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12236500000053

第53章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之一,也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站姿、坐姿能给人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视觉感受,使人有优雅的气质。因此,让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很有必要的。

不少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批评孩子表现出来的形象不佳。汪先生就发现5岁的女儿有这个问题:女儿坐着时总是动来动去,好像屁股下有刺一样;她站着的时候,两只脚总是不能很好地合作,不是左脚动,就是右脚动。有时候她会往爸爸妈妈身上靠,汪先生每次都会故意躲开,她由于重心不稳而踉跄。她走路的时候驼着背、低着头,这一切让汪先生非常担心和苦恼。

汪先生有两个担心:第一,女儿站姿和坐姿不正确,会给她在今后的学习中带来很坏的影响。因为坐不住就容易走神,从而影响听课的质量。二是她站姿不挺拔,坐姿不端庄,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使她失去女孩子的优雅气质。

在亲戚朋友的眼里,王月茹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女孩子。每次和父母到亲戚家做客或到朋友家串门,她就会表现出没有教养的行为,让父母感到尴尬。比如,主人让他们随便坐,王月茹就非常“随便”地坐下。她独自一人躺在宽大的沙发上,把别人挤在沙发的一角;坐在椅子上时,她会跷起二郎腿,不停地抖动着;如果椅子没有后背,她会弓着腰,双手撑在椅子上,好像没有腰一样。

每当爸爸妈妈发现王月茹这些不良的姿态时,就会提醒她:“月茹,坐好点儿,像什么样子?”当然,主人似乎不介意她这样,笑着说:“没关系的,孩子嘛,随她吧。”这时,王月茹不知趣地说:“就是嘛,这样坐舒服,怎么舒服怎么坐呗。”由于长期坐姿不正确,王月茹出现了严重的驼背现象。站立的时候,显得委靡不振,根本看不到孩子的蓬勃气质。

王月茹的故事很好地表明了汪先生对女儿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其实,这也是很多站姿和坐姿不正确的孩子的家长所担心的问题。站姿和坐姿不佳,不但会给人留下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印象,还会影响孩子骨骼的发展。因此,让孩子从小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际交往是很有意义的。

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引导是孩子学习的直接途径,想让孩子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家长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站姿和坐姿,尽可能以规范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平时发现孩子驼背、坐姿不雅等现象时,要及时提醒孩子改正。

教给孩子正确的站姿

正确的站姿是,在站立时,尽量让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应放在两腿上。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脖子歪了、腰斜了、肚子撅了,要及时提醒孩子,告诉他这种站姿不好看。站立的时候,教孩子不要抖动脚,不要斜视别人,不要东张西望。要上身挺直,双脚与肩齐宽或稍窄于双肩,手可以插在口袋,但是在与人说话的时候,要把手拿出来,这是一种礼貌。

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大概有这样一些要求:坐定后,不要仰在椅背上,不要跷起二郎腿,抖动不止。坐的时候,上身保持挺直,目视交往对象。不要双臂抱于胸前,或是抱在脑后。双手可十指交叉,平放在腿上、桌子上,也可以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

让孩子参与形象点评

父母可以组织家庭成员讨论站姿和坐姿的相关话题,比如,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有不同的站姿和坐姿,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点评,并让孩子站一站、坐一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当监督员,监督家人的站姿和坐姿,发现不正确的,要及时提醒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