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道家之精神
12239900000005

第5章 道家的思想渊源(3)

《周易·随》卦辞有言“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小畜》卦说“复自道,何其咎”。这两处的“道”都含有规律的意思,与老子的“唯道是从”意思相近。老子继承了《易》的变化思想。老子曰:“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第五十八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人所不可阻挡的,进而将《周易》之“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发挥为“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的根本原则,指出事物之间的转化也是不可避免的。老子还继承了《周易·坤》卦的谦下守柔思想,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老子还发扬了《损》卦、《益》卦之思想,提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辩证思想。此外,《老子》第八十一章的“美言不信”与《周易·困》卦之“有言不信”,以及《老子》第四十七章的“不出户,以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与《周易·节》卦之“不出户庭,无咎”等等,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2.《老子》与《诗经》的关系

前辈学者刘师培、朱谦之等人都认为《老子》之用韵不少地方与《诗经》相同。其实,老子的“无为”概念与《诗经》也有关联。《诗经·王风·兔爰》谓,“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诗经·陈风·泽陂》云:“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这里的“无为”指没有主观上的刻意作为,“清闲自在”,颇合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之意,也合乎道家追求洒脱飘逸的精神境界。此外,《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与《小雅·谷风》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覆我,出入腹我”的言辞颇为相近;《老子》第六十四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与《大雅·荡》:“天生蒸民,其命匪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意境上也很相似。《小雅·十月之交》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老子则将这种对立面之转化上升为“高下相盈”的哲学理论。《小雅·小旻》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老子也说:

“豫兮,其若冬涉川。”(《老子》第十五章)两者的意思相近。还有《小雅·巧言》的“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也与《老子》第六十三章“轻诺言必寡信”的意思相似。道家秉承了《诗经》中《伐檀》、《硕鼠》等篇的忧患意识,批评统治者的享乐与安逸,同情百姓的贫穷与劳苦。《老子》第七十五章有云:“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批评衣服华丽、饮食奢侈、喜好宝剑的统治者为“盗夸”(大强盗)。

3.《老子》与《尚书》的关系

远古时代还没有水利工程的时候,“水”常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于是,治“水”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尚书·尧典》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到了大禹治水成功,人们对水性的理解才有了根本突破,进而将治水之系统工程的经验运用到治国上,故有“洪范九畴”之说。《尚书·洪范》明确指出“水曰润下”,也就是说,水有倾下的本性。《尚书·禹贡》亦云:“江、汉朝宗于海。”于此,我们不难理解《老子》第六十六章所说的“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的意蕴。关于这个问题,《老子》第三十二章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八章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些论述都是以水性来喻道性。其实,老子将水的“不争”之德扩展到人的处事原则,这也可见于《尚书·大禹谟》。《大禹谟》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能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能与汝争功。”老子则说:“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还有老子所论天道如张弓“损有余补不足”,《尚书·大禹谟》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洪范》的“高明柔克”思想,以及《尚书·君陈》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反映在老子的治国思想上是“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第六十六章)。由此,老子进一步归纳出“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第六十八章)的用人之道。老子认为君王应当具有如下品格:“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祥,是谓天下王。”

(《老子》第七十八章)对照一下《尚书》,也可以发现彼此的相通之处。该书的《盘庚》篇早说过类似的话:“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罪。”《尚书·汤诰》也说:“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当然《尚书·蔡仲之命》及各篇所言的如“慎厥初,惟其终,终以不困。不惟其终,终以困穷”等谨慎思想,老子都继承并予以发挥:“豫兮若涉冬川,犹兮若畏四邻……”(《老子》第十五章)“慎终如始”(《老子》第六十四章)。此外,老子更是汲取了《尚书》“敬德保民”的思想。《尚书·皋陶谟》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老子则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尚书·盘庚》谓:“汝有积德。”老子则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重积德则无不克”(《老子》第五十九章),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子》与《尚书》之间思想的不解之缘。

4.《老子》与《周礼》的关系

老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对礼自然是熟悉不过的了。《史记》、《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此外,《大戴礼记·武王践祚》记载武王警戒自己而在席之四端、座案、铜镜、水盆、屋柱、手杖、腰带、木履、酒具、食具、门、窗、剑、弓、矛等器物上刻上十四条铭文,其内容是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其意思与道家精神相通。比如,牖之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而老子则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剑之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弓之铭曰:“屈伸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鉴之铭曰:“见尔前,虑尔后”;席之前右端之铭曰:“无行可悔”。这些思想都与老子“唯施是畏”的谨慎思想共通。我们前文已说道家对礼是持超越态度,并非抛弃。比如“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国的“丧礼”“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第五十四章)就是明证。只不过道家认为,在根本上,礼不可以治国,反而可能成为社会动荡之源。老子就说:“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第三十八章)

5.《老子》与《乐经》的关系

《乐经》失传不可考,但我们从“《乐》以道和”的论述可以把握《乐经》的和谐精神。老子曰:“音声相和”(《老子》第二章),道出了音乐“和”的本质;老子还说:“大音希声”(《老子》第四十一章)。这似乎透露出上古音乐重自然、重境界以求共鸣的艺术特点。

6.《老子》与《春秋》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左传》、《国语》等史书中窥探《老子》与《春秋》关系之一斑。

《左传·文公元年》曰:“卑让,德之基也。”老子则有“外其身”、“后其身”之教。

《左传·哀公十一年》有言:“盈必毁,天之道也。”还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有言:“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必弃其民,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助)?”

《老子》第九章则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甚美必有甚恶”,老子则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老子》第二章)。再看《国语》,也有许多言辞,颇类《老子》等道家着作的说法,例如《楚语》有言:“帅天地之度”、“顺四时之序”、“度民神之义”、“仪生物之则”,都与道家“大顺”天道、顺民心的思想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