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文教育读本
12254300000020

第20章 学学谦辞敬语,变得彬彬有礼(12)

父亲,在孩子心中是完美的,是伟岸的,是神奇的。父亲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东西,总会告诉我们要勇敢向前,别怕跌倒。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点,父亲都会用顽强的意志告诉我们:有一种奇迹,叫父亲。

奇迹的名字叫母亲

这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一个真实故事。高雄一位37岁的妇女,借助人工受孕将实现做母亲的心愿。

可是就在怀孕到39周时,一场突发的大火宣告了不幸的降临。当她被救出火场送往附近的高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时,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周身都被烧焦。然而让医护人员感到惊异的是——她的身体呈曲弓状,双手紧紧护住隆起的腹部,状似保护腹中的胎儿。医生扳开她焦黑的尸体后,赫然发现她的肚皮依然完好白皙。

此时她已死去半个多小时,但她腹中的胎儿却还有心跳。于是她很快被转到妇产科。医生立即为她施行体外按摩,帮助胎儿的脐带血液流动,并马上进行剖腹产。约半个小时后,胎儿终于出来了,竟然是个健康白胖、安然无恙的男孩。

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母亲!

感恩悟语:

我们清楚的看到: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人都难以相信的奇迹,很多人都无法解释的奇迹。尽管我们无法阐述出这奇迹产生的理由,但是我们却可以知道,因为有母亲,因为有母爱,我们才能够看得见奇迹。所以,我想奇迹的另一个名字一定叫做——母亲。

灵寿农民工割皮救女

为省钱放弃全身麻醉

这件事情发生在河北石家庄的灵寿县。

2011年8月16日,石家庄灵寿县一个农家院,养鸡农妇刘艳花计划烧热炉子给雏鸡取暖,没料想炉腔里的玉米秸秆和塑料袋瞬间燃烧,蹦出一团火焰,燃着塑料墙体和棉被。火势迅速蔓延,将在一旁玩耍的然然整个裹挟。

然然体表60%烧伤,其中40%的面积被三度烧伤,属于极危重级别,当天就被送入重症病房。主治大夫告诉杜金辉,然然10%-12%的皮肤需要植皮,亲人的匹配度更高。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父亲二话没说,“割我的!”

这个家庭很不富裕。为了节省自己大约千元的植皮费用,杜金辉选择局麻替代全麻,在换药室进行手术时,杜金辉说:要不要多取点?对我女儿好。

一百多针的取皮是痛了再痛。看着临床熟睡的女儿,杜金辉眼泪掉了下来,他心疼女儿:然然得多痛?他把自己右下肢一半的皮肤植给了女儿然然。

医院方面已经把床费、医生诊疗费、护士护理费全部免除,可剩下十几万的医治费用还是让杜金辉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但,杜金辉有一点很肯定:卖地卖房也要给女儿治病,在给女儿的药上“一分也不能省”。

感恩悟语:

人常说,母爱是天下第一大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父爱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掩埋在母爱的光环之下,割肝救女、割皮救女,一位位伟大的父亲用最沉默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于孩子的爱,无声、无形,却掷地有声。

0.018秒的母爱

2005年9月5日,陈静送女儿李纯去学校。

从家里走到学校需要经过一道铁路,铁轨上静静地停着一列货车,很长,庞然大物一般,正好挡住李纯上学的路。如果想绕过火车,估计得往前走上十来分钟。

李纯决定从火车下穿过去,她笑着对母亲挥了挥手,说着“妈妈再见”就朝火车跑去。她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着母亲,所以她是将腿和身子先伸到火车下方的。就在那一刻,火车轰隆隆启动了……她还没有完全钻进去,火车车轮眼看就要从女孩的胸部碾过。

陈静正站在离女儿几米远的地方。她没有时间思考,用离弦的箭一样的速度冲向了火车下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女儿。一把拽起女儿小小的身体,两个人都冲到了火车底下,用身体将女儿压在身下。火车走远了,女儿的生命保住了,然而女儿来不及缩到车厢底下的右手却被车轮辗过。

陈静站起身,一把将女儿背到背上,一手抬起女儿的断手,迈开步子就往铁路桥下冲。

她走了几步才发现自己的姿势不对劲,然后身体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原来她的脚已经骨折了。尽可能以最大面积着地,这样女儿就可以摔倒在她的身上,而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断手一直指向天空,她怕弄脏了它。

陈静母女俩被送到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陈静背部大面积严重擦伤,脚也骨折了,但是没有生命危险。女儿李纯除了腕部碾断外,全身几乎没有伤痕……2005年6月14日,22岁的牙买加选手阿萨法·鲍威尔创造了百米9秒77的新世界纪录,当时他的起跑反应达到了惊人的0.15秒。

2005年9月5日,中国武汉一处铁路旁,一个平凡女子只用一刹那的时间便完成了起跑、冲刺的全过程。

一刹那有多久?科学家经过精确计算表明,一刹那等于0.018秒。

这位平凡女子的名字也许不会被人记住。然而,她的另一个名字必将永远被人们牢记——母亲。

感恩悟语:

“妈妈”是无私,伟大的代称,是辛劳、和蔼、不求回报的总称,更是我们身体、灵魂的依靠啊!

汶川地震中最感人的父亲母亲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地震袭来时,父母亲用怀抱为孩子搭起最伟大的庇护所。父母亲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那是一种宁愿为孩子疯、宁愿为孩子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血脉灵魂里的爱!

(一)用身体庇护孩子的母亲

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这是救援人员见到的一位已经去世的母亲的画面。

确认死亡后,救援队伍准备离开,去另一处废墟进行救援。可是,刚才那位动作诡异的母亲一直在救援队长的心头萦绕:她为何保持这样一种姿势?

当队伍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二)血肉之躯构筑“生命的围墙”

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宋欣宜,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却超越了本能。

(三)母亲挺身护女双双遇难

在陈家坝一个山坡下面的一间店铺里,店铺的一面墙整个垮塌下来,将一对母女压在了最底下。由于水泥板太过沉重,救援战士们用十字镐一点点将水泥凿开,只为保存遗体的完整。当遗体终于被拖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了:那是一位不到40岁的妇女,怀中紧紧搂着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由于抱得太紧,战士们无论怎样都不能将两人分开,最后只得合葬到一起。”母亲是面朝下倒地的,看她的姿势,是在墙塌下来的最后一刻,用身体保护着小姑娘。”一位战士告诉记者,当埋葬这两具遗体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极为悲伤。

(四)背着儿子尸体回家的父亲

这是一个身材瘦小的父亲。身上背着的,是他17岁的儿子。儿子身材明显要比背他的父亲高大,两条腿不时拖在地面上。头上裹一块薄毯,看不清脸,身上穿着一套干净的白色校服。

他叫程林祥,家在离映秀镇大约25公里的水磨镇上。他背上的人,是他的大儿子程磊,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地震后,程林祥赶到学校,扒开废墟,找到了程磊的尸体。于是,他决定把儿子背回去,让他在家里最后过一夜。

一位叫王幸村的英籍华人写了一首诗《路茫茫》,或许,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多想听你唱山歌,

多想看你读书忙;

多想骂你睡懒觉,

多想让你背爹娘。

为何回家多艰险?

为何天地变荒唐?

只要再喊一声爸,

老爹此生无愿望。

(五)孩子啊,我唯一能给你的,就是我自己的血液“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两天了,武警驻川某师200人在师参谋长王毅的带领下,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于13日23时15分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目前,这支部队正在汶川县城和龙溪乡展开救援活动时当抬开最后一根木柱时,才看清这是一位年轻的妇女,她死了,满面灰尘面色惨白,怀里抱着一个满脸是血的婴儿,女人弓曲的背抵住木梁巨大的压力保护着孩子。班长有经验用手指一试孩子呼吸见孩子还活着,立即从死去的母亲怀里抱了出来。这时候,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孩子脸上的血是母亲手腕静脉血管里流出来的,血流滴的方向正对着孩子的嘴……我突然明白了这孩子为什么能活下来……。

感恩悟语: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呵护着我们成长。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是父母给了我们世界上最伟大而崇高的亲情,是父母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骨肉至亲!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些事可以等,但是惟独对待父母的爱,孝敬父母是不能等的。

让汶川带给我们的泪水,能真正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汶川带给我们的震撼,能真正激发我们良知;让汶川带给我们感悟,能让我们真正珍爱!

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被孟佩杰及时发现。“妈,你别死,你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