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12233100000056

第56章 理性的四依止

佛教真是理性或者说理信的宗教!

在弘法中,我常常感叹这一点。这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确有实据。

就以学佛四依止为例,这四依止多有理性,多有智慧啊!

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曾经,六祖慧能由于某些原因携着五祖的衣钵离开曹溪南华寺,惠明比丘随后追来,慧能看逃也逃不脱,便置衣于石上,自己禅坐,并问惠明是为法而来还是为衣而来。惠明回答说:“尊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为此,慧能便为说法。

过去,舍利弗探病维摩诘,见其无床座,很担忧。维摩诘于病床上问舍利弗:“尊者,你为法而来,还是为床座而来?”舍利弗不好意思地说:“为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

是啊,我们学佛,是为了得真法味、得真义味、得真智味、得真了义味,不是为了某个人,不是为了某句语,不是为了识,也不是为了不了义。

《华严经》说:“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

有一次,佛弟子赞叹佛是世上最伟大的老师,佛就反问他:你见过世上所有伟大的老师吗?见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伟大的老师吗?

弟子说:没有。

佛陀就反问他:如果没有,凭什么就断定我是世上最伟大的老师呢?

佛陀开示他道:遵从、实践我的教示,比赞叹我更重要。

这就是依法不依人。

世界上语言文字有多少呢?不管多少,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真理本身。真理在文字语言的表达之中。我们的经典,有巴利文、中文、藏文,甚至英文等。佛法的真理本义,随着佛弟子的转述转译,越来越词不达意了。因此,不能仅看表面的文字语句,而要看其本身的真义。否则,真的如文偃祖师之言:“三藏十二部,把它拿来当抹布”了。

此即依义不依语。

什么是依智不依识呢?有一个故事。一天,一位清道妇女在清道,因其身上的臭味,路人避着她走,甚至有人讥其为“臭女”。佛陀见此,召集人们说法:那女人,清洁着城市,使城市洁净,你们却嫌她臭。外表洁净岂就是洁净?只有内心洁净才是洁净。你们光有光鲜的外表,却嫌那女人臭。你们内心不洁,有什么尊贵呢?

我们凡夫就是如此,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感受为感受,以为所受的是真实的,却不知,识及其对象皆是虚幻或错觉。

为此,不可依识,只能依智。因为智乃般若,反映了真实。

什么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呢?了义,是终极的真理,是究竟法。不了义,是方便法。佛陀说此句,是为了让我们透过方便法见到佛法真义,体悟佛法第一义。佛曾于《法华经》中说:“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金刚经》也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要众生莫执于方便法,就如过河人,不要再扛着船走;见月人,不要再看着指月手一样。

在此四依止基础上,如果你愿意再了解一下“四法印”以及“十不盲信”,你就会如我一样感叹:佛教,真是理性或理信的宗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