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12216900000027

第27章 佛教对政治人权的看法(5)

台湾中山大学有位著名诗人余光中,他写了一首很感人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觉得这一首短短的诗,把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种种遭遇、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伤、悲哀,又无奈。这是人间的悲剧呀!现在台湾的陈水扁、游锡堃都说他们的家乡在福建、泉州等地方。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也说,我们海峡两岸的人都是同根同源、血肉相连的同胞。

既然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兄弟,就应该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三国演义》一开始即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台湾、大陆分隔了几十年,从历史经验中,我们知道“家不和,被邻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墙,对彼此都不利。所以这些年来,海峡两岸已从剑拔弩张的对立、谩骂、抗争,走到谈判、沟通,寻求和平统一途径的阶段了。

为了两岸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乃至两岸的领导人多次发表意见、声明,提供种种方案、办法。从叶剑英的“叶九条”、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江泽民的“江八点”,以及“海基会”与“海协会”于1992年在香港会谈中达成的“九二共识”;2000年,陈水扁就职时表示的“四不,一没有”;2005年,胡锦涛提出的“胡四点”等,都可看出两岸对此问题所投注的高度关切。虽然政局诡谲,政策也常因主政者替换而摇摆多变,但是,随着时代演进,及百姓对安定生活的需求,现在,除了少数人仍有偏狭的台独思想,可以说两岸人民及全世界十三多亿华人,都希望能和平统一;中国唯有和平统一,才能让十三亿华人在世界大舞台上扬眉吐气!

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统一原则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我认为首先两岸在经济上要互助。这几年开放两岸观光、春节的包机直航,及大陆准许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登陆等,都是减少贸易障碍,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文化上也要多多交流,如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艺术的互相观摩等。2003年,我带领佛光山梵呗团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演出;2004年,更与大陆佛教音乐团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在中国的大陆、台湾、港澳,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等地巡回演出。在法音宣流中,不仅是两岸佛教梵呗的交流,更融和了两岸的文化,凝聚了两岸人民的情谊。

比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的政策或执行最重要的是,两岸彼此都应有开放的胸襟和宏远的视野。人际之间、国际之间,皆贵在真心诚意地沟通往来,而非交相猜疑顾忌。另外,台湾过去在经济、建设、科技、民主的努力,而成为“四小龙”之一的繁荣进步,可作为大陆的参考;大陆地大物博,也是台湾增广见闻,培育文明气度的取经之地。

从历史、文化上来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首次发表对台湾的立场态度时,即说:“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他希望两岸人民一起努力维护中国的和平稳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胡先生释出善意,我们也殷切希望:海峡两岸问题不是由强大的力量来逼使对方屈服,应该是兄弟一条心,携手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得利,共创中国人的光辉世纪。

有人说,权力会使人迷失自我,世间的人大都热衷追逐权势名位。但是“上台”终必有“下台”的时候,权势再大,也终有失落的一天,这是必然的定律。请问大师,世间上到底有没有一个永远推不倒的东西呢?佛教所谓的“真理”是否就能免于这种起伏得失的循环呢?

星云大师: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尘的追逐里。生理的欲望还算单纯,容易解决;心理上的各种欲望,如对爱情、权势、名位等的追求,最能突显人性贪嗔痴三毒之害。尤其站上高位,掌握大权之后,那种呼风唤雨、号令天下的滋味,是大部分人都难以抗拒的!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一句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地腐化。”纵令被腐化,古今中外,还是有许多人争相追逐权力。曾看过对“权力”的形容:一个人坐上一张椅子,椅子突然变形,将他绑住,并逐渐生根似的牢牢抓住地面,再也松不开来,直到那人变成一副骷髅。他到死都不肯放开座椅的把手。一辈子被权力掌控,不得超脱的人,何其可悲!所幸民主政治里,有“上台”的机会,也有“下台”的期限。2004年5月,我写了一篇对“世代交替”看法的文章,文中提到“世代交替”是世间发展的自然规律,如同老干修剪,长出新枝,才有盎然的新趣。同样的,国家的政治领袖或民间团体的负责人,如果也能“世代交替”,学习古代的“禅让”,才不会分裂、斗争,并让事业和平、兴盛地永续下去。不过,一般人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争取名位权力,一旦有了名位,又完全不顾大众的利益,不肯把名位、荣耀分享给大众,甚至到了该退位时,还眷恋不舍,把持不放。

世间什么是我们的?世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谓“真理”,必须符合“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这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即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它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这种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无常”,就是永远推不倒的永恒定律!其实“无常”很好,它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所以会精进修行;生理细胞有新陈代谢的无常,因此能常保身体的无限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事的新旧更替也是无常的变化,如此社会有机体才能常显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的事事物物,都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清朝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剧中之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就是无常、无我的最佳写照。

能够明白宇宙人生的这些真理,就不会迷恋于权势地位所带来的虚荣心、优越感,终日汲汲营营,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强取豪夺,结果不但自己患得患失,形成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造作恶业,引起现世的不安与来世的苦果。

居里夫人因发现镭而闻名全球。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作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颁给她的金质奖章,大吃一惊,问道:“这枚英国皇家协会的奖章,可是代表极高的荣誉,你怎么拿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着说:“我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是的,荣誉、财富、权势、名位……不都如玩具吗?随时可举,随时可放。权势名位是为了利益大众而拥有,权势名位也可以为了成就别人而舍下。

真正有理想,纯粹想为国家、为人类造福的人,是在名利上,淡泊不计较;在责任上,认真不敷衍;在世法上,随缘不强求;在真理上,固守不放弃。因此,他们不会被名缰利锁,不会被权力地位所束缚和设限,而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