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风流十讲
12238200000018

第18章 隐逸之风(2)

可以说,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传奇性、超越性和浪漫气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传统士大夫的心灵世界中,隐逸,有着远比出仕为官更高的精神品性。所以,像管宁这样的有志之士,愿意终身实践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管宁这样的贤才放弃世俗的功名,去过那样一种清贫寂寞的隐居生活呢?管宁这样的做的时候,有哪些古代的前辈隐士为他提供信念支撑和精神援助呢?我们来讲几个古代隐士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在中国古代的隐士谱系中,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上古的隐士许由。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相传尧帝和舜帝都曾拜他为师。后来尧做了天子,觉得自己德行比不上许由,不足以君临天下,就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但许由是个非常正直高尚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竟然逃走了,隐居在颍水之阳的箕山脚下。后来尧又召许由做九州的长官,许由更不愿听,于是就做了一件很决绝的事,他竟然跑到颍水之滨去洗自己的耳朵,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为名位所动的节操和志向。留下了一个“临池洗耳”的典故。

许由和另一位隐士巢父是好朋友。这个巢父更有意思,他也是尧帝时的隐士,隐居山林,不慕世俗的富贵利达,年老的时候,大概觉得自己隐藏得还不够彻底,竟然“以树为巢而寝其上”,就是爬到树上,搭了个窝棚住在上面,就像鸟儿在树上筑巢一样,所以当时人管他叫“巢父”。传说许由在颍水之滨洗耳时,巢父正好牵着一头小牛犊到这里饮水,问明缘由后,巢父的反应更激烈,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所用之水玷污牛犊的嘴巴,巢父竟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许由把尧帝让天下给他的事告诉巢父时,巢父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到水池边去洗耳,也就是说“临池洗耳”是巢父“发明”的。没想到池塘的主人看见了,大喝一声:“干嘛要污染我池子里的水啊?”你看,远古时候,似乎到处都是这种视名利如粪土的高人异士,读他们的故事,我们后人常常会觉得有点不自在,有点脸红。

许由和巢父可以说是中国隐士的鼻祖,两人合称“巢许”、“巢由”,后来竟成了隐士的代名词,连他们隐居的箕山,也大大的有名,每当人们表达隐居的志向的时候,总是会用“箕山之志”来说明。

殷商后期,还有两个着名的隐士,是一对兄弟,名叫伯夷和叔齐。伯夷、叔齐,相传是商朝小诸侯国国君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排行分别是老大和老三。孤竹君生前欲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可他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不干,于是就逃走了。没想到叔齐也没把君位放在眼里,照样来个一走了之。国人没办法,只好拥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国君。伯夷叔齐兄弟两个听说西伯昌——也就是周文王——那里政通人和,老有所养,就前去投奔。不想刚到那里,西伯就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正要兴兵讨伐商纣王。哥俩儿不顾性命,“叩马而谏”,就是勒住马头进行规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要大动干戈,这能叫孝吗?作为人臣却要杀害君主,这能叫做仁吗?”武王身边的卫兵拔刀要杀掉他们,幸有太公吕尚出来打圆场,这才免于一劫。可等到武王灭了商纣,天下都归顺了周朝,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时,伯夷、叔齐却义不受辱,于是隐居在首阳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上,坚决“不食周粟”,就是坚决不吃周王朝的粮食,仅靠采摘野菜充饥,后来竟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和叔齐两兄弟的故事历来都有很多争议。我们今天看来,“不食周粟”好像有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迂腐气,但是,仔细想想,这两兄弟坚持自己认定的价值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的确算得上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令人肃然起敬。所以孔子对伯夷、叔齐非常敬仰,说他们是“求仁得仁”,死而无憾。

到了东汉,隐逸之风大兴,隐士辈出,甚至有人专门为隐士立传,把隐士称作高士,隐士传记很多都以《高士传》命名,高士也就是“高让之士”,让什么呢?让的是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东汉的隐士大都很有个性,动不动就来个“不知所终”,“查无此人”,大玩“人间蒸发”。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严子陵。严子陵年轻时已有高名,曾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一起游学,为同窗好友。后来刘秀即位,严子陵就隐姓埋名,隐身不见,和皇帝捉起了迷藏。刘秀十分思念这位贤良有德的老同学,就下令“物色访之”,就是展开“人肉搜索”。最后终于找到了在山泽间垂钓的严子陵。于是三请四请,总算把严子陵请到京城。一天,刘秀亲自来到招待所看望这位老同学。皇帝礼贤下士,大驾光临,多大的面子啊!可严子陵不仅没有三拜九叩,还躺卧不起,呼呼大睡。刘秀也不介意,走到他跟前抚摸着他的肚子说:“子陵啊,难道你不能出山当我的助理,一同治理天下吗?”严子陵假装睡着了,默然不应。过了好一会,才睁开眼睛盯着刘秀,说:“你知道巢父洗耳的故事吧,士故有志,何必要苦苦相逼呢?”刘秀拿他没办法,坐上车子叹息而去。

但刘秀并不死心,又把严子陵请进皇宫,朝夕相对,回首当年。觉得近乎套得差不多了,刘秀就问他:“我和当年相比怎么样?”严子陵说:“你比以前稍有长进了。”两人这回一直谈到深夜,干脆就同榻而眠。大概因为上次被皇帝摸了肚子,这回严子陵竟大大咧咧地把脚搁在光武帝的肚子上——两人扯平了!这事后来也传为佳话。尽管如此,当刘秀提出要任严子陵为谏议大夫时,还是被严子陵拒绝了。不久,严子陵归隐富春江畔,耕读垂钓,终老于山水之间,享年八十岁。

严子陵垂钓的地方成为富春江上最着名的名胜,有“天下第一钓台”之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十分仰慕严子陵,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结句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里的“先生之风”,也就可以理解为“隐逸之风”。

隐士的精神可以用三句着名的话来表达。一句是《周易》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蛊卦·系辞》)意思是不从事王侯争夺权位之事,或者说是不奉事王侯,乃是一种高尚之事。一句是荀子说的:“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修身》)就是志向修正之后,可以傲视富贵利禄,道义崇重之后,可以轻慢王公。还有一句是西汉刘向说的:“天子不得臣也,诸侯不得友也。”(刘向《新序·节士》)意为真正有高尚节操的仁人志士,天子不得以之为臣下,诸侯也不得和他做朋友,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才是天地之间一个大写的“人”。

隐居求志

孔子说过一句话:“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这句话对于理解隐士的精神很关键。也就是说,隐士所追求的不是功业,不是事业,更不是职业,而是“志业”。有时候,“志业”的坚持远比功业的建立更伟大,当“城头变幻大王旗”、“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时候,那些无功业、无作为、无表现的隐士,却锻造出了一座座人格的丰碑,屹立在历史的高处,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品味,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还安慰着我们日渐枯萎的心灵。

回到管宁割席的故事。我以为,管宁的志向不是别的,就是隐逸避世,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地度过一生。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汉王朝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危邦”和“乱邦”,那些英雄、枭雄和奸雄们选择的是改天换地的功业,而那些志士、高士和隐士选择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志业。你们都去打打杀杀,追逐功名利禄吧,让我躲进小楼成一统,修养身心,与山水为友,与田园为伴,安贫乐道,追求自我的完善和生命的圆满。管宁就是这样的一位志士、高士和隐士。他原以为华歆也有此志,没想到,华歆并未真正摆脱名利之心,那两件小事就是试金石,一下子就暴露了华歆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如果大家追求的道不一样,那就不必在一起谋划共事了。所以,志不同,道不合,才是管宁和华歆“割席绝交”的真正原因。

后来的事实证明,管宁对华歆还真没有看错。历史上的华歆,先仕汉,又事孙权,后来又投靠曹魏,历经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是个看风使舵、首鼠两端的人物。《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写到:汉献帝与大臣谋划诛杀曹操,事情泄露,曹操就派华歆去捉拿献帝和伏皇后。当时伏皇后躲在墙壁里,华歆气势汹汹地带兵赶来,命人打破墙壁,居然身先士卒,上去一把揪住伏皇后的发髻,愣把这个“第一夫人”生生揪了出来!这个大逆不道的行为给后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有诗云:

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说来也很奇怪,管宁虽然早就与华歆割席绝交了,可华歆却一直把他当朋友对待,《三国志·华歆传》说,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220-226),政府下达诏令,让公卿举荐独行君子,华歆就举荐了管宁。到明帝曹叡即位时,华歆官拜太尉,后来年事渐高,称病请求退休时,又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管宁。但是管宁却毫不领情,一概不受,愣是要“将隐居进行到底”。

从这个角度看,华歆真的不配做管宁的朋友。两人对人生或者成功的理解,真的不在一个层面和档次上。当华歆“将富贵进行到底”的时候,哪里知道,“将隐居进行到底”的管宁,笑到了最后。《三国演义》写道:“后来管宁避居辽东,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终身不肯仕魏。”这“足不履地”,多像是巢父的筑巢而居啊!所以又有诗赞美管宁说:

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历史固然是由当权者书写的,但当权者无法左右口碑和后人的判断。今天的人之所以不能理解管宁,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标准太过单一和功利,好像只有那些有权有势、腰缠万贯的人才叫“成功人士”,而唯独忘了,除了功业、事业和职业,还有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志业”同样值得追求,值得敬仰。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整个社会反而会陷入精神的焦虑,这就是为什么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却不升反降的原因。

那么,除了像管宁这样“隐居以求其志”,魏晋隐逸之风还有哪些表现形式呢?为什么在偏安江南的东晋一朝,隐逸之风会成为上流社会追逐的时尚呢?

与道逍遥

何为隐士

上一讲我们讲了“管宁割席”的故事,并分析了割席断交的原因,顺便也说到了隐逸文化的精神实质。突出了隐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那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这个“志”非常重要。“志”者,士之心也。士而无志,等于人而无心。像许由、巢父、伯夷、叔齐、严子陵,还有管宁这些人,都是“有志之士”,他们不求富贵利达,甚至也不求美名,却在青史上流芳千古,成了着名的隐士。

大家要问了,隐士而能着名,不是和当初的追求自相矛盾了吗?既然是“隐士”,就应该远离尘嚣,洁身自好,甚至隐姓埋名,怎么还搞得天下皆知呢?鲁迅先生有篇杂文,就专门讽刺自古以来的“着名隐士”,他说:

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但有时也当作一个笑柄。……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古今着作,足以汗牛而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着作来?他们的着作是砍柴和打鱼。

也就是说,鲁迅先生认为,真正的隐士应该是那些砍柴打渔的劳动人民,而这些劳动人民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写诗作文、沽名钓誉呢?所以,那些着名的隐士原则上根本不是真隐士。

不知道鲁迅先生的观点大家同意不同意?反正我是不同意。鲁迅先生固然伟大,但他有时候为了批评或讽刺一件事,而不顾逻辑的周延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果说真正的隐士就是那些砍柴打渔、插秧种田的劳动人民,那古往今来,世界上的隐士岂不是太多了?那现在的“三农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差不多就成了“隐士问题”了!所以,鲁迅的说法虽然极易引起共鸣,但从逻辑上和情理上却是说不通的。

我以为,要解释清楚“隐士”一词,首先就要把“士”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等级社会,自上而下有一套十分明晰甚至森严的等级序列。这个序列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就统治阶级而言,最高一等是“天子”,高居金字塔的塔尖;次一等是诸侯,就是各诸侯国的国君;再次一等是公卿,所谓三公、九卿;再次一等是大夫,如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最后一等就是士。通常所说的“士”,在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后来就和大夫放在一起被称作“士大夫”,成了读书人和行政官员的代名词。再往后,“士”几乎就成了贵族阶层的代称,与平民相对,比如“士庶”这个词,指的就是贵族和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