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视觉艺术欣赏
12222700000005

第5章 瞬间在此处定格(1)

——雕塑欣赏"

雕塑是以各种硬质或软质的物质材料,塑造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形象,再现或表现生活、表达审美情趣的艺术。

首先,雕塑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的反映,其中有丰富的思想语言。比利时雕塑家维克多?卢梭说过:“雕塑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在物体上刻出心灵的激动,就是使青铜和大理石吟出人类的诗,把它传达给人们。”我们所见到的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都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再现,我们都能从这些雕塑中寻到那个年代的许多信息。古希腊雕塑多为裸体,这同那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有关。古希腊体育发达,气候比较暖和,加上希腊人的宗教观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造物的骄傲、神性的体现,因而他们在从事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时往往裸体。这种社会风尚反映在古希腊的雕塑上,出现了大量的裸体艺术作品,甚至影响了西方的雕塑语言。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传入我国,给中国的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反映在雕塑艺术上就是大量佛像雕塑的出现,寺庙和石窟遍布各地,人们用佛教造像艺术诠释着佛教经义,寄托着生活与佛教结合的期望。著名的四大石窟就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和人们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

其次,雕塑作品是雕塑家思想情感的反映,表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这就是常说的作品中的神。

罗丹生活在19世纪,他感受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一生坎坷不平。因此,罗丹在创作雕塑时几乎不表现纯粹的欢乐,而关注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力量,人的顽强的斗争,人的悲剧性命运。如他的《加莱义民》、《巴尔扎克》、《欧米哀尔》、《地狱之门》、《浪子》、《悲伤之首》等,就连《思》那么优美的女性也是忧郁的,被痛苦的思绪缠绕着。

再次,雕塑是审美规律的反映,符合人们对形式美的要求。在雕塑作品中,其内容必须与相应的形式美要素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达到审美的要求。这些形式美要素有量感、均衡、生动、律动、谐调、结构、空间感、表面处理等等。

1969年在我国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的《青铜奔马》雕塑已成了我国旅游的标志。这匹两千年前的奔马制作精美,造型生动,解剖准确,四肢动势非常符合马的习性,塑造技巧比例恰倒好处,造型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律动的节奏,充分表现出奔马的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生动是雕塑的生命。雕塑作品这种形式上的生动和律动感,表现出了作品的内在生命力,使雕塑作品富有美感。

雕塑是造型艺术,所以雕塑家们十分重视作品的形态,使之符合美的结构。如希腊雕塑中许多女性雕像都取“S”形造型,以表示女性的曲线美。《阿芙洛底德像》也就是著名的《断臂的维纳斯》就是这样典型的造型。这件雕像所使用的雕塑语言异常含蓄细腻,每一块体面转折,每一处起伏变化都是那样微妙动人,她姿态端庄崇高,典雅优美,在躯干、肢体和多重衣纹的对比之下,产生出一种微妙流动的韵律。而在一些男性或多人雕塑中则多采用“金字塔”形造型,以表现男性的力量,增加雕塑的稳定感,如《拉奥孔》、《伏尔泰》、《舞蹈》等。

为表达雕塑的思想,雕塑者们总是充分运用雕塑形式语言,比如雕塑的基础材料就被雕塑者用作强化美的一种手段。如同样是石头,在表现女性时,就打磨光,于是,就有了《吻》、《丘比特与普赛克》等;而表现男性时,则留下粗糙的、斧凿痕迹,以强化男性的力量美,如《宁死不屈》、《红军抢渡大渡河纪念碑》等。

那么具体到一件雕塑作品,从什么角度来欣赏它呢?

一、雕塑的震撼力

在空间中以体积的形式表现主题,是雕塑主要的表现手段。雕塑的其他特点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生发开去的。雕塑作为环境艺术、视觉艺术,体量就是它的第一语言。它首先靠体量讲话,冲击欣赏者的视觉,从而展示雕塑的表现力。体量虽是雕塑的形式语言,但它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纯形式的,它以自己体量的大小传递着雕塑的内在信息,透射着雕塑的主题思想。特别是一些纪念性雕塑,总是以它超大尺度的体量来说话,来征服欣赏者。

位于美国南达科塔州的国家纪念碑是使人震撼的雕塑。1923年,在历史学家鲁滨逊的倡议下,加特森?博格勒姆利用海拔1890米的拉什莫尔山峰,雕刻了在美国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四位总统: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和罗斯福的肖像。雕像依山势呼应穿插,与山峰浑然一体,庄重雄伟,极为壮观。

西方雕塑家深知雕塑体量语言的震撼力,常常用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国家、民族的思想。

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就是这样一组雕塑。在前苏联伏尔加格勒城郊海拔1020米的马马耶夫高地上,前苏联著名雕塑家乌切季奇设计建造了这座英雄纪念碑,以纪念为保卫斯大林格勒而牺牲的英雄们,其中雕塑《祖国——母亲》身高52米,连同手中的宝剑,高达85米,再加上基座,共高102米,气势恢弘,象征着苏联人民的伟大和不可战胜,象征着英雄的难以征服和勇敢的战斗精神。

雕像体量的话语性也被很好地运用到宗教雕刻中。很多超大尺寸的宗教雕塑,很好地传达了宗教的旨意。如我国的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正定大佛寺等都有高达十数米的佛像雕塑。最典型的要数乐山大佛了。在东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处的山崖上,古人刻出了高达71米的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走近它的人无不仰目而视,通过佛像这无声的体量不是很好地起到了传递佛教精神的效果吗?

二、真实感动着我们

真实地表现人体和生活是雕塑的有力手段。在西方,由于“上帝创造的都是美的”这一宗教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科学精神的巨大影响,艺术形式的主流较多釆用写实的手法。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以及到近代的雕塑多崇尚和信守着写实的传统,从而再现了人体的美、生命的美。

我们来看1836年发现于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它是公元前200年左右小亚细亚统治者为纪念击溃埃及舰队所取得的胜利而建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高耸的岩石上的。雕像塑造的女神展开双翼,双脚刚刚着地,像是刚从众神居住的奥林匹亚山上飞下,双翼尚未收拢,她面向海洋,衣服因海风迎面吹来而贴着身体,向后飘扬,使人感到灵动,充满运动之感。人体及衣裙、羽翼都刻画得十分真实和完美,俨然可以感觉到衣饰后面那饱满而富有弹性的胴体。虽然头部和双臂已经残缺,但看上去依然那样生动,像活的一样,依然美不胜收。这就是写实的功劳,由于写实,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生命——艺术的生命。

西方雕塑继承了古希腊雕塑写实的传统,并且把这杆大旗举得更高,把雕塑做得更精美,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为“文艺复兴期崇高山峰”的米开朗琪罗更是把手下的人物作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为了忠实于写实,为了获得细节的力量,米开朗琪罗做了12年的尸体解剖,对人体结构烂熟于心。米开朗琪罗雕刻《摩西》时,年龄不到40岁,但他的雕刻技巧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摩西的故事来自《圣经》,为躲避埃及人的压迫,摩西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大家逃离埃及,在路上他的族人违反上帝的禁令狂歌醉舞,摩西对此非常愤怒,把从上帝那里拿来的刻有诫命的石板摔得粉碎。米开朗琪罗正是抓住这一瞬间,雕塑了这件作品。

为取得逼真的效果,米开朗琪罗让摩西在正面倚坐的姿势中,扭转头部和左腿的方向,不但使静态向动势转换,更将人们的想象引向雕像之外。人物整个姿态既有威严,又处在激动盛怒之中,这不仅表现在摩西令人望而生畏的目光上,同时也表现在摩西体格的极度夸张的粗壮上,表现在肌肉组织的紧张上。每个细节,从揉皱的衣褶到蓬松弯曲的胡须,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庄重与意志。雕像的衣服纹理极其复杂,又极有来龙去脉和疏密松紧与曲直的变化。各种不同质感的表达更是栩栩如生。特别是双臂的肌肉隆起、血脉鼓胀,两腿粗壮,使人完全忘记那是冰冷的大理石,而觉得那里面有着温度、弹性和血液的流动,完全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活力的血肉之躯。

三、简单的丰富单纯的深刻

有人曾问罗丹:雕塑的诀窍是什么?罗丹回答:凿去多余的东西。这是多么精彩的论断!他在自己的艺术活动中就是不断实践着这一思想的。在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用无数心血塑成巴尔扎克雕像,身披长袍的巴尔扎克高昂着雄狮一般威武的头颅,傲然面对着污浊的世界。长袍中伸出一双雕塑精细、活灵活现的手,这双写了《人间悲剧》的手,曾使雕塑家花费了很多工夫。相传,一天布尔德尔来拜访罗丹。看到巴尔扎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的手,布尔德尔赞叹不已,以致久久凝视着这双手。罗丹看到这一情况后,就毫不犹豫地削去了那双手,变成了现在手袖在长袍里的样子。在罗丹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都必须服从作品的效果和总的意图。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赏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拋弃。罗丹简化、概括了巴尔扎克的形体,却着重刻画了他的头颅、他的神,整个雕像立在那里,宛如一块巨石,坚实、雄伟,整体感非常强。

我国古人也深知简约手法在雕塑中获得审美效果的妙处,并广泛地运用着。如在佛像的雕塑中,佛像的表情单纯到看不出是什么表情,这就是在表情表现中的一种简约,惟其如此,才能反映出佛的广大无边、无挂无碍、超凡脱俗,佛像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审美空间。简约手法用得令人称道的应是位于陕西平县茂陵西南霍去病墓前的石兽,如《马踏匈奴》和《伏虎》,雕刻者不拘泥于动物的全真外形,刻意追求自然古拙之趣,在石头上稍加雕凿,不追求形体的过大起伏,但虚实相间,神韵生动,气吞万里,浑浑然富有灵性,保持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感。这种浑厚质朴、深沉雄大的造像,既表现了霍去病英勇善战、挫败顽敌、屡建奇功的英雄气概,也展示了汉王朝的神威和博大气象。

千百年来,简约这一武器一直被中外的雕塑家们秉持着。现代派雕塑更是将它用到了极端。罗马尼亚雕刻家布朗库西力求在雕像中删去所有被他认为是多余的细节,只留下那必不可少的“基本形态”,以使它带有更普遍、更深刻的意义。这位雕刻家被称为是“省略(概括)的天才”。他在雕刻中追求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以接近事物的本质。他的《吻》就是典型的代表。

四、自己去发现美

抽象是雕塑艺术家常用的手法之一,雕塑家不受具体物象的局限,不着意去再现任何现实中存在的具体形象,而是把流动变化的万物抽象化,通过主观创造的形体来强化自己所要传达给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一种永恒的绝对的精神。由于抽象,使表现的范围十分宽广,可供使用的语言十分丰富,审美空间也就十分广大了。

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空中之鸟》就是一件完全抽象的而且极具审美趣味的作品。这是一件青铜雕塑,髙132厘米,看上去像是一只正在飞向空中的鸟的翅膀,它的上端非常尖,下端有一个柔和的曲度,比例和谐,线条极其优美,鸟的自然形态虽然被简化到了几乎难以辨认的程度,但却仍然能够引发人们对空中飞翔之鸟的超拔联想。布朗库西的雕塑《睡着的缪斯女神》,塑造了一个睡着的头,非常抽象,面部的东西都没有了,只是一个沉睡的几何体。他釆用几何圆柱状手段表现青年女子的身段,抽象而纯粹,将雕塑的本能性、纯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