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12236500000014

第14章 不要随便把孩子扔给老人

凡事无绝对。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但也不值得大力提倡。当年轻的父母决定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时,就必须认清这样做的利弊,尽量扬长避短。

“我们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父母都退休了,在家闲着,他们很乐意带孩子,于是我们就把孩子交给父母带。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们就可以全身心地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使全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一些父母把孩子扔给老人的最好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天衣无缝,但实际上却不太靠谱,因为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

刘先生的女儿未满3岁,还未上幼儿园。他在城里工作,妻子在城里开了个复印店,把女儿留在乡下的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可是自从爷爷奶奶带女儿后,女儿就染上了很多不良习惯:动不动就以哭闹来要挟大人给她买吃的和玩的;吃零食上瘾,几乎代替了一日三餐;鞋带松了,不自己系,而是把脚一伸,让爷爷奶奶帮她系……

后来刘先生和妻子意识到要让女儿吃点苦,锻炼一下她的意志力,但是老人却不同意,一看孩子受苦就心疼,然后又是哄又是叹,好像孩子遭了罪一样。当女儿做得不对时,刘先生训斥她几句,老人却对刘先生不依不饶。刘先生和妻子在家时,女儿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可是当他们假期一离开家,女儿又恢复了原样。

终于有一次刘先生急了,对父母说:“你们这样宠爱孩子,对孩子将来没有好处!”

然而,父母不以为然地说:“你是我带大的,不一样挺好的?”

顿时刘先生无言以对……

“你是我带大的,不一样挺好的?”这是很多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他们认为当年养育孩子的那套方法,如今养育孙子照样管用,面对孙子的任性和撒娇,他们不以为然;当发现孙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时,总是认为孩子都这样,长大就没事了。这就是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很明显,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

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了,家庭负担变重了,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很省事、很放心,但是由于隔代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年轻的父母还是有必要权衡一下利弊。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年人太容易宠爱孩子,容易陷入到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中,从而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养成任性、倔犟、自私、孤僻等不良的性格,养成好吃懒做、霸道无理的行为习惯。

要知道,0~7岁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不管是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还是让老人带或保姆带,都代替不了父母自己带对孩子品格形成的积极影响。如果孩子这个阶段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很容易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

(1)在孩子个性形成方面,隔代教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因为老年人疼爱孩子,孩子犯错了也不会及时纠正,还经常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这种过度保护、过度疼爱的做法,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好奇心、探索欲望、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使孩子自信心得不到培养,还会使孩子变得自私。

(2)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经常和老人生活的孩子,容易变得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因为多数老人喜欢安静,不爱到外面活动。由于孩子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言行,因此极易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从而失去活泼好动的本性。

当然,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一方面,它能减轻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老人喜爱孩子,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更是疼爱有加,而且老人有带孩子的经验,比年轻父母更有耐心。因此,让孙子孙女跟爷爷奶奶相处,能使老人获得幸福的体验。

由此可见,隔代教育对年轻的父母和老人都是有好处的。因此,隔代教育并非不可行,关键是怎么扬长避短,如果不能做到扬长避短,那么还是不要贸然把孩子扔给老人。

让老人带孩子,不是对孩子撒手不管

不少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不久之后,就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在老家让父母照顾。他们一年回家一次两次,期间偶尔通过电话和老人、孩子联系。对于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提供经济支持,却忽视了培养孩子个性品质、行为习惯,他们几乎对孩子撒手不管。碰上有科学教育观念的老人是孩子的幸运,不过大多数老人并不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念,那么孩子就容易被荒废。因此,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要多抽时间和

孩子交流,和老人沟通教育观念。

对于那些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更要经常和老人、孩子交流,比如,晚饭后给孩子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经常抽时间和老人聊天,讲讲科学的教育理念。如果发现老人宠爱孩子,要耐心和他们商量,切不可粗暴地给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