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12240400000038

第38章 驯服精神,当自己的“老板”(3)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容易感情用事,兴致来了学习劲头很足,受到挫折时常常懈怠下来。他们受青春期情绪困扰,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导致认知发生根本性错误。一事当前,认为真理在自己一方,只选择当时让自己愉快的事,对长远看来真正美好的东西却不予重视,常常不由自主地犯一些自认为正确的错误。由于缺少恒常心理,往往在各种诱惑下失去理性,始终对正确的东西想得多,做得少之又少,多数时候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在走,每每后悔,却一次次又重蹈覆辙。然而,他们并非有意而为之,根源还是大脑可控性不够坚定,专注度较差。比如,虽然很多学生明知早恋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违反校规,家长和学校非常反感,但他们的理智被感情掩盖,每每感情用事涉入爱河不能自拔。

跳跃形态中的一部分人,充满激情,理想主义色彩浓,学习愿望强烈,不满足已拥有的一切,大脑灵动,思维开阔不拘泥保守,思想深邃,情感丰富,待人热情大方,善于沟通交往,常常依靠直觉领悟事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构成事物形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因而,他们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只要能够克制一些,少一点私欲杂念,多一点淡定沉稳,一旦成功就会有大作为。

统计显示,除去高端专业技术领域外,在当今的社会名流和企业精英中,中学阶段成绩排在10名左右的学生成功概率比较高。这部分学生性格豪爽、人缘好,工作表现抢眼,说话得体,办起事来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特别容易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大多数同事的认可,所以比别的学生在事业上抢得先机。而前几名的“尖子生”,走向社会后有相当一部分会从优秀行列慢慢销声匿迹。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华裔),学生时代大多数考试成绩徘徊在10名左右,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才升为正教授。

专一形态

这一类型的学生黏液质气质特征明显,性情平和,安静稳重,有一个相对清醒的头脑,思维超级专注缜密,随时随地都能够全神贯注,进入忘我的状态。因为思维专注,他们的人生目标非常清晰,知道学生的主业是什么,学习始终在大脑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有条不紊地把每个目标变为现实。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强,同一时刻大脑只有一个念头,只想一个问题,自小就培养起了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自觉排除外界干扰,对“窗外”之事保持适度距离,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睡觉,几乎整天都想着读书学习的事。在外人看来,他们生活讲究规律到了机械的地步,甚或有些呆板,早晨一进教室不管老师在场不在场,一头扎进书堆里,复习头天学过的重点内容,对即将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课堂上,思维步步紧跟老师的授课内容,不停地把老师授课的每一个重点环节理解消化纳入自己知识体系。他们思维严谨,像眼睛揉不进沙子一样,学习上不允许有疑点存在,每堂课的内容当堂理解消化,没搞懂的问题随时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听课质量高,学新知识快,不用费多大劲就能完成作业。课余时间,用不着父母督促,自觉按照早已形成的习惯,按部就班地整理笔记、复习,或有重点地做些课外练习,学习上从不欠账。

思维专一的学生酷爱阅读,看起书来全神贯注,几乎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在车站、地铁、公交车等嘈杂的环境看书,记单词。尤其是看起小说来如痴如醉,常常沉溺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达到忘我的境地,很多人在小学阶段甚至更小的时候就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能够领略到各种科学文化书籍中丰富的内涵,吸收其耐人寻味的营养,同时也使专注力得到滋养。

我上中学时,一位高我一级的校友侯某,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在镇上工作。这位同学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妹妹,干一大堆家务活。所以,平时除了上课,很少看见他做作业,但奇怪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就是个“天才”。成年后,一次与当年的中学老师聊天,他才道出了个中原委。原来,侯由于早年丧母,生活的艰辛练就了他少有的沉稳和安静,平时不苟言笑,不善交际,性格专注平静,课堂上两只眼睛始终围着老师转,在听课的同时,把重要的内容默默地记下来。当老师把主要内容讲完之后,转到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则翻开课后练习一边看,一边在纸上算、书边写,这也许就是他的作业。整个上课过程中,不管别的同学怎么出洋相、瞎倒腾,跟他毫无关系,学习几乎不受影响。不容分说,这个所谓的“天才”,其聪明就体现在专心听老师讲课,抓紧点滴时间记忆、作业,专注的思维形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他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思维专一的学生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像箭头一样,随时聚焦并锁定目标,精力集中,对外界刺激有很强的免疫力,学习效率高得出奇。儿子刚上初中那会儿,有时去学校接他,发现多数孩子放学走出校门总是你推我一下,我扯你一把,打打闹闹、跌跌撞撞地游戏打闹。路过食品、玩具小商店,孩子们免不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买点零食边吃边聊往家走,非常放松和淘气。也有一些孩子回家的路上或单独或结伴而行显得很安静、很规矩。其中,有一个小个子男孩却非常另类,每次放学后他都背着书包独自走出校门,走路神情专注,目不斜视,对路边的一切熟视无睹,好像周遭世界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很少与同学在路上闹着玩儿。当别人跟他打招呼时,只是淡淡地点头回应一下。从专注的表情,我断定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拔尖。果然不出所料,当我将自己的判断说给儿子后,他告诉我确实如此。这个孩子叫何思阳,每次大考成绩在年级都名列前茅。让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被同学们封为“游戏王”,游戏水平和学习成绩一样出彩出众。

一个周末的下午,儿子带着包括小何在内的几个同学来家里玩,轮换着玩电脑游戏。当小何上机操作时,只见他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两只手像弹钢琴一样快速灵巧地敲打着电脑键盘,我和其他几个凑热闹的小孩看得目瞪口呆。而当其他同学玩的时候,小何似乎不感兴趣,顺手从书架上拿来一本小说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任凭别的同学在游戏里怎么乐,在一旁阅读的小何丝毫无动于衷。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介绍这个学生的学习经验,其实很简单,只有一条,那就是课堂上非常专心,每天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放学后,马不停蹄地回到家把剩余的作业做完,晚饭后复习一阵,一天的学习就完成了。剩余时间可以尽情地看自己喜欢的小说,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快乐,爱干嘛干嘛。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别人忌惮、讨厌的作业、考试,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学习像是一种充满了快乐的智力游戏,同样很有意思。

专注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和阅读中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欣快,由此形成了强大的内心和较高的生活品质,生活境界出类拔萃,对游戏、网络、电视之类的快餐文化不屑一顾。

我有意跟踪了2009年几位全国高考状元,他们在谈到学习的秘诀时,无一例外地把提高学习的专注力作为制胜的重要法宝。北京市理科状元宁少阳,高考成绩703分,生物、数学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奖。然而,小学时的宁少阳就读的是一所普通学校,不显山露水,但他最大特点是听课非常专注,所有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到家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预习第二天的重点课程,留出一个小时来玩自己感兴趣的天文、围棋等,晚上10点钟准时上床休息,平时几乎不开夜车打疲劳战,劳逸结合,学习效率高得惊人。他坚定地认为,如果说学习有什么秘诀,那就是思维跟着老师走,认真听课,不搞题海战术,基本不做校外练习。宁少阳的父母亲也都是一般职员,他们的育子心得是,“平时很少管孩子的学习,基本靠学校和他自学”。平淡朴实得让人难以置信。黑龙江省理科状元王百洋,由于家里住房面积小,百洋和父母挤在一间小房子里,他学习时家里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彼此互不受影响。百洋思维专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他曾经自豪地说:“我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只有一条:上课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思维跟着老师一起互动,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一次性搞定,课后作业像玩一样。”

思维专一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赞美和羡慕的眼光,从更深层次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人生之美妙,很多人慢慢会成为老师和父母心中的宠儿。同时,专注也培养了他们干练果断,雷厉风行的性格,锻造了超凡的毅力,使他们更加自信,所有这一切为他们积攒了足够的人生资本,率先抢得了成功的制高点。

部分思维专一的学生,学生时代在掌声和赞扬中长大,很少经历过挫折的考验。由于人生目标远大,对成功充满渴望,在他们身上很可能会留下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兴趣爱好单调,思维狭窄,价值观单一,性格僵化,无法培养起建设性的思维品质。很多时候追求成功的驱动力太强,没有得到控制的欲望会变成贪婪和任性,事事都想争第一,大脑在毫无觉察时出现自我膨胀,造成判断模糊不清,心理失去平衡。

心理学家阿德勒人格动力学理论指出,“追求优越是人们寻求补偿自卑感或无能感的主导动机,是所有动机背后的中心动力学力量。”他认为优越感包含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要达到优越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试图通过非建设性的方式获得个人优越;第二是对社会的关注,其旨在追求所有人的成功和完美。第一条途径是精神症患者常用的,把追求优越当作成功,很少或根本不考虑他人。目标是个人的,追求的驱动力主要源自夸大的个人自卑情感。第二条是心理健康的人采用的,追求的是全人类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目标。他们的成功是一种趋向完善或完美的自然倾向,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一味沉溺于个人优越的学生,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时会不择手段地把聪明施展在旁门左道上,难免玩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好比高速路上飙车,由于过于专注目标,车速太快,无暇顾及道路两旁的自然风光,一旦方向跑偏或出现颠簸,一发不可收拾,造成车毁人亡。有的即便达到目标,也常常会感到成功的苦涩。

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需要压舱物保持船体平衡,从而避免风浪颠簸造成可能的危险。一些智力超群的学生往往缺乏谦卑的智慧,目空一切,自高自大,渐渐形成自我封闭心理。本来是被假象遮住了眼睛,却盲目自信地认为自己看到了真理之光,在追求个人目标时依然十分专注和执迷不悟。当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往往因为思想准备不足而一筹莫展,或用自认为聪明的办法干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来。

北方青年杨某,高中毕业后以所在城市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走入人才济济的全国最高学府后,一向在学习上唯我独尊的他优势全无。第一学期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垫底,尽管他又拿出当年高考前的劲头刻苦学习,却始终未能改变尴尬的排名,自卑和烦恼一起向他袭来。于是,想到去网吧放松一下,试图让自己在游戏中忘却暂时的烦恼。然而,游戏强大的诱惑力,让他一玩起来就松不开手,学习的事被晾在一边,成绩每况愈下。大二时多门课程出现挂科,被学校勒令退学。

回想起一年多前,在鞭炮、锣鼓声中离开偏僻的山村,来到首都北京求学,如今要重新回到那片令人亲切而又感到一丝苍凉的土地,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在家待了没几天,面对亲人的责备和白眼,看到母亲整天以泪洗面,他陷入了深深自责,感到无地自容,总想着让自己躲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