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2242200000031

第31章 文献研究(2)

他们检视了1987年9月的《纽约时报》(n犲狑YkTiM犲狊)、《费城调查报》、《全国调查》以及《星球报》所有的讨论议题。前两者是声誉卓着的每日都会报纸,另两份是全国性的八卦性周报。

作者将其运用或研究发现锁定在行为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或社会研究等领域,只把那些将研究发现当作主要报道焦点的文章纳入。因此,单独提到科学家的名字并不重要。研究者编码以下项目:研究领域、研究者的职业类型(如大学、政府、私人企业)、研究者姓名、研究者报告的原始形式(如书籍、文章、会议手册)、研究方法、研究脉络(即前置研究的范围、研究发现的限制)以及文章长度。他们编码了291篇科学性研究文章,每篇文章都由接受过训练的编码员加以编码。此外,文章中随机选出10%再有全部编码员加以编码,编码员件的信度为82%。

研究者发现报纸比八卦性杂志刊出较多的研究(前者登185篇,后者登106篇);两种刊物都刊载了较多的社会科学研究(39%比44%);正派报纸报道比较多政府部门所作的研究,而小报登比较多大学进行的研究——正派报纸的90%比小报的62%;两种媒体都着重在研究发现;而只有略高于1/3的文章指出研究进行的方法。

两种刊物都很少提到与其他研究发现的比较分析;而几乎没有报导提到研究限制(例如:研究概化程度的限制)①。

1984年以来,彭昆仑先后在《红楼梦学刊》等会议或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古籍电脑化与社科研究手段现代化》等16篇论文。

彭昆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科技人员,以他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长期以来依靠版本学、考证学、谱牒学等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红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在红学界乃至古籍研究界引起震荡。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教授对彭昆仑的研究作出这样的评价:“这是红学研究的一大创举,是科学与艺术的拥抱。”

以拼成了“永远拼不成”的七巧板——红楼“两年”问题为例。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年序、年龄问题(即“两年”问题)作过系统研究的红学大家不乏其人。从清代算起,有姚梅伯、王希廉,20世纪30年代有胡适、俞平伯、张笑侠,50年代有周汝昌、何心,“11岁”、“6岁”、“13岁”、“9岁”、“15岁”等等,诸家学说均有依据,如此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70年代末,有人断言:“《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是一块永远也拼不起来的‘七巧板’。”

彭昆仑感到解决“两年”问题,必须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版本考证与逻辑判断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判定相结合、正常信息检验与异常原因追踪相结合等综合考察和全面判定的方法。而如此浩繁的工作量,非计算机难以完成。

彭昆仑从《红楼梦》中选出有关72个主要人物含有时间和年龄信息的资料共800余条输入电脑。从1440个“窗口”中选出近百个“窗口”作为优选“窗口”,每一个“窗口”再确定一个上下时限。如红楼16年,黛玉的年龄下限为14岁,上限为18岁等,如此经过逐条测算,结果是“六岁论”有90多个矛盾点无法通过,“13岁论”有70多个矛盾点受阻,“9岁论”基本上全部通过。

这就是说,如果黛玉入都定为9岁,则其他人的相对年龄和故事发展年序都较为合理。

红学家们第一次听说中国人自己成功地应用电脑参与红学研究,两百年的疑案一朝廓清。红学家们更为激动的是,他们看到了红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新的前景①。

2内容分析的步骤

内容分析的主要步骤有四个方面。

(1)选定文本。依据研究目的,选取适合研究专题的文本资料。这些文本要达到规范性的要求,保证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然,这些文本也要是可以找到的,如有的可利用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本,有的也许要征集(如个人日记、传记等文献);有的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如《大趋势》的作者为了出版每季的趋势报告,有规律地考察着每月数以千计的地区报纸,从而得出他们观察到的普通趋势。

(2)进行抽样。首先,要考虑什么是分析单位。假如分析单位是个别作者,抽样设计就可以选择适合研究问题的全部或部分作者;假如要分析文本材料,那么分析单位可能就是词、题目、体裁、段落、概念、语意或以上各项的合并。其次,要考虑抽样方法。应该说任何常用的抽样方法都可以用于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将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用于某一国小说家、某一地区的法律、甚至某个名人的独白;我们也可以去分层抽样各类报纸的社论立场进行分析;也可以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电视广告研究。然后,我们便转入对原始资料进行转换的过程。

(3)分类编码。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分类编码都是必需的;定量的内容分析主要以“数字”作为编码的代号,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定性研究则以“文字”(为检索方便,也可以数字或符号作为类别的代码)进行分类编码,建立相应的“资料库”。内容分析中的分类编码包含着概念化和操作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都包含着理论指导和经验观察的互动。其中还涉及显性编码和隐性编码之区分。显性编码是针对文本中可见的、表面的内容进行的编码,如某个字、某个动作在文本中出现几次,相对说比较明确;而要对文本内容中隐蔽的、暗示性的意义进行编码,也就是隐性编码则较为困难,它要依赖编码者对语言及社会意义的知识和训练。

(4)分析归纳。建立“数据库”和“资料库”后,就可以进行资料的分析。定量的内容分析主要进行统计分析、单变量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定性的内容分析主要就是对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并抽象到一定的层面,不仅描述,而且试图找出模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

总之,内容分析有它的经济性、非介入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当然我们在进行分析时要注意效度和信度。

3二次分析

二次分析是对第二手资料的分析,主要是指对他人搜集的统计资料进行再分析。二次分析最成功的例子是人口统计学,它已经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人口统计学利用政府机构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搜集的统计资料,通常是人口普查资料,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得出关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职业变化以及其他过程的概括结论,这些结论通常超出了政府部门搜集这些资料所关心的范围之外。二手统计资料可分为原始数据和经过整理后的统计数据。这些资料有的是以统计文件(如书籍、报告等)的形式呈现数字;有的以集刊的形式保存在图书馆或存入电子档案;有的则是向社会公开的调查资料数据库,如美国的“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SocialSurvey,简称GSS)数据库就向社会公开,研究者可以无偿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统计资料的二次分析对长时间或跨国的研究非常有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自杀论》就是一项基于统计数据进行的研究典范。

二次分析不一定劣于首次分析,它甚至可能产生比最初搜集那些资料的研究人员更为精确和适用的结论。事实上,二次分析完全可以象首次分析一样的完善和精确。二次分析人员甚至稍有优势,因为他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研究设计和资料搜集上,而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于所获资料的分析、解释和创造性思考上。

但是,指标选择与索引构造是应注意的事情。因为二次分析人员必须在现成的指标中寻求那些适合与他的概念框架的指标。这里总是会有这样一种危险:某些指标之所以被选择、只是由于它们容易得到,而不是因为它们应被选择;它们可以测度一些正被研究的概念之外的概念,所以有可能引入尚未知晓的偏见程度。

自杀研究

人们为何自杀?每个自杀案无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和解释。然而,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越考察手边获得的资料,就发现越多的差异模式。他考察了下面几个变量:

温度(炎热的夏季,自杀出现了不成比例的数量)、年龄(35岁是最普遍的自杀年龄)、性别(男女性别比例大约是4∶1),以及许多其他的因素。最后,从不同的资料来源得出了一般模式。他发现在政治动荡的时期自杀率会上扬,这种现象在1848年左右的许多欧洲国家都存在。这个观察使他建立了另一个假设:自杀与“社会均衡的破坏”

有关。换个角度讲,社会稳定与整合似乎是对抗自杀的保护伞。

涂尔干通过对几套不同资料的分析,使这个一般性的假设获得了证明和解释。

当涂尔干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许多其他因素时,他注意到一个显着的现象:以基督教为主的国家比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有更高的自杀率。以新教为主的国家每100万人中有190人自杀;新教与天主教混合的国家则有96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则只有58人。这增加了涂尔干的信心,认为宗教在自杀问题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最后回到较为一般的理论层次,涂尔干将他在宗教上的发现和早期在政治动荡时期的发现加以合并。最简单地说,涂尔干指出许多自杀都是失范(anomie)的产物,或是对社会不稳定或不整合的一种反映。天主教,作为一个结构较健全以及较整合的宗教系统,给人们以连贯和稳定的感觉,远超过结构松散的新教。这个研究给了你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告诉你们利用政府机构定期搜集或发表的大量资料从事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节文献法评价

文献研究法具有一系列优点。

优点之一是节省时间金钱,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员和特别的设备。文献往往集中在图书馆、档案馆、报刊资料室等中心地点,查阅它们一般不需花费很多。

也正因如此,文献研究的保险系数较大。

优点之二是可以避免反应性,并且可以研究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中,只需同文献本身打交道,这样就可以避免反应性。有些文献是被研究者为个人原因而写,例如日记、信件、自传等等,自发性较强;有些文献则是为了非研究目的,例如为了管理控制、为了日常工作之需要而搜集的,客观性、可靠性程度一般比较高。正因为文献研究者不需要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所以可以用它去研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状况的演变,除了利用有关的文献资料之外,简直别无他法。总之一句话,文献研究法可以用来研究长时期内发生的过程,用来发现和揭示历史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

文献研究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文献分析时对两个问题要予以特别注意:

首先,现有文件只能提供与研究项目有关的情报。由于统计的书面文件在记录社会现象和过程时,往往根据一定的目的反映现象、情况、事件的某些特征,所以必须按照提纲中确定标准、目的,对现有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其次,应当注意借助文件只能研究与过去的过程有关的社会单位和特征,因而要永远弄清这些文件与建立文件时间的关系,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同时要检验所获社会资料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