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元素与光
12253500000015

第15章 光(3)

梦想由来已久,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并不好找,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为了让梦想尽快变成现实,科学家们开始了科学探索的征程。1984年,扫描仪来到了世界上,它在出生后不断地成长,在短短22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扫描仪的发展历程,希望读者能够对扫描仪有个全面的了解。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对硒光电池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充分的利用,并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机械扫描装置。后来的早期电视系统用到了这种机械扫描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扫描装置在1939年被弃置不用。在这种机械扫描装置发明的一百多年后,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的扫描仪产生了,它与早期的机械扫描装置没有什么特别的关联,但由于其功能相似,因此这种机械扫描装置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扫描技术,它是现代扫描仪的雏形。

扫描仪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它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扫描仪有三个组成部分,那就是扫描头、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扫描仪一般逐行进行扫描,得到的数字信号以点阵的形式保存,然后利用特殊的文字编辑软件将数字信号进行编辑,让数字信号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文本储存在磁盘上,通过这几个环节,人们就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文字资源。

扫描仪在20世纪80年代处于研究发展的阶段,因而这段时期的扫描仪并没有很高的产量,而且价格也相当昂贵,普通的消费者不能承受起这样昂贵的价格。幸好扫描仪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它还是成为了这段时期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科技工作者和工业界人士的欢迎。

1989年,清华紫光将扫描仪引入中国,清华紫光是最早将扫描仪引入中国的厂商。20世纪90年代初,扫描仪厂商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开发新技术,降低扫描仪的生产成本,扫描仪经历了黑白扫描和彩色三次扫描两个阶段后,最终进入了一次扫描的阶段。随着扫描仪技术的不断进步,扫描仪价格的逐步降低,更多消费者接受了扫描仪这个产品,我国国内市场也出现了多种品牌的扫描仪。

(1)网络扫描。网络扫描仪会成为未来扫描仪发展最主要的趋势,这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端倪。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页应用得到了广泛普及,为了满足网络高速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办公用户集中管理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的需求,网络扫描仪便必须出现。通过网络扫描仪,人们办公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得到提高,远程异地扫描也会变得非常轻松。

现在一些实力较强的厂家均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设法让网络扫描仪变成现实,明基扫描仪、网友扫描仪、网际天使扫描仪等扫描仪便是这类扫描仪的代表,它们率先向扫描仪的网络化迈出了一大步。相信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网络扫描仪出现在扫描仪市场上。

(2)多功能一体化。扫描仪发展的第二个方向是多功能一体化。

现在的扫描仪除了具备图像和文字扫描输入功能外,还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有复印、传真等。有的扫描仪还将打印、复印和传真三种功能融为一体,扫描仪功能的巨大变化为消费者节约了资金,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欢迎。现在办公设备功能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扫描仪兼具电脑其他外部设备的功能,还是电脑其他外部设备兼具扫描仪的功能,这都说明多功能一体化扫描仪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3)简单易用个性化。现在大多数普通电脑用户的电脑操作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如果能够设计得简单易用,那么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实很多扫描仪厂家已经考虑到了扫描仪的简单易用,于是各种各样简单易用的扫描仪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另外,扫描仪的个性化也非常重要,这种个性化不单单体现在外观的色彩和造型上,更重要的是为特殊的消费者制作特殊的扫描仪。

发光体太阳

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类的生活。太阳从内往外分别是大气层、对流层、辐射区和核反应区。太阳的大气层是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的部分,大气层又可分为三个部分,这就是光球、色球和日冕。核反应区是太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半径与太阳半径的1/4相等,核反应区是太阳巨大辐射能源的来源。光子在辐射区内进行了多次吸收和发射,最后把核反应区发射的高能射线进行了转变,使其成为低能的可见光和其他形式,然后向外传送到对流层。对流层里的物质经过对流、湍流和环流,最终把太阳内部的能量往太阳表面传送。我们经常听说太阳黑子,那么太阳黑子来源于哪里呢?它也来源于对流层。大气运动和太阳风等都来源于对流层,对流层同样是太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49598×108千米,它从诞生至今大约有50亿年,是一个中年星体。太阳的半径是6.96×105千米,质量是1.989×1030千克。太阳的表面温度是5770℃,中心温度是1.5×107℃。太阳的平均密度是1.409×103千克/立方米,中心密度是1.6×105千克/立方米。太阳的辐射总功率是3.826×1026瓦。太阳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科学家们通过光谱对太阳进行了分析,已知太阳的大气中有69种化学元素,氢和氦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化学元素,氧、氮、碳在太阳大气中的含量也很多,金属和其他非金属元素的含量次于氧、氮、碳。

银河系中有很多星体,太阳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离银河面大约有8秒的差距、离银河系的中心大约有10秒的差距。太阳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它的自转周期是27天。除了自转之外,太阳还有两种运动,第一种是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的运动,这种运动的速度大约是250千米/秒;第二种是本动,本动的速度大约是19.7千米/秒。

太阳系中的光和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系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是太阳中的一个天体,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从太阳那里获得了阳光和热量,这是地球上万事万物生存的基础。除了从太阳那里获得阳光和热量外,太阳还是我们检验恒星的构造和演化的参考。太阳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它有着特殊的温度,这就让它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天体物理实验室,人类可以从太阳的上面得到许多启发。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活。

古老的影戏

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它远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考古发现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在青海出土的舞蹈纹陶盆,这个陶盆上的人就是以影像为造型的实例。战国时期,我国的人民就已经懂得了针孔成像的道理。皮影戏的出现时间是汉代,那时陕西有一首诗,诗云:“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这首诗说明汉代就产生了皮影戏,而且说明了皮影戏当时在陕西一带广为流传。

影戏在唐代时是否流传于民间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唐代的佛教对影戏有所利用,那些僧尼们用活动的纸人来做佛事的解说图像。影戏在宋代时已经有了文字的记载,各类笔记杂抄中都有描写影戏繁荣的场景。宋代孟元老写有《东京梦华录》一书,书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宋代江玉祥写有《中国影戏》一书,书中也有这样的文字:“中国皮影从陕西发展,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靖康元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和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去,其中有‘弄影戏’倡优伎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

中国的影戏到底起源于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影戏起源于陕西,也有人说影戏起源于河南,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影戏应当起源于陕西,这从历史记载中有所反映。近代有一位名为顾颉刚的史学家,他写有《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一书,他在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最盛。”陕西是一个古老的省份,自周秦至汉唐时,那里总共有13个王朝建都,作为古代的都城,影戏在那里起源也就很有可能。

中国的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中国文化聚集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中国的影戏也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般把中国影戏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影戏的第一个阶段是发现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客为周君画荚者”;影戏的第二个阶段是创造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事件是方士李少翁为汉武帝演示李夫人影像;影戏的第三个阶段是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突出的表现是唐代用纸影演故事;影戏的第四个阶段是成熟繁荣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国的宋代。

影戏在中国进入成熟和繁荣之后,便开始与商品交流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影戏的传播有和平的传播和强制的传播两种。南宋时期,海上国际贸易繁荣起来,各国之间除了贸易上的往来之外,还开始了宗教的传播,影戏随着贸易和宗教开始向附近的东南亚各国传播,这种传播是和平的传播。另外,各国之间还发生了一些战争,战争的胜利者通过掠夺获得了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中就有影戏艺人,他们将影戏艺人随军带往各地,因此影戏便在世界上传播开来,这种传播是强制的传播。

元代的影戏是军队内部娱乐的重要内容,它曾一度丰富军人们的生活。1953年,一座元代墓葬在山西孝义张庄被发现,此墓的墓室壁上绘有8幅纸窗影人,还有“元大德三年五月”等字样,这可谓是元代影戏的真实记载。

明代有做寿时演影戏的记载,《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中引用了瞿佑的看灯诗,诗云:“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这首诗写了看影戏后的一些感受,由此可见,那时的影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的影戏几乎在全中国都能找到踪迹,它们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如陕西称其为“影戏”和“影子戏”,河南称其为“驴皮影”,河北称其为“滦州影”,广东称其为“纸影子”,四川称其为“灯影戏”,福建称其为“抽皮猴”,甘肃称其为“牛皮娃娃”。虽然叫法不同,但是从此可以看出影戏在全国的存在。

13世纪初,影戏传到中亚细亚。14世纪中叶,影戏传入波斯。15世纪,影戏传入埃及。17世纪初,影戏传入土耳其。18世纪,影戏传到法国。1767年,中国的影戏在巴黎剧场上演,受到巴黎人民的欢迎。《电影通史》是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写的一本书,书中把中国的影戏称为电影的先驱,影戏在世界的电影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戏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它的演出形式也非常简便灵活,戏箱、舞台、道具、乐器和剧本是影戏演出的用具。

影人和艺人是所谓的演员,镜框式的木架便是舞台,舞台有幔子遮挡。艺人在幔子里边唱边演,一个高超的艺人可以做出许多巧妙的表演。影人是整出影戏的主体,它的头和身子是临时装置的。影人的身子尤为奇特,它可以与各种扮相的头搭配。影人的身子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非常灵活,而且可以根据剧情的不同进行改动。

除了影人,影戏演出还要有山林、金殿、厅堂、楼阁、庙宇、城楼、亭园、桌椅、公案、灯彩、妆台等大道具,刀、枪、剑、戟等小道具也不可或缺。时代在进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已出现,于是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等也就必不可少。

乐器是影戏演出重要的一项,它配合着影人的动作进行,鼓板、镲钹、大锣、小锣同时进行,演出的步骤有条不紊。有了这灵活逼真的演员、绚丽多姿的舞台和清脆悦耳的乐器等,一出影戏就可让所有观众感动了。

海市蜃楼

我们经常说到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到底是什么呢?它实质上是一个空间中另一个空间的真实体现。海市蜃楼通常发生在海上,这是因为海上的空气湿度大,湿空气的厚度也比较大,因此就有大面积的水蒸气处于运动当中,这些运动的水蒸气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透镜系统。这个透镜系统如同一面显微镜,它把另一个空间的景象反映到海面上来,这样人们就看到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不仅发生在海上,它还会发生在沙漠等地方,在那里形成奇异的陆上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还有一个名称,那就是蜃景。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蜃景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根据蜃景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将蜃景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蜃景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将蜃景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蜃景颜色的不同,可以将蜃景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每一种蜃景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是大自然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