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心经·坛经
12244700000028

第28章 顿渐品(2)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④。故于涅盘了义教中⑤,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

彻礼谢而退。

注释

①摄受:又叫做摄取,原指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这里是说愿意度化并接受志彻为徒。

②具戒: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③常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反之则谓之常,即指永恒不变,真实不虚假。在此处的对话中,行昌所讲的是《涅盘经》的经文,而惠能则是依据禅宗教义对《涅盘经》重新解释。

④八倒:指凡夫所迷执的八种颠倒的错误见解。对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者,是凡夫的四倒;对涅盘的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二乘人的四倒。这两种四倒合起来就是八倒。

⑤了义教:“了义”指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而“不了义”则指教法之未能如实诠显理趣之方便说。二者合称为二义。了义教,即指如实诠显全部理趣之教法,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盘无异者。

译文

僧人志彻,江西人,原来姓张,名字叫行昌,少年时候喜好行侠仗义。自从南宗北宗产生分化之后,两派宗主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虽然不分彼此、没有争胜,然而他们的弟子徒众却竞相生起爱憎之心。当时,北宗弟子们,自封神秀大师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又忌讳天下人都知道的惠能大师得传衣钵之事,便嘱咐行昌来行刺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事先预测到了这件事,便放了十两黄金在座位上。那天天黑了,行昌潜入惠能大师的房间,准备加害大师。大师伸出脖子给他砍,行昌砍了三刀,都一点没有损伤到惠能大师。

大师说:“正义之剑不会邪恶,邪恶之剑不能正义,我只该给你金钱,不欠你性命。”

行昌惊恐万状,扑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哀求能够悔过自新,当即愿意出家为僧。大师便给了他金钱,说:“你暂时先去,我担心我的弟子们反过来要加害你。你可以在其他时间乔装打扮再来,我自当接受你为徒。”行昌领受大师旨意连夜离开。后来投奔僧人剃度出家,接受戒规,精进修行。

有一天,想起了惠能大师的话,远道而来拜见大师。大师说;“我念叨你很久了,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行昌说:“上次承蒙大师饶恕我的罪过。现在我虽然出家苦苦修行,终究难以报答大恩大德,唯有随您传法度众生。弟子我常常阅览《涅盘经》,不明白常、无常的教义。恳请大师慈悲,简单为我解说。”

大师说:“无常,就是佛性;常,就是对一切善恶法的分别心。”

行昌说:“大师,你说的与经文大相径庭。”

惠能大师说:“我传授佛法心印,怎么敢违背佛经呢?”

行昌说:“经文上说佛性是常,大师您却说佛性是无常;一切善恶事物,甚至无上觉悟,都是无常,大师您却说是常,这不是与经文相背吗?这使得我更加增添了疑惑。”

大师说:“《涅盘经》,我曾经听尼姑无尽藏比丘尼念诵过,我给她讲说经文大义,没有一点不符合佛经的。刚才给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会有别的说法。”

行昌说:“我见识浅薄,希望师父开示。”

惠能大师说:“你知道吗?如果佛性是常,为什么还要说善恶诸法,以至于还说从来没有人发菩提觉悟之心?所以我说佛性无常,是说佛性真实常在。还有,如果说一切事物无常,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体性,用以承受生死,而真实存在的佛性也有不能遍及的地方。所以我说的常,正是佛说的无常。佛知道世俗人和外道将无常看作真实存在,而声闻和缘觉二乘人,把佛性看作无常。所以出现了常、乐、我、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八种颠倒妄想见。《涅架经》的教义是破斥这些断见,指出什么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你依据经文文字却违背经文经义,以有断灭的现象为无常,而以确定僵死为常,错误地理解佛陀最后开示的妙谛。这样纵使念经千遍,又有何用?”

行昌豁然开悟,说了偈子: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惠能大师说:“你现在彻底开悟了,你就改名叫志彻吧。”

志彻行礼致谢后便退下。

原文

有一童子,名神会①,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②!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③,也只成个知解宗徒④。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着显宗记⑤,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注释

①神会:在早期禅宗史上,神会(668-760)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荷泽宗之祖。襄阳人,俗姓高。年幼时学习五经、老庄、诸史,后来投国昌寺颢元出家。十三岁时,参谒六祖惠能。惠能示寂后,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竭力攻击神秀一门,确立南宗惠能系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并于天宝四年(745)着《显宗记》,定南惠能为顿宗,北神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神会示寂于上元元年,世寿九十三,敕谥“真宗大师”。

②沙弥: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意译为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

③向去有把茆盖头:向去即从偏位向于正位,而从正位向于偏位叫作却来。茆,即茅草,把茆盖头就是取茅草建草庵以作栖身处。

④知解宗徒:指通过文字来修行的人,即以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字为修行的僧人。

⑤显宗记:全称《荷泽大师显宗记》,全一卷,唐代荷泽神会着,收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据传本书是作者在天宝四年(745),于滑台为北宗禅者攻击时所着,主要叙述南宗顿悟之旨,并论述传衣在禅宗传承中的重要性。全篇只有六百六十字。内容大体以《金刚般若经》之“般若空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立足点,并承继僧肇之《般若无知论》、《涅盘无名论》,以及六祖慧能《法宝坛经》中《定慧第四》之思想。

译文

有一个童子,名叫神会,襄阳高家的子弟。十三岁时,从神秀主持的玉泉寺来到曹溪山向惠能大师致礼。

惠能大师说:“善知识远道而来,辛苦非常,还能识见事物的本来面目吗?如果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应该识见本体,你先说说看。”

神会说:“事物的本来面目无所住,永远不会静止,认识本身就是主体。”

惠能大师说:“这个小师父怎么说话如此轻率!”

神会说:“大师你坐禅,识见佛性了吗?”

惠能大师用禅杖打了神会三下子,问:“我打你,痛还是不痛?”

神会说:“也痛也不痛。”

惠能大师说:“那我见了,也没有见。”

神会问:“什么叫做也见了,也没见?”

惠能大师说:“我说见是说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他人的是非好恶,这是说见到了,也没见到。那你说也痛也不痛是什么意思?你如果不痛,你就是和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你如果说痛,那你就和凡夫俗子一样,会生起怨恨之心。见与不见是两种偏见,痛和不痛是可以生灭的有为法。你还没识见本心,怎敢捉弄他人?”

神会礼拜表示悔过。

惠能大师又说:“如果心念愚迷,不能识见本性,就必须找善知识教示。如果心念开悟,识见自性,就依此修行。现在你自己迷误,不能认识真心,反来问我是否识见佛性。我是否识见佛心,我自己心知肚明,难道这能代替你不迷误?反之亦然,你如果能够识见自性也代替不了我的迷误。为何不去自我识见、自我认识,却在这里问我有没有识见佛性?”

神会再次向惠能大师致礼多达一百多次,请求饶恕,并勤勉地做杂务和服侍大师,不离大师身边。

有一天,惠能大师告诉大家:“我有一样东西,没头没尾,没名没字,没背面,没正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神会起立说道:“是一切佛的本源,是神会的佛性。”

大师说:“对你说了没名没字,你却还要把他叫做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便当了住持,也只能成为一个知解宗徒。”

惠能大师圆寂后,神会到了京师长安与洛阳,大力弘扬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着有《显宗记》,盛行于世。这就是着名的荷泽禅师。

惠能大师看到各宗派之间互相为难指责,弟子们都生起邪恶之心,所以经常召集门人弟子,宽厚怜悯地对大家说:“修行佛道的人,一切善念、恶念,都应该全部除掉。没有什么名相可以指称自我本性;独具无二、没有分别的自性叫做实性。在实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切教派法门,都必须立刻就能自我识见。”所有人听了,全都行礼,请求惠能大师教化指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