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2242200000049

第49章 实验研究(2)

二、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作为科学实验,其一般的程序如下:(1)在准备阶段,要确定研究问题,研究实验目的,明确研究假设和研究对象,并做好实验设计和选定研究工具;(2)在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者一方面按预定计划安排和控制环境,另一方面对预期的结果观察变量、观察测量所给的记录,而后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3)结果处理阶段。实验结束后,通常是采用统计的方法整理分析资料,最后以文字的方式撰写报告。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一般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这需要查阅有关的理论文献,确定研究课题的价值及其可行性。(2)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的因果关系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实验证明或检验的目标,所以提出研究的假设或者问题是实验研究的主要步骤。这需要选择和分析各个有关的变量,将变量分类并建立变量间的因果模型。(3)实验设计。这包括选择实验场所,配备各种实验设备,准备测量用的工具,制定实验的日程表,安排控制方式和观察方法。

(二)实施阶段

实验阶段是实验的操作阶段,即进行实验测量的阶段。操作阶段包括选取实验对象和进行实验两个组成部分。选择受试者是实验研究中的抽样过程,对于实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采用随机、指派等方法进行实验分组。有的受试者是在实验实施前就确定好的,有的是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进行选择分配的。

实验实施是根据实验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控制实验环境,引入自变量,然后仔细观察,做好测量记录。实验所要求的观察记录应当是定量化的数据,因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只能通过定量化的指标才能加以评定。测量工具一般有问卷、量表和仪器等工具,测量工具的选择首先要保证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资料整理总结阶段

资料整理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实验结果的陈述,同时也是实验目的的体现。它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1)整理汇总实验材料。对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以此检验假设,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

(2)撰写研究报告。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前期的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是实验的最终成果。

第三节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实验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实验设计和多组实验设计。简单实验设计也称为经典实验设计,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标准的实验设计,它考察的是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或仅有一个实验组。多组实验设计则有三个以上的组,它可以考察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一、简单实验设计

1.标准实验模式

实验法基本逻辑:研究时,将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实验前的实验组数值为1,控制组为3,实验后的实验组数值为2,控制组为4,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在实验组改变变量a,而控制组不变(即不受a的影响)。试验后,b2-b1等于实验组的变化,b4-b3等于控制组的变化。那么,变量a的效果=(b2-b1)-(b4-b3)

如果数值是0,即无效果;如果不是0,即有效果。

2.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如果a在发生作用时,没有事前量度b1和b3,那么实验效果=b4-b2,如下图所示:

由于事前的情况不知道,那就很难判定这种效果是由a的变化引起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引起的。所以这种实验不算理想。

3.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如果a在发生作用时,没有控制组,那么实验效果=b2-b1。如下图所示:

事前事后

实验组b1ab2

由于这种实验没有控制组做比较,实验效果也很难判定是否a在起作用,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有其他事件发生作用,所以这种实验也不太理想。

例如,选五个高中学校做实验组,另五个高中学校做控制组,假定两组情况基本相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1990年升学率1993年升学率

实验组(五所高中)10%改变师资40%

控制组(五所高中)12%11%

实验结果=30%-(-1%)=31%

当然这种方法是理想的,效果最可靠。

二、多组实验设计

1.所罗门四组设计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测量干扰因素和交互作用效应的影响,该设计涉及四组受试者,从一群人中随机分派,如下图所示:

这种实验设计实际上是以最简单的形式把前面几种设计组合起来所得到的一种新的实验设计。该设计也是只有一种实验处理,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一共4个组,两个实验组,两个控制组;两个实验组中,一个组有前测与后测,一个组只有后测;两个控制组中,也是一个组有前测与后测,另一个组只有后测。在上面的基本模式中第1、2组是实验组;第3、4组为控制组;第1、3组有前测与后测,第2、4组只有后测。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区分出外部因素和测量干扰的影响,克服了实验组、控制组仅施后测设计和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两组设计的缺点;实验者可对四个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多种比较;实验者还可以运用2×2方差分析来处理四个组的实验数据。

它的缺点是:设置四个组,必然会增加受试者人数,增加了实验的困难;所得结果需要经过复杂的统计检验,往往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它只能判断其他外部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但无法确定哪些变量与因变量还存在因果关系。

2.因子设计

因子设计是为了考察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影响。如果a(小组讨论)与犮(电视宣传)各有一实验组,并且增加一组实验,即同时进行讨论和电视宣传,那么哪一种实验效果好呢?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要判明以上三种实验的效果之优势,可与此三种实验组之变化与控制组之变化进行比较。

总之,实验研究的步骤如下:

(1)以配对法或随机法成立两个对称组:实验组与控制组;

(2)两组皆在实验前,量度b之数值(b1,b3);

(3)使实验组受a影响;

(4)两组皆在实验后,量度b之数值(b2,b4);

(5)比较两组之变化,即计算a变量之效果(b2-b1)-(b4-b3),如果不等于0,表示a对b有影响。

第四节实验研究评价

由于实验研究具有“纯化”和“强化”的特点,所以,它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实验确立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社会实验也有缺点和特殊困难。

1.实验的情景难以控制,即难以排除被研究变量以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实验难以达到自然科学实验的精确度例如,研究两个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可以选择两个教育方式不同而小孩最初的智力接近的家庭来进行实验研究。但是,难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小孩伙伴的影响等等。由于不能控制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因而就不能知道小孩智力发展的不同到底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多大影响。

2.实验对象难以控制

社会实验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意识的主体,在被研究前,他已有自己的经验、认识和思想,这些主观的东西在社会实验中必然造成影响。同时,这些主观意识是实验中难以控制的。

3.实验对象受到限制

因为以人为实验对象,就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研究者不能通过教唆一个小孩犯罪的方式来研究教唆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一般也不能进行使实验对象触犯法律或冒生命危险的实验。

4.难以确定实验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

社会的每一个群体都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复杂网络,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选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比自然科学实验中变量选择还要困难得多。一种现象受到哪些现象影响,在这种现象中又有哪些是主要的或影响大的。一种现象又影响到哪些现象,哪些现象是比较大的。这些都需要反反复复地探索研究才能解决。

5.实验,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相符

因为人是生活在复杂的群体之中的,他的言论和行为都必然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制约。而实验往往要使被实验对象“纯化”,即在一定程度上从复杂的群体生活中分离出来。这样,人们的言论和行为也就发生了变化,与本来应有的实际状况相脱离。

6.实验人员对实验对象产生影响

霍桑实验即为一例。

总之,在社会研究中,我们可以用社会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研究,搜集资料,但也要注意社会研究的对象人及其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不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