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12215500000032

第32章 神交与物交

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仿,空间接近,境遇相似,知识水平不相上下,所以他们之间容易产生共鸣,容易走到一起。同学的这种交往,主要是满足精神需要,互相交流感情,切磋学问,探讨人生,追求理想等,并且很容易形成一种深厚的友谊。中国春秋时代钟子期与俞伯牙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生动事例。

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在他墓前弹了最后一曲,便把瑶琴摔碎,不再奏曲。这个故事说明,中国人交朋友是结交“知音”“知己”,追求的是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相融。

君子相交淡如清水,却日渐亲近;小人相交甜如蜜糖,反而疏远分离。真正的好朋友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心心相印,并不是非要整天待在一起。宋代欧阳修曾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校园并非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上随之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目前,这些不良的人情风、送礼风、吃喝风也透过围墙吹进了校园。

诚然,同学间的交往既有精神上的交往,又有物质上的互利。虽然二者有时很难分割得清,但正确的比例应该是:精神因素占的多一些,即“神交多于物交”,精神上的“互酬”大于物质上的“互酬”。同学之间最有价值的交往应该体现在对学习和友情的追求上,通过学习交流、对共同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从而在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个性色彩的同学之间架起一座座友谊的彩虹。