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12251800000043

第43章 瓷器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 -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始于商代,东汉魏晋时正式形成。早期瓷器以高温色釉,特别是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的青釉为特征,白瓷烧制又难于青瓷,长沙东汉汉墓中曾出土疑为白瓷的制品,北齐到隋唐时,白瓷始成自身发展系列。唐代瓷器有“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瓷器被广泛使用。宋代是瓷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名窑,当时既有官窑亦有民窑,并形成定窑、钧窑、汝窑、磁州窑、龙泉系窑(弟窑和哥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名窑。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有不少名器存世。

宋代瓷器在科学方面、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在形成和装饰方面,出现了丰富多彩超越前代的新品种。

景德镇有瓷都之称,该地原名昌南,南朝时已开始烧制瓷器。唐代以烧白瓷为主,有“假玉”之美名。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窑瓷器供皇帝使用,器底书“景德年制”,渐以景德镇代昌南之称,时以烧影青瓷(青白瓷)著名。元代以烧青花瓷和釉时红出名。宋元明代,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中心,此后,该地彩绘瓷器成就很高。景德镇瓷现已享誉世界,为我国目前瓷器主要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