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12250400000029

第29章 谈有关治理整顿中的几个问题

(1988年11月29日)

消除经济过热要区别对待 不搞一刀切

经济过热是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消除经济过热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经济过热的原因,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否则会造成生产萎缩。如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这是事实,可是大在哪里,就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说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不管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一刀切下来。所谓过热,就是办力所不及的事,如:没有正当原材料来源的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的家用电器与易拉罐厂等,没有条件但已发展起来的企业、乡镇企业,特别是一些非生产性建设过多。建那么多的高级宾馆却没多少人去住,而中低档宾馆又不够。还有产品质量和性能差、大量消耗能源和短线原材料的企业,有的不仅要压缩,而且要停产或转产。我们的企业,要从治理、整顿和改革的大局出发,压长线,保短线,不追求产值,而求适销、质量、效益,保证有效供应。企业主管部门要考虑产品以至产业结构调整的全局,考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统筹安排,长期打算,决不能只顾眼前。

企业的短期行为主要在于政府的短期行为

现在搞掠夺性经营、搞短期行为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企业出现的短期行为主要不是企业自己造成的,与其说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倒不如说是政府的短期行为,因为企业的短期行为主要是由主管部门的不合理要求与改革不配套等原因造成的。如政府部门要求企业生产发展直线上升,必然逼迫企业只考虑当前,而忽视长远规划。这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按经济学原理,哪年投入的多,哪年的生产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政府的管理办法应当改革,应当逐步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使企业真正按客观经济规律组织生产,进行经营。当然,各级政府现在也有难处,如财政体制上的分灶吃饭,逼得它们搞短期行为、搞重复建设,这个问题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厂内待业是我国的一大创造

优化劳动组合是1988年以来许多地区都在抓的一项工作,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好的。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企业的职工人浮于事。据劳动部的同志分析,现在企业普遍多15%~20%的职工。有些厂长反映富余职工的人数达30%或40%。其次,要开闸先得修好渠道。现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劳务市场,已有的劳务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是初期阶段的;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富余人员这一包袱,我国的企业在近期还放不下来。

厂内待业是我国的一大创造。10年前我去日本考察时,他们特别强调终身雇佣制。可近几年的日元升值,逼得他们解雇工人,把一部分职工推到社会上去。我国现在还不能这样做,只能采取过渡的办法。社会上要有一支待业队伍,不过现在要逐步过渡,一方面国家要采取办法,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实行厂内待业是一大创造。当然,最好采取多种经营的方法来消化富余人员。企业实在安排不下的富余人员,把他们养起来也比放在企业里面好,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是目前企业深化改革中所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好。

企业一定要“内改外争”

我很赞赏企业要“内改外争”的意见,即企业既要以内部改革为主,又要争取好的外部条件。“内改”,就是要把转变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怎么改,有些同志提出,把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引入国营企业,要引入乡镇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结合国营企业的特点加以运用。把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引入国营企业的这句话不光是对企业讲的,应该说主要是对企业的主管部门讲的,是要主管部门还权于企业。企业只要照章经营、照章纳税、遵纪守法,谁都不能干预。可是我们现在还不可能把所有的国营企业改变为这样的企业。有些地区正在试点的特区企业,实际上也是引入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无上级”企业。事实上乡镇企业也不是手脚不被捆住的企业,有人说乡镇企业又叫“乡长企业”,无非是除了要钱以外,其余他什么也不管。企业内部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要大力推行管理现代化。从实质上讲,管理现代化就是企业改革,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外争”,就是企业内部改革要争取一个好的外部条件与之配合。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就不可能真正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所以,企业要大力宣传自己,要让全社会了解和理解自己,争取社会的力量支持自己的内部改革。国外许多企业都设有公共关系部门,宣传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提高声誉,扩大影响。我们的企业埋头苦干的精神值得发扬,但仅仅埋头苦干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