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12254600000003

第3章 小麦优质品种的选择(1)

§§§第一节普通小麦的品种选择

在小麦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品种生态型是品种选择利用的重要依据,而品种生态型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在品种利用上必须保证品种生态型与当地的气候生态条件相适应,才能使小麦的基本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正常实现。品种生态型也是确定种植制度、合理的栽培技术以及引种用种的重要依据。因此,小麦品种的选用与品种生态型和种植区划有密切的关系。

一、小麦的生态类型品种

小麦品种的生态类型一般是以品种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反应特性为主要依据,结合品种的抗逆性、生理特性、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等进行分类。在诸多生态因子中,温度和光照因子是对小麦生育进程起决定作用的气候生态因子。小麦完成生活周期对温度反应的不同表现出冬、春性特性。根据小麦品种春化发育阶段对低温敏感性的不同,可将小麦划分为3大类型。

1.春性品种

北方春播品种在5~20摄氏度、秋播地区品种在0~12摄氏度12天可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在春天播种能正常抽穗结实。如辽春17号、宁春33、扬麦5号、扬麦158、徐州21、偃展4110、豫麦70、豫麦34和郑麦9023等。

2.半冬性品种

在0~7益的条件下,经过15~35天,即可通

过春化阶段。未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或延迟抽穗,抽穗极不整齐。如周麦9号、晋麦45、冀麦5418、宝丰7228、豫麦54、百农矮抗58、豫麦41、豫麦49、周麦16、周麦18、新麦9号、新麦9408、高优503、藁麦8901和济麦20等。

3.冬性品种

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在0~3条件下,经过30天以上才能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如京841、京冬1号、京冬6号、农大146和矮丰3号等。

小麦在完成春化阶段后,在适宜条件下进入光照阶段,这一阶段对光照时间的长短反应特别敏感。小麦是长日照作物,一些小麦品种如果每日只给8小时光照,则不能抽穗结实,给以较长时间光照,则抽穗期提前。根据小麦对光照阶段的反应,可分为3大类型。

1.反应迟钝型

在每日8~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经16天以上就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不因日照长短而有明显差异。

2.反应中等型

在每日8小时的光照条件下,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但在每日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需经24天以上才可通过光照阶段。

3.反应敏感型

在每日8~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不能通过光照阶段,每日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正常抽穗。

温度对小麦的光反应也有较大的影响。据研究,4以下时光照阶段不能进行,20左右为最适温度。因此,有的冬小麦品种冬前可以完成春化阶段发育,但当气温低于4时,便不能进入光照阶段。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新陈代谢作用明显加强,抗寒力降低。

所以,掌握小麦温光反应特性,有利于防止冬小麦遭受冻害。以上对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划分,在目前生产中仍然是适用的,随着世界范围内品种的交流,小麦品种的遗传基因不断丰富,生态类型日趋多样化,各类型小麦的冬春性有强弱不同。在小麦生产上,品种生态型划分得越细,各地适宜的品种类型就越具体,对当地品种利用的指导性就越强。

二、小麦的种植区域及主要品种

根据我国地理环境、种植制度和品种特性及播期特性,可将全国小麦分为3大分布区域,即春播区、秋播区及秋冬播区。冬性小麦品种主要种植在北方冬麦区,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淮平原冬麦区,春性小麦品种主要分布于北方春麦区和钱塘江以南冬麦区。小麦温光特性的分布呈“冬性中心式冶向春性扩散过渡的现象,即以秋播麦区中的黄淮早熟冬麦区,向南冬性逐渐减弱,由冬性寅弱冬性寅春性;向北为冬性寅强冬性寅春性寅强春性。由于自然温光受纬度、海拔、地形变化的影响,所以品种温光类型的分布也具有区域间、区域内相互交叉分布的特点,特别是在区域间的过渡带更为明显。如强春性与春性品种,在同一区可能交叉分布,冬性与强冬性品种在同区也可能交叉分布。具体来讲,全国小麦种植区域可划分为3个主区、10个亚区和29个副区。

1.春(播)麦主区

本区包括东北各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全部或大部,以及河北、山西及陕西各省的北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寒冷、干旱或高原地带,冬季严寒,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及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0益左右及-30左右,秋播小麦均不能安全越冬,因此种植春小麦。全区依据降水量、温度及地势差异划分为下列3个亚区。

(1)东北春(播)麦亚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大连、营口两市和锦州市个别县以外的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和哲里木三个盟以及赤峰市。全区地势东、西、北部较高,中、南部属东北平原,地势平缓。通常海拔200米左右,山地最高1000米上下。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地面辽阔,适于机械化作业。全区气候南北跨越寒温和中温两个气候带,温度由北向南递增,差异较大。最冷月平均气温北部漠河为-30.7,中部哈尔滨为-19,南部锦州为-8.8,是我国气温最低的一个麦区。

本区无霜期最长达160余天,最少仅90天,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1600~3500,无霜期偏短且热量不足是本区的一个主要特点。

年降水量通常在600毫米,小麦生育期主要麦区降水可达300毫米左右,为我国春麦区降水最多的地区。但地区间及年际间分布不均,沿松花江东部地区多而西部少,6月、7月及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致使部分地区小麦播种时雨多受涝。受热量资源不足的影响,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适播期为4月中旬,成熟期在7月20日前后,适宜的小麦品种类型为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灌浆期短,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分蘖力和耐寒性较强,前期耐旱,后期耐湿,籽粒红皮,休眠期中等。本区又可分为北部高寒副区、东部湿润副区和西部干旱副区。

北部高寒副区。该副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麦区,全副区属寒温带,气温偏低,冬季严寒漫长,无霜期100天左右,春旱、夏涝、病害和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生产上应选用前期耐旱,后期耐湿、耐肥、抗倒伏、不早衰及抗病的中早熟品种。

东部湿润副区。该副区属于中温带,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是主要集中的产麦区,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均高于相邻的两个副区。土壤瘠薄、后期雨涝、赤霉病、根腐病和叶枯病等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生产上应选用耐瘠、耐湿,抗多种病害、抗倒伏,不易落粒和不易穗发芽的品种。

西部干旱副区。该副区西靠大兴安岭,中为松嫩平原及松辽平原,南为丘陵或高原,属中温带。雨量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少,风沙多,苗期干旱,中后期多雨高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

生产上应选用苗期抗旱,后期耐湿、耐高温,抗病早熟,种子休眠期长,抗穗发芽和高产性好的品种。

(2)北部春(播)麦亚区

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包括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北部地区。该区地势起伏缓和,海拔通常700~1500米,全区日照充足,年日照2700~3200小时,是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该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降水量一般低于400毫米,不少地区在250毫米以下,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属半干旱及干旱区。寒冷少雨、气候干燥、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小麦播种期从东南向西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从2月中旬开始逐渐推迟到4月中旬,成熟期由6月中旬延至8月下旬。全区受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危害,青枯早衰,以及灌区的土壤盐渍化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选用抗旱优质品种,实行抗旱播种,轮作休闲,注意保墒,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开发水源,节水灌溉,防止干热风及不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本区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主要措施。依据降水量的差异,本区又分为北部高原干旱副区和南部丘陵平原半干旱副区。

北部高原干旱副区。该副区包括从内蒙古东部锡盟起,经乌盟,西至巴盟全部,以内蒙古高原主体。海拔1000~1500米,最高达2000米。年降水量142~412毫米,小麦生育期内降水量只有61~160毫米。气候冷凉、干燥多风,风蚀沙化严重,尤其是后期干热风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生产上应选用抗旱、分蘖力强、早熟、抗倒伏、后期抗干热风、不易落粒、不易穗发芽的丰产稳产品种。

南部丘陵平原半干旱副区。该副区是指除北部高原干旱副区以外的北部春(播)麦亚区的全境,全区由高原、丘陵、平原、滩地以及盆地组成,是我国春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全境海拔1000~1500米,年降水量由250毫米向400毫米变化,即由干旱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110~270毫米,多数地区220毫米左右。生产上应选用耐旱、耐瘠、苗期生长发育慢、对光照反应敏感、丰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

(3)西北春(播)麦亚区

本区地处黄河上游三大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叉地带,包括青海省的东部、甘肃省的大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中温带,地处内陆,大陆气候强烈,主要由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组成,海拔1000~2000米,多数为1500米左右,全亚区自东向西温度递增,降水量递减。最冷月平均气温为-9,降水量常年不足300毫米,最少年仅几十毫米。

由于全区主要麦田分布在祁连山麓和有黄河过境的平川地带,小麦生长主要靠黄河河水及祁连山雪水灌溉,辅之以光能资源丰富,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等有利条件,成为我国春小麦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全亚区逸10年积温为2840~3600,无霜期118~236天,生育期短,热量不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适宜的小麦品种类型为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120~130天,穗大、茎长、耐寒性强,种子休眠期长。春小麦通常在3月上旬至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收获。全亚区依据主要生态特点又分为银宁灌溉副区、陇西丘陵副区、河西走廊副区和荒漠干旱副区。

各个副区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是:银宁灌溉副区宜选用抗锈病(主要是条锈病)、较早熟和丰产稳产品种;陇西丘陵副区应选用抗旱、耐瘠、丰产、抗锈病品种;河西走廊副区则应选用抗干旱、抗风沙、耐水肥、抗倒伏的中早熟高产品种;荒漠干旱副区应选用耐寒、抗病虫、抗倒伏、不易穗发芽和早熟丰产的品种。

2.冬(秋播)麦主区

冬(秋播)麦主区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分布范围广,北起长城以南,西自岷山、大雪山以东。由于分别处在暖温带及北、中、南亚热带,致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主要受温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以秦岭为界,其北为北方冬(秋播)麦区,以南则属南方冬(秋播)麦区。北方冬麦区为我国主要麦区,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大部,甘肃省东部和南部及苏北、皖北。除沿海地区外,均属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10.7~-0.7,极端最低气温-30~-13.2。全年降水量在440~980毫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50~340毫米,多数地区在200毫米左右。全区以冬小麦为主要种植作物,其他还有玉米、谷子、豆类和棉花等作物。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两熟,北部地区有两年三熟,旱地有一年一熟。依地势、温度、降水和栽培特点等不同,可分为5个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