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12245400000007

第7章 海洋家族“姐妹花”(1)

第一节性格迥异的大洋

世界第一洋: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海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总轮廓近似圆形。太平洋南北最长为1.59万千米,东西最宽为1.99万千米,总面积为17868平方千米,体积为70710万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957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中),均居各大洋之首。通常以南、北回归线为界,将太平洋分为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东经160°为界分东、西太平洋的。

太平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称太平洋为“沧海”“东海”等,西方古代称太平洋为“南海”。现在使用的太平洋名称是葡萄牙着名航海家麦哲伦所起的。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几个月后到达南美洲的巴西海岸。接着他们沿海岸继续向南航行抵达南美洲最南端,然后从东向西穿过一条曲折的海峡——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海域。麦哲伦发现这里波平如镜,与波浪滔天的大西洋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他给这片大洋起名为“太平洋”。“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美洲大陆的育空河、哥伦比亚河和科罗拉多河以及亚洲大陆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和湄公河等。美洲大陆的河流流量都比较小,而亚洲大陆的河流流量较大,估计亚洲大陆排水面积的1/7进入太平洋。

太平洋有许多附属海,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亚洲沿岸。属于北太平洋的海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属于中太平洋的海有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马鲁古海、哈马黑拉海、斯兰海、爪哇海、巴厘海、弗洛勒斯海、萨武海、班达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俾斯麦海、珊瑚海、所罗门海;属于南太平洋的海有塔斯曼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太平洋边缘的海湾有渤海湾、杭州湾、北部湾、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

太平洋中的岛屿约有1万个,总面积为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中部是一些零星分布的大洋岛(火山岛、珊瑚岛);西部主要是大陆岛,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其中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二大岛。

环太平洋地带是地球表面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地带,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都集中在这一地区,该地区被称为环太平洋火山与地震带。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活火山多达370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群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这条地震带集中了全球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1.太平洋的洋流

太平洋洋流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由北赤道暖流、黑潮、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两大环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为2000米/时。在北太平洋的亚北极海区,还有由阿拉斯加海流、亲潮(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流构成的逆时针环流;在南太平洋的亚南极海区,有环绕南极大陆运行的南极绕极环流。

太平洋里的生物种类,无论是浮游植物、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他动物都比其他大洋丰富。太平洋的浮游植物有380余种,主要为硅藻、甲藻、金藻和蓝藻等,海底植物由各种大型藻类和显花植物组成,大多附着在水深为30~50米的海底岩石上。太平洋的动物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都有,其中鱼类有2000多种,主要为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鱼类,此外,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海兽也较多。太平洋的渔业收获量占世界渔业收获量一半以上,其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着名渔场。

另外,太平洋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主要产油区有加利福尼亚、库克湾、日本西部陆架、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国沿岸的大陆架。太平洋深海盆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层,其中所含的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储量比陆地上的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太平洋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太平洋在国际航运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条连接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都经过太平洋。太平洋东部的巴拿马运河和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分别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和世界主要航道。海运航线主要有东亚-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沿海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等。太平洋海底电缆发达,1902年、1905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在太平洋海底铺设了电缆。目前,加拿大至澳大利亚,美国至菲律宾、日本及印度尼西亚,香港至菲律宾与越南,南美洲沿海各国之间都有海底电缆。近年发达国家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讯联系。

2.太平洋海底

其实,大洋底地貌与陆地有些相像,既有巨大高耸的山脉,辽阔平坦的海底平原,也有深达万米的大海沟。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较大。在太平洋东部。有一条大洋中脊和纵贯南北的海底山岭,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从阿留申海盆开始,经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东太平洋海区相连,再向西与印度洋中脊系统相接。

它的北段被美国太平洋沿岸大陆所掩埋,南段是比较明显的东太平洋海岭。大洋中脊是一种巨型构造地带,被一系列与纬度线平行的长达数千千米的断裂带所切割。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条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雄伟海底山脉。北起堪察加半岛,经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至上阿莫士群岛,绵延1万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东西两部分。在这条海底山脉中太平洋山脉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外,还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这些海底山有的沉没在深海中,有的耸立于海面之上成为岛屿。

夏威夷岛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它们从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岛上的主峰高出海面4270米,绝对高度达9270多米,超过了陆地上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见,海底山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以东,除北太平洋海盆、东太平洋海盆和秘鲁-智利海盆外,还有辽阔的东太平洋高原和阿尔巴特罗斯海台等。

有趣的是,太平洋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中央地带,而是在西部的大陆架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系列巨大的岛弧和海沟带。岛弧和海沟紧挨在一起,构成地球表面起伏最剧烈的地带,地形高差达1.5万米。在岛弧内侧与大陆之间是一系列边缘海,岛弧外侧紧挨着深邃的海沟。其中深度超过1万米的有4个,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就分布在这里。

在太平洋东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带,没有岛弧,只有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10多个。其中秘鲁-智利海沟连绵逶迤长达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长的海沟。太平洋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约占太平洋底总面积的10%。

最活跃的洋:大西洋

大西洋位于欧、非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另外,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深处在波多黎各岛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沟中,达9212米。

大西洋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大西洋的属海和海湾有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德逊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美丽的巴芬湾

巴芬湾位于北大西洋西北方的海湾,是北冰洋的属湾。但是因为巴芬湾北口狭窄、南口宽广,西方部分文献就把巴芬湾视为作为大西洋的一部分,或是视为一个比较宽广的海峡,而非海湾。巴芬湾以英国航海家威廉·巴芬的名字命名。

大西洋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大西洋同太平洋不同,它四周的陆地多是广阔的平原、高原和不太高的山岭,而洋底的地形却比较复杂。

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西洋海岭。它从冰岛海岸起向南延伸,穿过大西洋南部,直到南极洲附近。南北全长达1.5万千米。海岭走向与大西洋的表面形态基本一致,也略呈“S”型。海岭宽度一般在1500~2000千米,约占大西洋总宽度的1/3。高度一般在200~4000米。海岭的中央地带最高,也最陡峭,山峰距海面只有15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成为高峻的岛屿,如亚速尔群岛的山地,从海底升起高出海面2000多米。沿着大西洋海岭的脊部有一条非常陡峭深邃的大裂谷,深度达2000米,宽30~40千米,长1000多千米。它是地壳的一个大裂缝。海岭由许多横向断裂带切断,这些断裂带在地貌上表现为一系列海脊和狭窄的线状槽沟。其中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罗曼希断裂带,全长350千米,深达7864米,是沟通东西两部分大洋底流的主要通道。它把大西洋海岭明显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大西洋海岭和洋底高地分割了海底,在其东西两侧各形成了一系列深海海盆。东侧主要有西欧海盆、伊比利亚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几内亚海盆、安哥拉海盆和开普敦海盆。西侧主要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在大西洋的南部,还有大西洋-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一般深度在5000米左右,中央很宽广,比较平坦,盆地中堆积着大量的深海软泥。在这些海盆之间,又有几条岭脉、高地突起,有的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如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等。这些海盆约占整个大西洋底面积的1/3。

大西洋边缘地区的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有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起(海台)、海底峡谷、水下冲积锥和岛弧海沟带。大陆架面积仅次于太平洋的大陆架面积,为620万平方千米,约占大西洋总面积的8.7%。大陆架宽度变化很大。它从几十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如几内亚湾沿岸、巴西高原东段、伊比利亚半岛西侧的大陆架,都很狭窄,一般不超过50千米;而在不列颠群岛周围,包括整个北海地区,以及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以东的大陆架,宽度常达1000千米左右。大西洋的大陆坡,各海域也不相同。沿欧、非洲的陡峻狭窄,沿美洲的较宽较缓。在大西洋海底大陆坡和深海盆之间,分布着一些大陆隆起,较大的有格陵兰-冰岛隆起、冰岛-法罗隆起、布茵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在格陵兰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中大西洋海底峡谷和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刚果河、莱茵河等河流河口附近,分布着一些半锥状的水下冲积锥,规模一般只有数百平方米。此外,大西洋还有两个岛弧海沟带,即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双重岛弧海沟带和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的岛弧海沟带。其中大安的列斯岛弧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长达1550千米,宽120千米,深达8648米,是大西洋的最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