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12233000000081

第81章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

(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二)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

当年,印度传统分人为四个阶级,即四种姓,认为婆罗门从梵天嘴里生,所以高贵,而首陀罗从梵天脚底生,所以低贱。对此,佛陀给予强烈的批评和反对,在佛陀的弟子中,有皇族,也有理发师,甚至妓女、强盗,他以实际的行动来说明自己的主张。

有一次,但丁应邀到王宫中作客,因他没穿朝服而是着破衣,侍者因不认得他就是但丁,只安排他到一小角落,也没有人理睬他。后来,但丁换了一身华服来,被安排在国王旁边。吃饭时,但丁一再将食物搁在自己的华服上,还有酒。国王奇怪,群臣暗笑。国王忍不住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先前,他着破衣来,没人理;现在,穿好衣来,受厚待。可见,受重视的实在是这衣服,因此,也应让衣服享受点美味佳肴。大家听了很惭愧。

美国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后,记者采访其母亲。

记者说:“您有这样一个儿子,您一定很自豪。”

哈里母亲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令我骄傲和自豪。”

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呢?”

哈里母亲说:“他是农民,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从佛教的观点,有德尽职,就是最高贵的人。不同的人和职业,对社会各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不应以职业论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