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8日)
1983年5月,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对企业厂长(经理)进行一次国家统考。经过一年的酝酿,1984年5月国务院在提请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开辟多种途径,加快经济工作干部的轮训速度。对于厂长、经理,国家要组织统一考试(包括考绩)”。为什么对企业厂长(经理)进行国家统考呢?大家知道,当时我们面临的情况,一是国际上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二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为了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急需企业尽快提高经济效益。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在素质上有一个显著提高,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在国内就没有生命力,在国际上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出路。这种形势,对企业领导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和领导管理能力。但当时企业厂长(经理)的政治、业务素质同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2年中央提出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中央组织部根据中央的部署,决定从1983年开始,按照干部队伍“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从组织上对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经过调整,企业领导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有所改善,但专业知识结构仍不合理,绝大多数同志原来学的是理工科专业,在企业干的是生产技术工作,有些同志虽然从事过管理工作,也只是习惯于管理生产型企业。就当时整个厂长(经理)队伍的基本状况看,普遍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干部调整一遍以后,企业领导班子基本是技术型,不是管理型的。为了帮助广大厂长(经理)补上这一课,使他们成为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者,促进企业的改革和转轨变型,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对企业厂长(经理)进行一次国家统一考试,通过统考促进企业领导干部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从而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统考的目的所在。厂长(经理)统考就是要以考促学,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推动改革。
1983年6月国家经委党组对全国厂长(经理)统考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并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统考实施方案。方案规定统考的范围包括工业、商业(粮食、供销、饮食)、施工、外贸、铁路运输、交通运输、邮电、民航、电力(小水电)、物资、农垦、金融(保险)、地质、采掘和旅游等15个行业。统考对象是这些行业中1985年6月底以前任职的企业厂长(经理)人员。全国应参加培训统考的有8.9万多个企业中的20.4万多名厂长(经理)。培训考试内容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也就是对他们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方针政策和管理知识的普及性轮训。为了加强对统考的领导,实施方案决定成立经济管理干部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由31个部委和高等院校的负责同志组成,张劲夫同志任主任委员。考试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国家对经济管理干部进行统考的政策和措施,组织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评卷标准。为了保证方案的贯彻实施,国家考委办公室还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举办了统考师资培训班,编写各种学习辅导材料,研究改进培训和考试方法,组织交流经验,为统考做了大量的工作。
四年来,共组织了8批全国统一的培训和考试。参加培训和考试的总人数达17.6万多人,占规划总数的86.1%。其中,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5.9万多人,占规划总数的98%;预算内小型企业厂长(经理)11.6万多人,占规划总数的81%。此外,还有9000多名非厂长(经理)人员也参加了培训和统考,可以说,参加统考的人数之多、行业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经过统考,提高了厂长(经理)的素质,促进了改革,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而且为改革干部教育工作提供了经验。关于这次统考的收获,大家都作了具体的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了厂长(经理)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无论是长期在企业从事领导工作的老厂长,还是近期走上领导岗位的新厂长,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政策水平,增强了企业管理能力,使他们有了作为企业领导干部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二、促进了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经过统考培训的厂长(经理)增强了改革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深远意义,因而对办好企业的路子宽了,办法多了,决心大了。大家回厂后运用所学知识,大胆改革旧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对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三、加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企业的管理现代化
广大厂长(经理)通过统考培训,更新了思想观念,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既要坚持原来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才能使企业逐步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变。
四、推动了企业的全员培训,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
统考培训使厂长(经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尝到了甜头,认识到了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感到:一个企业只有几个人掌握了管理知识是不够的,只有提高全厂职工的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所以厂长(经理)们经过统考后,都十分重视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把干部、工人的培训工作作为振兴企业的头等大事,坚持对干部、工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岗位业务培训,从而提高干部队伍和工人队伍的素质,增加了企业的后劲,使企业稳步发展,起到“考了一个头,带动一大片”的作用。
五、促进了管理干部学校的建设
这几年,厂长(经理)统考培训任务主要是由管理干部学院、地市厅局干校承担的。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相应的培训力量和培训基地。而当时大部分管理干部学院处于初建阶段,地市厅局干校也还在恢复之中。通过统考,加速了干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下了很大决心抽调人力物力建设培训基地,在统考培训工作中充实或创建管理干部学校,各院校还从大专院校和企业抽调了一些热爱干部教育工作、教育水平较高、富于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广大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密切了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扩大了经济干部的培训能力。
实践证明,统考培训对于提高厂长(经理)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培养和造就一支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进而提高企业素质,已经发挥了作用,并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这项措施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干部教育的新路子,为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