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心经·坛经
12244700000009

第9章 心经(2)

③“无无明”四句:“无”作空字解(谓无明空,乃至老死空)。“尽”即灭尽的意思。“乃至”二字是超略词,略去了十二因缘中间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只例了无明和老死。十二因缘包括: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着,此谓无明。

(2)行是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就是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着,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至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者为现在果。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生、老死二者为未来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无尽。吾人如顺着生死潮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于是乎永受生死,这叫作流转门。

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于是乎获得解脱,就是还灭门。解脱是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则自然不会愚痴(无明),也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行),没有行为上的不良作为,则自然没有不好的潜能(种子)随识流转,乃至不会有五蕴、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便是出世的解脱。而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中流转,也没有实在的有情在涅盘中解脱,所以说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④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即佛教所说的四圣谛。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作第一次说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转法轮。此次说法的内容就是四谛之教。所以四圣谛是释尊最初所说的法。谛谓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苦即苦圣谛。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间)。对于凡夫而言,现实生活的一切现象(有漏法)可以说都是苦的。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之四苦,即为八苦。集即集圣谛,又作习谛、苦习圣谛、苦集谛等。

集是集起,有原因及理由的意思,即指事物集起的原因。也就是关于世间众生沉沦生死、遭受苦果的原因。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

灭即灭圣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等。

灭,灭尽、息灭之义。指灭息苦之根本,即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亦即涅盘境界。道即道圣谛、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苦出要谛等,是指灭除烦恼。

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方法,分为八部分而成为神圣的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⑤无智亦无得:“智”即是“般若”,亦即是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能空诸法之智与空智所得之法空,二者俱不可得,便是无智亦无得。这里是说明菩萨之修(智)证(得),当要离相无住,即不着所修之行,也不取所证之果,一有所住即是执着,便成法缚。一再存有能观之“智想”,与所得之“空想”,仍是一种法执,未契般若真空妙义,所以亦要空之。其实以般若观照,并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

译文

因此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象、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官能,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根,乃至于没有别尘境之意根;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灭尽的老死。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借此智慧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原文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①,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②。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③,究竟涅盘④。三世诸佛⑤,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⑥。

注释

①菩提萨埵:即菩萨,又作菩提索多、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意译为道众生、道心众生、大觉有情、觉有情等,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菩提”有觉、智、道之意;“萨埵”有众生、有情之意。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两种任务。因此菩提萨埵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将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

②挂碍:“挂”即牵挂或被网罩的意思,比喻为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即妨碍或是阻滞的意思,比喻为众生对事物的执着,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谓由于物欲等无明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的意思。

③远离颠倒梦想:指永远脱离令人忧悲苦恼不已的颠倒与梦想,而得解脱。“颠倒”意谓众生将因缘和合的现象认为是真实的。“梦想”指在梦中之幻想,是一种虚妄不实的。一切梦境皆为幻现,而非实事,而梦中人错认为真。凡夫无知,被无明所迷,于是产生颠倒执着,妄造恶业,进而继续轮回生死。众生应以般若起观照,让自己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让实相得以显现,如梦初醒,这就是远离颠倒梦想的意思。

④涅盘:又作泥洹、泥曰、涅盘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等。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熄灭了称为“灯焰涅盘”。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并非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涅盘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这说明灭是以灭尽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玄奘法师译涅盘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

即福慧皆达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完全度脱生死(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而获得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涅盘有两种:一者有余涅盘,二者无余涅盘。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会生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不会令其起执着爱憎之心,可是残余的身尚存在,故称有余涅盘。至于无余涅榘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因已断,对于未来更达到了灰身泯智的境界。

⑤三世诸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三世诸佛即统称全宇宙中所有的佛;统指出现干三世的一切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十方三世之众多诸佛。所以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被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被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被称为未来佛。

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等。“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指所悟之道为至高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表示所悟之道周遍而无所不包。因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佛陀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出来,圆满成就无上智慧,周遍证知最究极之真理,而且平等开示一切众生,令其到达最高的、清净的涅盘。另外,又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系为佛陀之尊称。

译文

由于并不存所证之果,所以菩萨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不再有牵挂滞碍。因为没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因而远离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和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粲。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

原文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①,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释

①“故知”五句:此一段赞誉般若的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般若波罗密多而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原作祝,是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祛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这里指真言密咒,又称神咒、密咒或咒文,意即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咒也叫“总持”,音译为“陀罗尼”,指能“总持”一切善法令其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其不生起。咒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咒有善咒、恶咒之别。

如为人咒病或为防护己身者,即为善咒;咒诅他人令罹灾害者印为恶咒。佛陀禁止习此等咒术以谋生,但允许为治病或护身而持咒。“大神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有大神力,神有妙力之义,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大明咒”是说般若智慧有大光明,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能照彻一切皆空,令受持者破除疑痴,照见无明虚妄。

“无上咒”,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涅盘,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上,若依此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是没有什么能与它相等同,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修般若法,能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还可以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译文

所以,确知般若波罗密多是一种大神力的咒,是一种具有大光明的咒,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咒,是一种绝对无与伦比的咒,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原文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①。

注释

①“揭谛”五旬: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揭谛”有“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般若的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表示自度又能度他人的意思。“波罗”可译为“彼岸”;“波罗揭谛”就是“度到彼岸去”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是指“众”、“总”或“普”等,那么“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众人一起到彼岸去”。“菩提”则译为“觉”、“智”、“知”、“道”,即无上佛果。“萨婆诃”有“速疾”之意,表示依此心咒,便能急速得成大觉,成就无上的菩提。由于咒语有其特殊意义,因此咒为五不翻中秘密不翻。

译文

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密多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