命人将宫他推出去斩首了。

诸葛亮草船借箭

中华民族一向以足智多谋著称于世,其中有位最受称道的人物———诸葛亮。在民众口传中,他简直是智慧的化身、智者的代名词。提起诸葛亮的智慧,最可称道的是他的“草船借箭”。

那是三国初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进袭江东,想一举灭吴,那么刘备等弱小军阀便不在话下,很快就会剿灭,统一全国。诸葛亮分析了形势,必须帮助东吴,保住东吴,以牵制曹操,刘氏集团才不会被灭掉,于是他力主孙刘联合抗曹,便到东吴去游说。经过舌战群儒,驳倒张昭等“降曹派”言论,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后,与东吴都督周瑜共定败曹大计时,两人在手中同写了一个“火”字。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气量狭小的周瑜容不得别人比他强,因此嫉妒诸葛亮,想借机除掉他。

这一天,周瑜会集大将,并请来诸葛亮共议实战措施。两人都认为江上作战,需多置弓箭。周瑜便说:“如今军中正缺箭用,想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不知可以否?”诸葛亮已明白周瑜要干什么,但为了抗曹大局,他还是答道:“都督委派,我当效力。不知这十万支箭何时用?”周瑜说:“十天怎样?”诸葛亮说:“大战在即,十天太晚了,三天就可造好。”周瑜一见诸葛亮上钩,大喜过望,紧盯一步,说:“军中无戏言。”诸葛亮正色道“愿立军令状。三日造不出,杀罚随都督。”周瑜十分高兴,忙取来笔墨,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暗中吩咐在原料供应上做文章,让匠人拖延时间,单等三日后惩治诸葛亮。

东吴谋士鲁肃怕就此破裂了孙刘联盟,十分着急,便去诸葛亮处探听虚实。哪知诸葛亮满不在乎,悠然自得。鲁肃问计,诸葛亮别的没说,只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只大船,每船三十名军士,船上用青布作幔,再扎上千余个草人,布在船两边,并准备进军鼓号。且叮嘱鲁肃,万万不可让周瑜知道,鲁肃不解其用,但却认真做了准备,也未告知周瑜。第一日没有行动,第二日没有行动,第三日鲁肃沉不住气了,正要前去询问。晚上四更时分,诸葛亮派人来请鲁肃去取箭。鲁肃蒙在鼓里,随诸葛亮来到江边。诸葛亮指挥二十只大船,用绳索连在一起,向江北进发。鲁肃见这么几个人去冲曹营,吓得不得了,问诸葛亮干什么?诸葛亮笑而不答。到了江上,大雾弥漫,对面不见人。诸葛亮令人准备了酒菜,与鲁肃小酌。鲁肃心里跳个不停,哪里品得出酒味!五更时分,船近曹军,诸葛亮命船只一字儿摆开,贴进曹军城,然后擂鼓呐喊。鲁肃吓得面如土色,制止不住。

曹军听到呐喊,飞报曹操。曹操见大雾甚重,怕有埋伏,便不让军士出击,只令手下人放箭射去,阻挡敌军进攻。又命从军营调弓箭手来支援,共集合了万余名弓箭手,放起箭来,箭如雨注般飞向诸葛亮的船只,不一会儿便把一面射成了“刺猬”。诸葛亮又令船队调过头来,让另一面靠近曹军水城,加劲擂鼓呐喊。曹军弓箭手见状,又忙射箭,把这一面儿也射满了。诸葛亮便令军士拔锚开船,高喊:“谢曹丞相送箭!谢丞相送箭!”直把曹操气得吹胡子瞪眼,懊悔不及。

来到东吴水城,天色大亮,诸葛亮便向周瑜交差。周瑜自叹智慧不及诸葛亮。

司马昭用计

公元257年3月,掌握了魏国大权的司马昭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对曹氏一族严格控制,引起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的不满,举兵反叛。司马昭得知后异常愤怒,立即率领大军前往镇压,将其围困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东吴主孙权获悉后对诸葛诞表示同情和支持,派出大将文钦、全怿、朱异和孙啉等率兵七万前去救援。东吴援军一到寿春立即破围入城,与诸葛诞合兵坚守。但是,朱异和孙啉两部未入城就被魏军击败,孙权闻讯大惊。司马昭为了彻底消灭被困在城中的诸葛诞、文钦等敌军,决定等待时机,同时使用反间计,促使敌内部发生兵变,然后,配以军事攻击,一举歼灭。

11月,诸葛诞的亲兵蒋班、焦彝二将上书主张对魏作战宜速战速决,不宜久拖不战,和东吴大将文钦的主张发生了矛盾,双方争执不休。诸葛诞一时性急,训斥说:“大敌当前,若再争吵不休,格杀勿论!”蒋班、焦彝听了非常害怕。到了晚上,蒋说:“咱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焦连连点头说:“对对!”于是,二人趁夜深人静,化装出城神不知鬼不觉投降了魏军。东吴大将全怿家住建业(江苏南京),他的侄儿全辉、全仪因和家人吵架,带着他们的母亲及部分家兵跑到魏营,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未费一兵一卒,连获众多将兵,喜不自禁。于是,他采用钟会的计谋以全辉等人的名义,写了一封密函,派人偷偷混进城送给了全怿。信中说:“主公孙权责怪你们没有攻破寿春救出诸葛将军,坏了他的大事而震怒,要将咱们全家斩草除根,望你当机立断,想个两全其美之策,救救我们!”全怿看完信又气又怕,左右为难。这时,他听说诸葛诞的两员亲将已不知去向,对这件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他想此处不可久留,还是明哲把最好的饭菜端走了。然后,换上一份粗劣的饭菜给使臣吃。结果,使者十分生气,回去就向项羽一一禀报,项羽开始对范增起了疑心。恰巧,范增来劝说项羽要抓紧时间攻打荥阳,否则,夜长梦多,恐有不测。项羽很不耐烦,骂他用心不良,范增又伤心又愤怒,说:“天下大局已定,非汉王莫属,你走着瞧吧,我告老还乡了!”当晚收拾行囊,含恨离去。在路上,他疽发而死。亚父范增一死,楚军人人悲泣,军心动摇,都无心围攻荥阳城了。刘邦一见时机到了,率军冲杀出城,重整旗鼓,伺机再起。汉军由弱变强,由劣势变为优势,最后,彻底打败了西楚霸王。

虎牢之战

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十万大军进攻东都,唐军很快打到了洛阳。隋将王世充势穷力竭,向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求援。窦建德认为“郑亡则夏不能独立”(王世充自称是郑王,窦建德自称是夏王),亲自率十余万大军来救,连克荥阳、郑州等地,气势汹汹。秦王李世民便决定留下弟弟李元吉继续围攻洛阳,自己亲率精兵四千人,迅速占据虎牢关,阻挡住夏军的西进。夏军驻留几个月之久,几经作战均失利,军心浮动,都希望撤回去。这时唐军轻骑截抄了夏军运粮的部队,抓获窦建德手下的大将张青特。窦建德的谋臣凌敬献计说:“你应当率军渡过黄河,攻占怀州、河阳(今河南省境内),派得力大将把守,整肃军队,鸣鼓建旗,越过太行山,进入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境内),沿着汾水、晋水奔向潇(黄河渡口)。只要进入无人阻挡的地方,取胜定有万全把握。一为开拓地盘,收服民众,增强自己的势力。二是威势震动关中一带,洛阳王世充之围自行解除。现在我们所能采取的策略,没有比这更好的了。”窦建德本想听从凌敬的建议,但洛阳告急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一个个整天哭泣请求他赶快去救洛阳之围。这些使者害怕窦军渡过黄河,不管他们,就暗地里用金银珠宝贿赂窦军将领,让他们反对凌敬计策的实行。那些接受贿赂的将领说:“凌敬不过是个文人,他懂得什么军事谋略,不可从其言。”窦也没了主意,拒绝凌敬的劝告,说:“现在士气正盛,这是上天助我,趁此时机与唐军一决雄雌,定能获胜!”凌敬反对这种打法,仍然坚持己见。窦勃然大怒,下令把凌敬拉出去砍了。

秦王李世民派出的情报人员将此情形如实汇报,说:“窦建德准备等唐军牧草用尽而放马到河北吃草的时候,率军袭击虎牢。”李世民决定将计就计,率军北渡黄河,抵广武(今山西省境内)以南,留下一千多匹战马,在河边放牧吃草,引诱窦军出战。晚上,悄悄率军返回虎牢。窦建德果然中计,引全部人马攻打虎牢,到牛口(今山西省汜水县)摆开战阵,敲着战鼓前进。李世民带领几名骑兵登上高丘查看敌我形势,对左右将领说:“窦建德自从山东起兵以来还没有遇到过强大的敌手,他的军队经过险阻之地而鸣鼓喧嚣,这是纪律不严明。他逼近城下列阵,是轻敌之举。我军按兵不动,他们的勇气自然衰落,列阵时间一长,将士饥渴,势必自行退却。那时,我们去追击,定会打败他们。中午一过,我们就出击!”的确,窦建德不会打仗,还很轻视唐军,只派三百骑兵攻占汜水,距唐军营寨一里的地方才停止前进。李世民派出的情报人员汇报说:“请秦王挑选几百精锐士兵参加战斗。”李世民派部将王君廓率领两百名手持长槊的士兵应战,两军交战,胜负不分。

这时,隋将王琬骑着炀帝的战马,身穿鲜亮的战袍出阵夸耀挑战。李世民见了,脱口而出:“好一匹良马!”尉迟敬德请求去夺马,李世民不许,说:“我怎能为了一匹好马而让猛士去冒险!”敬德不听,和高甑生、梁建方一起挺枪出阵,三人直冲敌营,活捉王琬,夺得了宝马。隋兵眼睁睁看着他们三人横冲直撞,竟无一人敢去阻拦。世民见夺了好马,十分高兴,派人召回放牧在河北岸的战马,与敌军交战。窦建德摆出战阵,可是一上午也没有寻到有利战机,到了中午,士兵饥渴疲劳,坐在地上争着抢水喝,士气开始低落。李世民见时机到了,立即命令大将宇文士率五千骑兵出击,告诫说:“如果敌军不动,就想办法引诱敌人出动。如果敌军出动,你们就引兵向东。”结果这一仗,唐军又赢了。第二天,窦建德像往常一样上朝,群臣纷纷来朝拜。唐军骑兵突然杀来,大臣们吓得乱跑,窦忙命骑兵抵抗唐军,但道路被人群堵塞,骑兵不能通过。窦军在仓促中应战,有一部分退至后山坡,恰巧李世民的骑兵迎面奔来,所向无敌。只见淮阳人王道玄冲锋陷阵,几进几出,飞箭射在他的战马上就像刺猬的箭刺一样密集,而他毫不畏惧,弯弓射箭、百发百中,敌人一个个应箭而倒。李世民看了心花怒放,把自己的副马让给他骑,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双方主力展开大战,尘土弥天蔽日,难分难解。唐将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起旌旗,迅速突进窦军战阵中,秦叔宝立刻扬起唐军大旗。窦军看见战阵中飘扬的是唐军大旗,兵心立刻大乱,溃不成军,逃的逃,死的死。唐军勇猛追击三十里远,杀敌两千多人。虎牢之战,唐军彻底击败窦建德,在牛口将其活捉。当众人把捆绑着的窦建德押解进帐时,李世民怒斥说:“我们讨伐王世充,与你何干?你越境来干扰我军行动,撞到了我的枪尖上,是你自找活该倒霉!”

此役,唐军总共俘敌五万人,李世民当天就把他们释放了。而王世充失去外援,粮草断绝,不得不自缚投降,李世民“一举两得”,很快就夺取了中原大片土地。

聂政刺韩傀

韩傀出任韩相国的时候,严遂正受到韩哀侯重用,两个人互相忌恨。严遂坚持正确意见,直言指斥韩傀,并揭发了韩傀的错误。韩傀因为这件事在朝堂上呵斥严遂,严遂拔出佩剑就扑了上去,经人相救才隔开了他们。

严遂害怕被韩傀所杀,就逃出韩国,云游天下,寻求可以替他向韩傀复仇的人。

他到了齐国,齐国有人对他说魏国轵县深井里有个名叫聂政的是个勇士,也是因为躲避仇人来到齐国,隐蔽在屠狗杀猪的人中间。严遂就私下里开始结交聂政,全心全意地尊崇他。

过了一段时间,聂政问他:“您想让我替您干什么呢?”

严遂说:“我和您打交道的时间还很短,对您的情分至今仍然很微薄,怎么能请求您为我做事呢?”于是,严遂就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献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的母亲祝寿。

聂政见礼物如此丰厚吃了一惊,越发觉得严遂厚待自己是别有用心,所以坚决推辞严遂的礼物。但是严遂却非送不可,聂政只好辞谢说:“我家里有老母亲,家境贫寒。游荡他乡,混迹于屠狗杀猪的人中间,只是想能每天为母亲供奉一份可口的饭菜。只要母亲够吃了,就不容我再接受您的恩赐了。”

严仲子就避开其他人,对聂政说:“我因为有仇人,所以逃亡出来,周游的国家已经多了。只有到齐国,才听人说您是一个非常侠义的人。之所以冒昧地献上百金,不过是为老夫人奉上伙食费用而已,借机会结交您这个侠士,怎么敢有求于您呢?”

聂政说:“我之所以抑制志向,辱没身份而混迹于市井之中,只是想能够奉养老母,所以只要老母在世,我就不能以身许人。”

严仲子极力相劝,可聂政最终没有接受他的礼物,严仲子只好在尽了宾主之礼后离去。

过了很长时间,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完毕后聂政就脱掉了丧服。他慨叹说:“啊呀!我聂政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靠屠宰为生。可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大臣,他不远千里,屈尊驾车专门来交结我,我对待他的情分是很不够的,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可与之相对应。严仲子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但光是这一点就说明他是非常赏识我的。像这样贤明的人因为愤慨他人的怨仇,来亲近信任我们这些贫寒百姓,我又怎么能置之不理呢?何况他早些时候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亲才没答应,母亲现在已寿终正寝,我就要去报效赏识我的人了。”于是,稍事准备后就上路了。

西行到了卫国。在卫都濮阳,聂政见到严仲子,对他说:“先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老母尚且在世,如今老母不幸仙逝,我可以答应您了。您想报复的仇人到底是谁呢?”

严仲子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我的仇人就是韩相韩傀,他又是韩国国君的叔父。他的宗族非常庞大,又经常有兵士守卫,因此我几次派人去刺杀他,都没有成功。现在您能不舍弃我,我会为您多准备车马和随行壮士的,以便能作为您的助手。”

聂政说:“韩国与卫国之间相距不远,现在要去刺杀韩相国,而且相国又与国君是亲戚,这就决定了这一行动不能让过多的人参与。人多了就无法保证没有人被生擒,一旦有人被捉就会泄露机密,如若泄密,韩国肯定会尽全力寻您复仇,这不是很危险吗?”于是谢绝了严遂准备的车马和随从,辞别严遂,一个人佩着剑前往韩国。

韩国正好在东孟参与盟会,韩王和相国都在这里,手持兵器护卫国君的武士很多。聂政一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慌忙躲避,抱住了韩哀侯,聂政又用剑刺击,连同哀侯一起杀死。

一时间,左右大乱。聂政高声呼喊,一连杀死了几十个人,然后自己刮去脸皮,挖出眼睛,剖腹自杀,肠子都流了出来,很快就死了。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陈放在街市上,悬赏一千镒黄金求人辨认他。过了很长时间,仍然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聂政的姐姐听说这事,说:“我的弟弟很有才干,我不能够因为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埋没弟弟的声名,这不是我弟弟的愿望。”于是去了韩国。

她看了看尸体说:“真正的勇士呵!你的气概十分壮烈,确实超过了孟贲、夏育、成荆等古代的勇士,可现在死了人们还不知你是谁,父母亲已经去世,又没有其他兄弟,你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不连累我。因为苟且偷生不宣扬弟弟名声的事情,我不忍心干。”于是抱着尸体痛哭,说:“这个人是我弟弟,轵县深井里人聂政呀!”说完,也在尸体旁自杀而死。

赵、魏、韩、楚、齐、卫等国的人听到这件事,都说:

“不光是聂政贤能,就是他姐姐,也是一个贞烈的女子呀!”聂政之所以能名扬千古,就是因为他的姐姐不畏惧被处以极刑,替他声张名声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