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外“三农”面面观
12247000000015

第15章 英国“三农”现“后劲”(3)

设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

近年来,英国农村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以英格兰西南地区为例,20多年来,这里的人口增加了12.5%,达到500万左右,其中外来人口的大量进人是当地人口增长迅速的重要原因。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及非农业经济的迅速增长,给当地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大冲击:收入差距拉大;住房价格迅速升高;家庭垃圾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的速度增长;就业、健康、教育和享受各种无偿服务的机会等社会指标愈加参差不齐;农产品价格偏低,进而导致不少偏远农村地区的居民总体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而局部地区的这些问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周边地区的相对繁荣所掩盖。

针对上述问题,英国政府已经提议,设立农村经济适用房委员会为农村居民提供帮助。新近成立的农村社区委员会也在致力于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就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向政府提出建议。与此同时,英国各级政府也在通过多种途径鼓励英国消费者购买英国自产的农产品,并利用补贴等措施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收效尚不明显。

英国政府正多方探求对策,从而改变这种局面。

农民几乎无失业之忧

近几年来,英国农民似乎成了一种髙尚的职业,日益受到城里人的羡慕。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农民几无失业之忧。

近些年来,英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尤其是进入2009年,竟滑到近30年来的最深处,GDP可能负增长2.9%,是自1980年以来最髙的负增长速度。英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英国2008年8月至10月的失业人数已达186.4万人,相当于劳动者总数的6%;而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2009年失业人数将超过200万人,2010年将达到300万之多。

另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有位名叫詹姆斯·哈罗普的青年人,2007年毕业于南安普敦大学,由于没找到工作,来到位于伦敦的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继续深造,并于2008年取得法学硕士。但是,他至今仍游荡于“上班族”之外。当记者对他进行采访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当我来到商学院时,我认为只要完成课程、递交简历、参加面试,就可以获得工作,但实际上我发现,许多企业推迟了招收毕业生的计划!”

在英国,城市失业者屡见不鲜,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也相当严重。然而,在农村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相反,由于农业的高度集约化和现代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倒使农民有闲暇从事第二职业。而随着大批城里人下乡和农业旅游的兴旺,又为农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般说来,农场所办的农业旅游景点开放时间多与农业生产的季节相关,通常是半年时间。也有个别农场全年开放,每天开放7小时。每个农场一般聘任2~4名全日长期工,3~5名非全日长期工及一些临时工。营销方式主要靠传单和宣传小册子,以及新闻发布和媒体报道、广告促销和直销。显然,每个环节都为农民兼业提供了机会。

农民没有孤独感

英国有个习俗:子女成年后,都要离家自立,不仅与父母分居,而且为了谋职常常迁居异地。家住城里的,又往往是独门独院,或者独自一个单元,邻里之间很少来往,一旦年迈,有老伴的还可以相互照顾,丧偶的鳏夫寡妇,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加上子女们又从来没有“回家看看”的念头,老年人生活相当孤独。为打发时光,他们除了在家种花养草,就是牵着宠物散步,过着“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生活。久而久之,许多老人都患上了“孤独症”。

而在农村,几乎不存在这种现象。这首先是因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有许多适合老人的工作,如果愿意干,随处都是。不然,则可以漫步村边树林、山坡,欣赏大自然风光。尤其是农村居民由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相对稳定,许多都是沿袭几代的老邻居,自幼一起长大,彼此感情深厚,邻里关系自然比城市好得多。也正因此,老年农民几乎没有孤独感。

前不久,“国际先驱导报”载有这么一篇文章,说有个名叫克里斯·哈维的英国人,32年前不顾父亲的劝阻,没买闹中取静的郊区住宅,而硬是搬到离首都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穷乡僻壤。而今,年过花甲的他每天走出家门,漫步在村庄的街道上,总能碰见退休的邮递员或业余酿酒者。他在这儿跟人打声招呼,在那儿跟人聊几句,越来越感到自己搬到金厄姆村是正确的选择。他还经常乐哈哈地对人说:这里是“英格兰最友善的村庄”。

农民生话别有情趣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登有两件从城里到下乡当“地主”的事,不但趣味盎然,而且发人深省。

一是说英国皇家空军退役士兵托尼·奈特夫妇,在部队工作16年之后,这对夫妻2004年决定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卖掉老房子,以35万英镑买下威尔士卡马森郡一个小农庄。小农庄里有一个块菜地,一片果园,还有饲养鸡、鹅、鸭、羊和小马的牲畜棚。托尼夫妇逐渐适应了乡村生活,托尼还成了一名专业奶农。接着,他们又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开始研制新食品。该报说,根据托尼夫妇“秘制配方”生产的羊奶冰激凌即将上市。这款冰激凌不添加任何人工调味品,绝对纯天然,有望受到顾客的交口称赞。

二是说现年42岁的丹尼斯·约翰斯通和45岁的琳达·约翰斯通夫妇家住苏格兰东北部阿伯丁郡。2003年12月,他们花了20万英镑在当地购置了一块6英亩的土地。

丹尼斯在澳大利亚长大,以前从事媒体工作。他说:“尽管曾在多家媒体工作,但我长期以来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农场或游艇。”如今,他梦想成真,做起了“全职农夫”;而琳达则在附近一所中学任教。他们将这片土地上原来的马场改造成菜地,以保证全家吃上各种应季蔬菜。如果新鲜的蔬菜水果吃不完,他们会把它们冷冻保存或腌制,还会将吃不了的土豆和苹果酿成酒。

刚搬来时,不少村民把约翰斯通夫妇看做是环保激进人士,因为丹尼斯拒绝使用一切现代化农机具,种植土豆全凭锄头,除草全靠镰刀。丹尼斯说:“这样不仅省钱,还可减少碳足迹,我们崇尚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显然,用锄头、镰刀之类干农活要累些,但丹尼斯心里很高兴。

农民增加“新鲜血液”

据英国乡村管理局的有关资料,英国首次经历城市向农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其总数超过同时期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总数,每年约有11.5万英国人从城市搬迁到农村。2000年至今,英格兰乡村地区的迁人人口比迁出人口多35.2万人以上,现有1410万人(占英格兰人口的28.5%)生活在农村地区。

另据资料,从城里迁入农村者的年龄大都在25~44岁之间——也就是工作者的主要年龄段。有位名叫赫斯特·莱西的人还在《卫报》上发表文章,讲述了自己搬到乡村的经历。他说:“如果我的经验可作为参考,那么你在乡下的邻居更可能是三四十岁的图形设计师、IT顾问或记者,而非穿着罩衫的庄稼汉。”

英国的媒体,包括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近年来也竞相宣传英国农村“魅力”。如电视连续剧《河边的小茅草屋》,已放映多年,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名片。该片说的是一位久居伦敦的人过腻了城市生活,携全家迁居一个偏远的地方,住在一个河边的小茅草屋里,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田园风光,劳作在自家的小农场里,无忧无虑,过着近似“神仙般的生活”。许多人看过后,不但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农村的向往。

然而,伦敦经济学院的社会政策学教授安·鲍尔却为此敲响了警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地流向农村将破坏社会平衡。她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减弱这种趋势,重建城市。她说:“城市人口减少导致服务业衰竭、房屋空置,导致被遗弃感日益强烈,人口两极化现象严重。穷人被留在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