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12233500000034

第34章 谈神

书本迷信与宗教迷信是两种不同的迷信。书本迷信是信书,以为书中的话句句是真理;宗教迷信则是信神,以为神是万能的。

迷信与信仰不同,信仰可以是无功利的,是出于内心对善和美好愿望的追求,而迷信则有所求。中国人的信神,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想发财拜赵公元帅,拜财神;求生育,拜送子观音。有所求,必许愿,仿佛神也会受贿,如世人一般。许愿就是对神行贿。

普通百姓求神,是求好运;坏人,则是做了坏事求心安,求免遭惩罚。北洋时代,杀人如麻的军阀,下野后多拜佛,有的成为居士,手捻佛珠,口念南无,如孙传芳、靳云鹏辈。当代中国,一些贪官特别迷信,简直匪夷所思。其中一些是领导干部、是共产党员,其迷信之荒唐比旧时代不识字的农村老妇更胜一筹。如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迷信甚深,为求“平安”,他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刘志军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据说此类人物并不少见,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他们养肥了一批风水大师,养肥了某些精通“易”术的所谓未卜先知的人物。还有财路不正、身家亿万的富人,由于内心不安,迷信至深。反倒是普通草根,吃安心饭,挣流汗钱,无非分之想,无昧心之事,虽文化水平不高,但不迷信,因心无愧怍,用不着提心吊胆,不怕半夜鬼敲门。

书的力量和人的力量是正相关关系,人从书中汲取正能量,增强自身的力量。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表明了这种正相关关系。而神的力量和人的力量是反相关关系。神在人心目中越有力量,人越没有力量。中国人说,人无法,求菩萨。凡是人能办到的事,人便不会求神。能做试管婴儿,有治不孕不育的妇产医师的地方,人们不会去求送子观音;能人工降雨,人们不会去求龙王爷;依靠自己的能力发家、财路正当的人,不会去求神拜佛,求菩萨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