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12254100000022

第22章 肉羊常见疾病与防治(4)

其次,要坚持对疫区进行接种免疫,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只一律股内侧皮内或尾部注射0.5毫升,4~6天就会产生免疫力,保护期1年。再者,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隔离病羊,划区封锁,彻底消毒环境,深埋病死羊尸体。用鸡胚化弱毒疫苗对受威胁区和疫区的未发病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最后,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防止病原扩散,皮肤上的痘疱涂碘酊和紫药水;黏膜上的病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后,擦拭碘甘油或紫药水。继发感染时,可用10%磺胺嘧啶钠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也可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160万国际单位,连用2~3天。

有条件时可用羊痘免疫血清治疗,每只羊皮下注射10~20毫升,必要时重复用药1次。

(十四)痒病

又名驴跑病、瘙痒病,震颤病、摩擦病或摆病,或慢性传染性脑炎,是由痒病朊病毒引起的成年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高度发痒,进行性的运动失调、衰弱和麻痹是该病的主要表现。

通常经过数月后会死亡,因此,很少见于18个月以下的羊只。

1.症状

18~42个月的潜伏期,所以该病为隐性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症状。初期症状为不安、兴奋、震颤及磨牙,但如不仔细观察,不容易发现。最特殊的症状是搔痒:病羊在硬物上摩擦身体,或用后蹄搔痒。当用手抓其背部时,会有尾和缩动唇部的表现。由于不断地蹄搔、摩擦和口咬就会使其胁腹部及后躯发生脱毛,对羊毛的损失很大。有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病初体温正常,食欲良好,随着发痒越来越剧烈,将会破坏其进食和反刍。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将加重其神经症状,行动的不协调现象逐渐增强。当走动时,病羊步伐很快,四肢高抬。经常前腿快行时,后腿也跟着一起运动。最后消瘦衰弱,以致卧地不起,终归死亡。但在实验病例亦有恢复健康的。病程为6周到8个月,甚至更长。

2.防治措施

对于本病主要是做好预防,尚无有效疗法。因为本病潜伏期很长,属于隐性性质,所以普通检查和检疫无效。要有效地控制本病,必须采取以下各种坚决措施:从病区引进羊只的羊群,在42个月以内应严格进行检疫,受染羊只及其后代坚决屠杀;从可疑地区或可疑羊群引进羊只的羊群,应该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连续施行42个月;对发病羊群进行屠杀、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并进行疫情监测。病尸常用的消毒方法焚烧,5%~10%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小时,0.5%~1%次氯酸钠溶液作用2小时,浸入3%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煮沸10分钟。

§§§第四节肉羊的常见普通病

(一)酸中毒

又称乳酸中毒、瘤胃酸中毒等,是一种瘤胃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性疾病。如果粗饲料的采食量不足,却过多采食谷实等含淀粉和糖类高的精饲料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都会使瘤胃乳酸生成过多,容易引起急性乳酸中毒。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瘤胃鼓胀、精神沉郁、脱水等。

1.症状

酸中毒一般在大量摄食谷实饲料后4~8小时发病,分急性和亚急性两类。亚急性酸中毒比较多见。病羊生产性能下降,喘气,食欲减退,腹部疼痛,频繁回头望腹,腹泻。有的羊还会因为继发性蹄叶炎而出现跛行。急性酸中毒病情严重,病羊常常突然死亡。死前鸣叫不断,心跳和呼吸加快,共济失调,甚至昏迷,瘤胃蠕动迟缓或完全停止。对死亡羊只剖检时,可见瘤胃内容物为粥状,酸臭难闻,pH值通常为4左右。

2.防治措施

控制精料饲喂量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逐渐过渡更换日粮,切忌突然改变,一般应给予7~10天的适应期。

日粮中的青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应该保持平衡。一般而言,青粗饲料应该占到总日粮干物质重的40%以上。饲喂谷物精料时,每日每头羊的喂量不要超过1千克,要分两次喂给。

如果过量食用了谷实精料,在食后4~6小时内灌服青霉素50万国际单位或土霉素0.3~0.4克,能使产酸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起到预防酸中毒的作用。

轻型病例,可投服氢氧化镁100克,或10%石灰水500~1000毫升,一般24小时后开始吃食。

可用胃管对病情严重的病羊的瘤胃进行冲洗:先用开口器张开口腔,再把胃管(内直径1厘米)经口腔插入胃内,将瘤胃内容物排出,并对瘤胃用10%石灰水1000~2000毫升进行反复冲洗,最后再灌入500~1000毫升的10%石灰水。可根据病羊表现,采取补液和强心疗法等对症治疗措施。

若因瘤胃内容物过多,胃管无法导出时,可行瘤胃切开术清除内容物。

如果手术和洗胃有困难,可用中药加味平胃散治疗,方剂为:

甘草30克,苍术80克,陈皮60克,厚朴40克,焦山楂50克,炒神曲60克,炒麦芽40克,白术50克,炮干姜30克,薏苡仁40克,大黄苏打片200片。用温水将上述方剂调成稀粥状灌服,每千克体重投药1克,每天1次,连用2~3天。

(二)白肌病

是一种地方性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引起的羔羊心肌和骨骼肌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主要特征是肌肉和其他组织和器官变性、坏死,多发于3~8周龄羔羊。

我国属于贫硒国家,缺硒地区有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广东、甘肃(除西部)、宁夏等省(区、市);严重缺硒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重庆、云南、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区、市)。因此,我国各地肉羊有普遍较高的白肌病发病率。此外,如果母羊日粮中有过大比例的苜蓿青干草,则容易使母乳有缺乏维生素E或硒的可能,生下的羔羊易患白肌病。

1.症状

白肌病主要影响骨骼肌的发育,使羊出现渐进性肌肉麻痹。病羔出现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拱背,站立不稳,四肢特别是后肢无力,无法正常行走。除骨骼肌外,遭受侵害的还会有心肌及横膈膜、舌及食管等组织的平滑肌,病羔会由于心、肺功能的异常而导致死亡。剖检时,可见心肌有灰白色条纹状斑块,肝脏肿大且呈土灰色,肌肉颜色苍白、营养不良。

2.防治措施

对羔羊和产羔前1~4周母羊注射硒和维生素E可有效地防治羔羊白肌病。0.2%亚硒酸钠溶液,剂量为1.5~2毫升,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每月注射2次。可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E,羔羊100毫克,母羊300毫克。如果羊群中有确诊的白肌病羔羊,则需要对全群的妊娠母羊和新生羔羊都进行处理。此外,在羔羊日粮中添加硒(0.1毫克/千克体重)和维生素E效果也很明显。

(三)尿结石

是羯羊和舍饲公羊常发的疾病之一。日粮中磷水平过高或钙磷比例不平衡对尿结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当体内的盐类无法随尿液正常排泄时,就会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内沉淀形成结石。

1.症状

病羊排尿困难,常拱背站立,不断踢自己的腹部,卧地不起,食欲废绝。

2.防治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是对该病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临床的治疗效果不佳。在高精料日粮中,应添加饲料级石灰石,以避免日粮中的磷水平过高。添加0.5%氯化铵(每只羊每天大约7克)于日粮中,对尿结石也会有一定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在绿色肉羊生产体系中,氯化铵可能属于被禁止使用的非蛋白氮类饲料添加剂。《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1-2010)禁止使用硫酸铵、磷酸铵等作为饲料添加剂,但没明确提及氯化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