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12217000000033

第33章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4)

“业”在佛教里被比喻为“种子”,播什么种子,自然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应该为自己的生命播下好的种子,来生才能有好的收成。至于说圣者与江洋大盗的基因是否有所不同,根据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皆得成佛”的“佛性论”来看,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性能,先天本具的基“因”其实都是相同,只是后天的“缘”不一样。相同的基“因”遇到不同的“缘”,就有不同的“果”。所以科学家讲“基因改造”,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行善不为恶”,就是基因改造。

科技上的基因改造,应用在现在的医疗上,肯定会对人类的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报载,未来通过基因重组,只要把人的蛋白基因放入到某种生物体中进行复制,然后及时收集复制而成的蛋白,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医疗所需的血液制品。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用来改良人种。

德国的日尔曼民族,英国“大英帝国”的绅士、淑女风范,乃至以科技成就而自豪为“优秀民族”的美国,他们都有他们的文化和基因。中国人号称“龙的传人”,本来就是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有很好的文化与历史,但是由于现在大家不再重视道德观念,做人处世也不明理,自然我们的社会就是“麻布袋、草布袋,一袋(代)不如一袋(代)”。

父母生育儿女,先天的胎教固然重要,后天做人的慈悲、道德、品格、操守更重要,父母当然也能影响下一代。所谓家教、学校教育,甚至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会产生影响。

不过,每个人的生命本质、命运好坏,虽然父母、师长的缘分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帮助,但是自己的“因”才是主力,缘只是附带的。就如一棵植物,如果种子很好,再加上有肥沃的土壤、和煦的阳光,以及空气、水分等善缘帮助,当然会有好的结果。如果种子的因不好,即使风调雨顺,后天的缘分再好,也不见得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不管上帝也好、佛祖也好,都帮不了我们的忙;能帮助我们的是自己,唯有改变自己的基因,也就是改变自己的业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只要是身口意造下了善恶业,都会像计算机一样,储存在业的仓库里,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业力”实在是佛陀的一项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随“业力”的绳索,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联系起来,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因此“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

刚才大师提到,生命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已生则不得不变老。请问大师,中阴身是什么,他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与影响?

星云大师:人死至再次受生前的短暂识身,称为“中阴身”,也就是一般俗称的“灵魂”,但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作“中阴身”。

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和合的报身。当人一期寿命终了的时候,有质碍的“色身”不动了,“受、想、行”也失去了作用,这时只有“心识”会飘飘渺渺地要找一个未来的归宿。但未来是上升天堂,还是继续投生人间,或是堕到地狱、饿鬼、畜生?都还没有决定。这个阶段就叫“中阴身”或“中有身”。

中阴身,可以说分开了前生与今世,但也联系了今世与前生,它介乎生死之间,是此生与来生之间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所以叫“中有”。也就是说,人生百年以后,旧房子似的身体已毁,新房子似的躯体尚未迁入,中间这段过渡时期的生命主体,便是“中阴身”,或叫“中有身”。

中阴身非精血和合而成,非血肉相连之躯,它是一个约三尺大小的形体,像一股冥冥的光,在虚空中如蜉蝣一样飘呀飘,飘到哪里去,全凭业重,或凭过去的记忆与习惯而投胎。所以净土宗说,“临命终时”一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临终的一念,关乎往生的去处,因此很重要。

中阴身以识为依,以香为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归宿,亦即经云“善寻当生之处”。而其归宿是否容易找到,还要看其根器而定。如《涅槃经》说:

上根者转生,只在一念之间。

中根者转生,要十五天。

下根者转生,则要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习俗中,有为亡者做“超度”“头七”“三七”“七七”等仪式,就是这个道理。关于“超度”佛事,有人质疑,人都死了,诵经真的有用吗?根据《地藏经》说,诵经的功德,七分之六生者自利,亡者只能获得七分之一,所以最好能趁着生前多做一些善事功德。因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所作所为,难免有一些过失。我们所造下的罪业,就像石头,把石头丢到水里,必然会沉下去;通过诵经功德,就像搭乘法船,把石头放在法船上就不致沉沦,而能渡到生死彼岸。

诵经真能超渡罪业?何以知道?举个例子,几十年前台湾白色恐怖时代,如果常喊“三民主义万岁”“蒋总统万岁”,要办护照出国就比较容易,要找职业也比较容易。念“三民主义万岁”“蒋总统万岁”都有用,念经为什么没有用呢?

有个笑话,有位法师在讲经时,一再强调称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多多,诸如可以消灾、延寿、吉祥如意等。

有一位年轻人不以为然:“哼,讲得太神奇了吧!一句‘阿弥陀佛’就有这么大的功用?我才不信。”法师心想,对这种人即使讲再深的道理他也听不进去,于是不客气地对那位年轻人说:“你讲什么?混蛋。”年轻人一听:“出家人怎么可以骂人?”说着便卷起衣袖,作势要打架的样子。老法师这才缓缓地说道:“你看,‘混蛋’才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阿弥陀佛’是四个字呢!”

中阴身虽然无形无相,肉眼看不到,但他六根具足,状如三尺小儿,具有神通,能够穿越铜墙铁壁,去来迅速,无所障碍,只有母亲的子宫以及佛陀的金刚座不能穿过。

中阴身见男女交合,对未来的母亲生起强烈的爱念,出生后即为男孩;对父亲生起需求的爱意,出生后即为女孩。生男生女,中阴身的入胎出胎,就此而形成。如果堕入地狱,中阴身先感受风寒霜雪的逼迫,见到热地狱的火焰,生起暖想爱触,以身投去,即会堕入八热地狱;若是为热浪盛火所逼害,见到寒气,欲想获得清凉,以身投入,就会堕入八寒地狱。

人死之后,既然有轮回的存在,为什么我们对于前世过往的事却没有一点记忆呢?如梁武帝时志公和尚说:“人生真是苦,孙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忘却过去,愚痴颠倒,甚至将过去世的祖母纳娶为妻子呢?

根据中国民间流传的《玉历宝钞》一书的记载,人在投胎之前,一旦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过去的种种事。西哲柏拉图则认为灵魂投胎前要经过酷热的沙漠,口渴难忍,饮用“莫愁河”的清凉河水,再去转世降生,但是一喝了“莫愁河”的水,对于过去生中的点点滴滴将遗忘尽净。罗马人则相信人在投胎时所经过的河叫作“奈思河”,喝了“奈思河”的水,对于前生往事奈何再也思忆不起来了。

佛教主张,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是因为有“隔阴之迷”。阴指的就是“中阴身”。由于这个“中阴身”的隔离,使我们忘记前生的种种造作,不知身为何道众生?

也许有人会很遗憾地说:“多可惜,如果我们有宿命通,没有隔阴之迷,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人生不是很惬意自在吗?”人类果真有了神通就很快乐吗?譬如我们能够测知过去,当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堕为猪马牛羊的畜生道,那时将情何以堪?当我们预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还能悠闲度日、逍遥生活吗?有了他心通,看到对方美丽的笑容里面却包藏祸心、口蜜腹剑,能不痛心疾首、觳觫愤恨吗?没有神通,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处,多么洒脱自在!

因此,宇宙人生的发展,有它自然的轨则,各安其位,遵循它的变化秩序,才能得其所哉。众生由于“隔阴之迷”,换了个好身体,忘记了不好的过去,何尝不是很美好的事呢?

佛教把人死称为“往生”。请问大师,人往生后去哪里呢?一定是变成鬼吗?

星云大师:中国民间有一种习俗,人死后要烧金银纸,这是源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必到阴间做鬼,亲友唯恐其在黄泉道上无资可用,所以才有烧冥纸的做法,为的是要让祖先在阴间的日子好过一点。

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之后,随着生前累世所造的业力而转生于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间。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为鬼,其能享用的资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如果是没有福德者,再多的冥纸对他也没有用;如果是有福德者,就算没有冥纸,也能得到供养。当然,若为表达生者的心意,烧一点冥纸也无可厚非,只是把祖先想当然地认为死后必然为鬼,实在是大不敬。

人的投胎转世,根据刚才提到的“六道轮回”,以及从佛教的“业力论”来说,人在这一期的生命终了以后,会依业重、习惯、忆念而投生转世。也就是说,决定业报的先后,可分为随重的业报、随忆念的业报、随习惯的业报三种:

(一)随重的业报: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

(二)随忆念的业报:由忆念决定去向。譬如有人出门,茫然地来到十字路口,东西南北,不知去向何方,这时突然忆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去。人在临命终时,也会随忆念而受报。

(三)随习惯的业报:就各人日常的习惯而受报。譬如修净土宗的人,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而得往生极乐净土。

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像一个理想国,是一个清净安乐的净土,是很美好的安养院。极乐世界又叫安养国,阿弥陀佛把这个国家治理得没有男女的纠纷,没有经济的困扰,没有恶人的迫害,没有恶道的恐惧,没有交通的事故,没有彼此钩心斗角。不但“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而且“黄金铺地”“微风吹动”“七宝行树”“八功德水”等,极尽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有的人怀疑,真有这样的世界吗?其实说穿了,就如同在几百年前,如果告诉你可以用柏油铺地,你相信吗?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就如同现代的柏油铺地、地毯铺地,有什么不可行呢?

“微风吹动”,现代的冷气不是微风吹动吗?“八功德水”,现在几十层的大楼上,一开水龙头,热水、冷水就源源而来,这不就是八功德水吗?

极乐世界像公园一样美丽,所种的树,一棵一棵、一行一行的“七宝行树”,环绕着“七重楼阁”的建筑,所谓“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多么美好的境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