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12240400000004

第4章 揭开学习的神秘面纱(1)

一个人来到世间,在父母哺育下习得爬行、说话、走路、吃饭、穿衣戴帽、与人交流等生活技能,学习唱歌、跳舞、算术、写字、图画,即便退了休,很多人还自愿上起了老年大学,研习书法、美术、音乐、简单的医学、保健知识……毫无疑问,学习和生活难分难舍,说它是伴随人类终身的一个实践活动一点不过分。

从人生启蒙到成长成熟,学习可以帮助个体建构知识和生活技能,累积人生经验,促进身心和智力发展,培养健全的认知、情感、意志,增长人生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整体素质的高下,影响着生命质量的优劣和人生价值的走向。

由于学习是在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因此,人们历来都认为它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现象,好比刮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预测(考试成绩)到它的效果。近百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人类乃至其他动物的学习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学习理论,从学习动机、行为特征、学习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学习所蕴含的内在规律,依据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兴趣点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学派,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环境提供的刺激与个体做出的某种反应或奖励之间形成的联结,是一种机械性反应,几乎是无意识的行为,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另一学派则提出了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主动收集信息并将这一信息转换到一种适合于解决当前任务的形式。强调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对外界接受的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再认识的过程。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关于学习理论的见解,最大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类乃至一切动物学习的本质内涵,从宏观上诠释了学习的普遍规律,使我们对人类学习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和明晰。从儿童和青少年的学校学习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是通过师长(包括老师、父母、家教)的辅导或看书钻研引起认知、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发生的持久性变化过程。学习成绩优劣以及未来成就大小与学习的情感准备、思维的品质和认知准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情感准备——求知的力量源泉

每个学生从跨进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关于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陈景润、莎士比亚的故事就会从不同管道进入人们的脑海。这些科学巨匠、文学泰斗的每一项发现发明、每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祉和美好享受以及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很快在每个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一代又一代学生无一例外地在伟人的感召下,期望自己通过读书学习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甚至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渴望。然而,很多学生往往一到中学,提到学习心里就发怵、打开书本立马头疼,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学生学习上出现偏科现象,喜欢文科,语文课上热情很高,但对理科没有丝毫的兴趣,打心眼里对物理化学没有好感;还有一些学生偏爱理科,压根儿与文科没缘。同一个老师,有的学生视之为至高无上的恩师,有的则被当成怨家仇人,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情感准备。

情感是个体内心对某一事物喜欢与厌恶、赞同与否定所持态度的体现。一般来说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再大的困难人们都愿意干,不喜欢的东西再重要,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更不会全力以赴,自然不会有好的收获。比如,有人让我们从山上背一个石头回城里去,人们肯定非常不情愿,但当我们知道这块石头是一块璞玉,背再远的路程谁也不会拒绝。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劳动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

学习的情感准备涵盖了学习兴趣、动机以及对待老师的态度等,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比如,听课、做作业前的心理趋向、喜好,生理激活水平,心情愉悦、兴奋、精力投入程度,身心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直接决定着学习(听课、看书和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着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准备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形成联结,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二是不断增长的知识和由此而来的社会成就感对学习产生渴望,两者构成一种稳定、深刻的心理倾向,机体细胞能够兴奋起来并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冲动。

不同学生会对学习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准备,在学习态度和效果上表现出很大差异。有积极情感准备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对学习充满内在的渴望,自觉将学习潜在的动机转变为实际行动,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充满积极愉悦情感,思维活跃,学习劲头大、动力足,在学习上与老师和家长形成默契,用不着外界督促,知道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即便遇到困难也很有耐心,懂得用建设性思维去克服障碍,轻易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自然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比较喜欢某一学科时,有关该学科的种种印记时刻都会不停地在大脑中闪现,一定对揭示其中奥秘产生渴望,迫不及待地想搞清楚其来龙去脉。有了这种难以割舍的爱,学习起来容易上心,随时随地以喜悦的心情、专注的神情、活跃的思维、饱满的精神对待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的欲望,朝思暮想地玩味学习内容。全身心投入其中,必然对所学的知识点理解领会得快、记得牢,遇到困难会主动找老师和同学帮助解疑释惑。反之,缺少积极的情感准备,对学习反应冷漠,思维兴奋不起来,当然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没准那些勤奋用功的学生,刻苦认真的态度也会退化,失去学习热情,从此惰怠起来。

一个同事的儿子贾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我时常与她交流孩子学习的话题,试图挖出考上北大的秘诀。其中,有一件事让我产生兴趣。同事告诉我,儿子上中学后,她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打开录音机(后来改用CD播放机),播放英语磁带或光盘,让儿子利用穿衣、洗漱、吃早点的时间锻炼听力。从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时间从未间断,结果儿子英语成绩特别棒,高考时接近满分。

我的儿子上初中后,也非常勤勉,自发地制定了“燕园计划”,雄心勃勃地要登上北京大学的殿堂。受同事的启发,我复制了北大高才生贾杰早晨锻炼听力这一做法,每天早晨起床后播放英语磁带。一开始儿子勉强接受,但两个星期过后,儿子告诉我,白天学了一天,实在太累,早晨起来需要安静和放松,不想再听英语磁带,希望能够看看电视,播放些轻松欢快的体育或音乐节目放松一下,我只好顺从他的意思。后来,我又问那个同事,一大早起来播放英语对话,儿子烦吗?同事告诉我,他没说喜欢,也没有反对,反正我们就放。结果可想而知,我儿子当然没有实现自己的“北大梦”,只上了武汉大学。不过,我们全家对这样的结果仍然非常满意。

这一事例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哲理,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内心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情感准备,而且学习的情感准备与学习效果正相关。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知情意与行动完美结合才能产生良好学习效果。学习的情感准备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当个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动机的激活功能发生作用,必将促使人们产生某种行动。

人类动机理论研究领域杰出代表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包括生理(饥、渴、性等)需要,安全(安定、可靠、摆脱或威胁等)需要,归属与爱(被人或社会接受)的需要,自尊(被人赞许、认可等)需要,自我实现(个人潜能)的需要五个部分。认为前四位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有明显的先天性的本能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从精神层面满足一种社会价值,是一种无止境的高效需要。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学习的情感准备最原始的动机大都来自内心这些生存和生长的真实需要,而且,有什么需要就会有相应的情感准备。比如,有的学生做梦都盼望着未来能有个理想的职业、幸福美满的家庭,并清楚地知道读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或唯一途径,于是,自觉地以刻苦认真的情感准备去对待学习。

美国人格理论鼻祖哈利·斯帝克·沙利文认为:“需要是有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引起的张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适值我的中学时代,生活相当困难。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鞋子,吃了上顿还不知道下顿在哪,经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然而,班上有几名厂矿子弟,人家穿着雪白的网球鞋、时尚的衣服,用的是中华牙膏、护肤霜等“名牌高档奢侈品”,一个个光鲜靓丽,精神抖擞,每每表现得趾高气扬。一到晚上,农村娃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复习、做作业,下了晚自习,教室、寝室熄灯后,有的学生还在路灯下看书;那些居民娃打球、约会、遛马路、看电影,如此时尚安逸的生活,让我们乡里娃好生羡慕和嫉妒。

同样是花季少年对学习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准备,农民子弟玩命地啃书本,城里孩子却尽情地消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原因不言自明。农村娃因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现状与内心需求严重失衡,体内隐藏着一种改变生活境况的强大张力,期盼着有朝一日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而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城里娃不需要太用功读书,高中一毕业就可以内招或接班进厂当工人,过上“小康”生活,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张力和压迫感不强,又何必去挑灯夜战呢。所以,当他们安逸地躺在热被窝里睡大觉的时候,农村的穷小子们正在发奋读书,锻炼肌肉,磨炼意志品质,积攒超越他们的本领。几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农村娃从大都市回到故乡,看到当年那些城里的“贵族”子弟多数已经下岗,心里难免有些酸楚。这就是不同学习情感准备造成的不同心态和不同命运。

进入互联网时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国人思想空前解放,人的思想多元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当多的家庭不再为生存发愁,不少青少年不再像父辈那样世俗和功利,有了多元的价值观取向,更多地关注精神需求,渴望个性化发展,对音乐、文学、自然科学等纯粹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导致同一个群体的学生因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和认知驱动,对学习表现出多样的情感准备。概括起来有:探究性情感准备、实用性情感准备和成长性情感准备。

探究性情感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大千世界,尽管人人都有吃喝享乐的生理性需求,不少人热衷于满足眼前美食、安全和情感享受。然而,人类终归和低级动物有着天然的区别,有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社会需要。婴儿从娘胎来到世间,一睁眼,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成长的每时每刻对各种声响,大人们的每一个动作表情,眼前形形色色的玩具、食物、饮料等所见所闻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理。在下意识地模仿中与成人进行交流,试图弄清楚眼前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由简单到繁杂逐步学会一些生活技巧,明白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知事后,进入幼儿园学习游戏、唱歌跳舞、识字,内心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和成就感,对所看到、听到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把这些新鲜玩意儿搞清楚。于是,人们发现许多小朋友,逐渐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兴趣,一旦消除因陌生引起的不安全心理后,有一天,父母想随意阻止他(她)不要上学,孩子肯定不会答应。在他们看来,学校每天都能增长见识,学到新知识,得到难以名状的精神收获,相比而言,待在家里则显得没有意思。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放了寒暑假在家待上一段时间,都盼望着早点开学,原因再简单不过,待在家里生活单调,接受不到新的信息,感到无聊,学校能够收获在家无法得到的精神食粮。种种现象表明,学习乃人之天性。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从懂事的第一天起,都会有天然的学习认识新事物的兴趣,有探求知识创新生活的原始冲动。

在一个信息社会,儿童和青少年接触的社会更加宽泛,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愈加强烈,很多孩子好奇心使然,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喜欢刨根问底,常会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从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孩子们都期望能够上一所理想的中学,考一所有名的大学,受到好的教育,未来能够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使生命更加精彩。即令许多成年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关注精神感受,对音乐、美术包括各种小发明充满向往。这种积极健康的心理需要,促使人们产生探究未知世界奥秘的愿望,以此实现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